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1898~1975) 张维,又名运宝,字楚行,浏阳县澄潭江南埠岭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1916年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预科,后转入本科,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4年,他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任长沙某区分部宣传委员,后任湖南人民讨吴(佩孚)委员会救护队队长、长...[详细]
赵自选 (1901~1928) 赵自选,浏阳县柏家山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家贫,得徐特立帮助入五美高小学习,1919年夏考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在教师周以栗、陈章甫等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积极参加湖南学生革命运动,经常到“文化书社”阅读进步书刊,得识何叔衡、易礼容,并被吸引到湖南自...[详细]
钟厚棠(1890~1911) 字统五,浏阳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好读书,迫于生计从军,入武防营。该营改编为第三十二标,他充第三营前队正目、共进会营代表。武昌起义时,率队攻督署。后任第九标营官,刘家庙之战中率部冲锋10余次。继而撤至满春茶园一线依堤而战,在-中受重伤阵亡。 ...[详细]
钟自奇(浏阳花炮制作工艺)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钟自奇,男。1956年出生。多年来,钟自奇一直致力于自主开发与研究浏阳花炮产品,本人设计与研究的产品有多段笛音烟花(金星闪闪)获得国家专利。合作研制的产品有《Gx2006-A型音乐焰火燃放控制系统》,《一种具定向...[详细]
周达(1905~1981)字亮枝,号达庵,晚号朗翁,浏阳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1922年人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后转上海美专高等师范科图画系,受教于刘海粟、潘天寿等名师。1925年毕业回湘,在长沙任教于岳云、长郡、省立一中、省立一师等校,担任音乐、图画及国文课。1953年调省文化局从事...[详细]
周国虞 (?~1853) 周国虞,浏阳县东三口郭家亭人,生年不祥。平时仗义好武,清道光十四年(1834)组织“征义堂”。后连年灾害歉收,饥民人“征义堂”者陆续达2万人。咸丰二年(1852)萧朝贵率太平军攻长沙,他准备起兵响应。不料萧朝贵派来联络的人,被古港团练廪生王应苹手下乡勇捕获解县。...[详细]
周晓汲(1885~1933) 浏阳县山田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12岁学做砖瓦,积蓄后乃设店经营药材、南货,生意日隆。1923年投军任团军需官,后在参加衡山、湘潭战斗中,立战功。1926年退伍还乡,在家乡救济贫困。农民运动兴起后,他积极支持,并在“马日事变”后不顾风险,尽力掩护、营救共...[详细]
朱建盛(1893~1928)又名宗其,浏阳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读私塾三年,17岁随父到县城做泥工。“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思潮影响,与浏阳知识分子苏炳芬等6户人家组织“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之“浏阳新村”。“五卅惨案”后,积极组织同行工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被选为浏阳泥木工会和浏...[详细]
朱文秋(生卒年不详)字慎甫,浏阳人,清道光年间在世。平生致力于性命之说,以宋五子为依归。其治学“以诚为本,以敬为宗,以精义集义为程途,以明体达用为究竟”。后更深究《易象》和《春秋》,认为《易象》是内圣之学,《春秋》是外王之书。因此博览群籍,深入思考,在占代各家传注中探究圣人作经本旨。对天文、历算...[详细]
朱宜风 (1897~1968) 朱宜风,字若霆,浏阳县淳口羊古滩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2年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部。1924年毕业即转入该校大学院攻读经济政策,同年冬加入东京国民党支部。 1926年夏,朱宜风未毕业提前回国,应长沙达...[详细]
宋任穷(1909年7月11日——2005年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宋韵琴,曾用名宋绍梧。1909年7月11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乌石垅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幼年读过私塾。1922年考入本县金江高级小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员。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详细]
舍身救人的共产党员陈先礼 社港丹霞湖的东北,紧邻平江县界,有一个叫大河的半岛,大河弯里组就在半岛伸入湖水的边缘。1947年1月29日,陈先礼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农家庭。生前,他为人诚实、无私助人、扶危帮困、廉洁自律、一心为集体。先后担任过生产队保管员、大队会计、民兵营长、副大队长、团支部书记...[详细]
济世扶贫名医江述吾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社港、在浏阳、在湖南、在中南几省,有一位很有名气的挪皮接骨,手到病除的神医,江述吾医生。 江述吾,别名江睡汉。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出生,居浏阳龙伏江家垅。1964年举家迁居社港市镇老桥亭东北处。 江述吾医生,4岁开始跟随父亲习武;...[详细]
孔诚,原名孔庆森,字寿林,1917年10月生,湖南省浏阳县三口乡竹山村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1937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任17师47团5-士、通信员。后在平、浏、长中心县委保卫队做宣传肃反工作。1937年8月任新四军1支队1团3营7连班长,团司令部侦察排排长。1938年...[详细]
李明,男,汉族,1917年生,湖南浏阳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教育干事,晋察冀边区教导团副营长、营长,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十七团副参谋长,四分区三十团参谋长、副团长,张家口卫戍司令部教导队队长,晋察冀军区教导师二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独立二旅副团...[详细]
李同文,原名李承烈,男,汉族,1913年生,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宜萍县委书记,湘鄂赣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平修铜中心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修水通讯处主任,后到延安,入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任中央党校副秘...[详细]
李由,曾用名李茂由,男,汉族,湖南浏阳县人,1912年10月出生。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在湖南浏阳县参加游击队,1928年至1930年参加红军任第二纵队司令部勤务员,1930年2月至1938年8月先后任江西红三军团一师二团干事、四师十团七连政治指导员,陕西红四师特务连政治指...[详细]
救苦救难的“大长今”罗菊香 浏阳社港石牛村双狮组灵洞,原来有一位被人们尊为“大神”的女医生,名叫罗菊香。她的事迹远远超过了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的徐长今。 罗菊香,1903年出生,18岁时进入浏阳石山女子中学就读。该校是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政府秘密创建的,是为北伐战争培养战地救护人员的医护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