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人物

戴清升

[公元1889年-1987年]

戴清升为[公元1889年-1987年]

  戴清升
  (1889~1987)
  戴清升,浏阳县永和菜花洲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幼年家贫,仅在私塾读书半年,13岁投师黄家权学习菊花石雕刻工艺。他出师后自立门户,于宣统二年(1910)刻制的“仿古假山”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获奖牌两枚。1915年,又制出“梅菊瓶”和“梅兰竹菊”横屏,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一等金牌奖,被誉为“全球一”工艺品。浏阳菊花石雕,由此驰名中外。1928年戴清升集伙在K沙创办了“全球一菊花石作坊”,产品远销H本及欧美各地。抗日战争中,他遭匪部洗劫,回浏阳复业后又被官绅掠夺,生产萎缩。浏阳沦陷时,石雕作坊被迫解散。当时戴清升虽贫病交加,但仍未放弃菊花石雕刻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浏阳菊花石雕逐步复苏。1956年,戴清升建立“浏阳县全球一菊花石雕生产合作小组”,1961年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一面从事研究与培训工作,一面操刀刻石。
  戴清升对菊花石雕艺术潜心钻研,总结经验,创立了菊花石雕“构思以花为主,因材施艺”;“造型以形为主,借形就势”;“去杂以质为主,化瑕为瑜”的“三为主”创作原则。在技法上从线刻、浮雕发展到平面圆雕、立体镂空雕。为此,他创制尖平、斜平二凿,解决了石质硬脆,难以精雕的困难,使菊花石雕成为世界一项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他一生雕刻1600余件菊花石雕,所作“菊花假山”、“争艳”现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1979年3月,他评为工艺师。同年8月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并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后又加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增补为湖南省政协委员。1982年,已九十三岁的他,还创作了《金凤拂菊引彩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优秀创作设计奖。1987年10月,戴清升病逝于长沙,终年98岁。《中国艺术家辞典》、《工艺美术辞典》、《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等书均刊录其事迹。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