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英 [公元1909年-1934年]

  • 黄可英(1909~1934)沙县夏茂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中共建瓯县委书记。 黄可英曾两度受中共福州市委的派遣,到建瓯加强党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他再次到建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以往仅开展城镇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革命,建立革命武装,抵御...[详细]

黄钟 [明]

  • 黄钟(生卒年不详) 字朝阳,沙县城关丛桂坊人。自幼聪明,9岁失父,16岁取得廪生资格。当时,闽人谈起诗,都推崇莆田,黄锤到莆田从师学诗。3年后返回,诗名大显。明弘治二年(1489年)考取举人,授六安州同知。黄钟爱百姓,操守清正。倘有公案,一定详审明察,究其来龙去脉,才给予判断。所以百姓都颂赞...[详细]

姜敢 [清][公元1907年-1933年]

  • 姜敢(1907-1933),原名姜源舜,字虞廷,号树民,又号树铭,化名姜敢,福建省沙县夏茂镇人。1928年春入福州三民中学初中三年级,半年后升入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福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等职,负责领导-和互济会的工作。1929年到...[详细]

江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江文 总参谋部原顾问。 在江文病重期间及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江文是湖南浏阳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科长、中队政委、大队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详细]

金武平 [公元1913年-1953年]

  • 金武平(1913—1953),别号止戈,又名泽成,湖南省长沙市人。 民国35年(1946)12月,金武平经蒋介石侄子蒋坚忍举荐,被委任为铜川县县长,至37年(1948)6月调离。 金武平在铜川任职期间,即向各乡镇颁布蒋介石、胡宗南的“八大杀令”和“三光政策”,建立地方武装机构。他从陕西省...[详细]

李辉高 [公元1904年-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辉高(1904—1969),新中国开国少将。 湖南省浏阳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浏阳县东乡红军游击队。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生于浏阳县溪江石岭村。少时家贫,读私塾一年,做长工9年。大革命时期,投身农-动,参加农民自卫军。1928年(...[详细]

李建良 [公元1910年-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李建良(1910-1988),人民解放军原某军政委。 李建良同志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李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全国解放后,历任区苏维埃组织部长、区委书记、红军战士、班长、指导员、师组织科长、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委、师政委、西北-队...[详细]

李明秋 [公元1901年-1945年]

  • 李明秋,1901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石坳乡一贫苦农民家庭。25岁那年,他见家乡的农-动搞得轰轰烈烈,便瞒着老实忠厚、谨小慎微的父亲,参加了秘密的农民协会。1929年,他担任了石坳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员;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裁判部长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详细]

林寅 [清]

  • 林寅 字怀清,沙县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任广东海丰县令。该县杨安镇地处海滨,潮水常常淹上陆地,百姓久受其害,他带领镇民修筑围堰,建造戽门,挡住海潮,开垦上万亩耕地,使镇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石桥盐场有部分盐田早已荒废,但盐民还得交纳税款。林寅了解详情后,将新场分给盐民,免除盐民的不合...[详细]

李淑一 [公元1901年-1997年]

  •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 岁与柳直荀结婚。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 岁与柳直...[详细]

柳大年 [清]

  • 柳大年,字蔓青,湖南长沙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双城厅通判。到任之际,正值中东路修到双城段。因占用土地不平均,满族人同汉族人矛盾激化,大有械斗之势。柳大年曲意调停,才使满汉双方的纠纷得以平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双城义和团支持与声援啥尔滨义和团的行动,扒了城内西街教堂,沙俄则...[详细]

刘牧群 [公元1905年-1979年]

  • 刘牧群(1905~1979年) 原名芳秀,小名挺生,凤岗镇龙池坊(现府东路)人。因其父长驻福州经营笋、纸,11岁从沙县凤岗小学毕业后即随父到福州求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福州英华书院。民国12年毕业后,由航空界前辈、永安人刘鹰公推荐,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国民党空军第三队、国...[详细]

李肖聃 [公元1881年-1953年]

  • 李肖聃 (1881~1953) 李肖聃,原名犹龙,别号西堂,善化县七都(今望城县白箬乡)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17岁举秀才,次年人长沙城南书院,后就学于江南陆师学堂。三十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得与杨度、杨怀中、杨树达、陈寅恪诸人相识。1911年学成回国。 1913年他任...[详细]

娄绍定 [公元1918年-1945年]

  • 娄绍定,1918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普迹乡一户乡村教师家庭。他先后就读于长沙市广益中学、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医专毕业后,他在长沙市南门口朗公街正式挂牌行医。为了治病救人,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医书,留心搜集民间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写了一本《小病简治》的小册子。他开方诊病往往收效显著,很快赢得...[详细]

罗博文 [宋][公元1116年-116年]

  • 罗博文 (1116~1168年) 字宗约、又字宗礼,沙县城关人。殿撰罗畸之孙,因罗畸的奏请补将仕郎,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管理仓库时,严格出纳制度,尽除过去弊病。调任静江府观察支使。幕府以往办事无能,罗博文到任后,从容裁决,不见疾言厉色。而处事无不得体,因被推荐为右宣义郎,任赣州瑞金县...[详细]

罗畸 [宋]

  • 罗畸 (生卒年不详) 字畴老,沙县城关人,罗从彦的同祖父堂兄弟。少年时代便蜚声太学。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任福州司理,因得罪上司派来的使者辞职返乡。翌年出任滁州司法。绍圣初(1094年)废除制策。改设词科,罗畸应试中选,授华州教授,后又应召出任太学录,随即任太常博士,后任兵部郎...[详细]

罗克涵 [清][公元1864年-193年]

  • 罗克涵 (1864~1932年) 字泳初,号雁秋。沙县城关人。17岁入县学,两次乡试不中后,即在家开设塾馆授徒,为当时县内著名塾师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贡生。同年出任县立两等小学堂主任教习。民国3年(1914年)参与发起创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并任该校教员。民国5...[详细]

罗蓝山

  • 罗蓝山,中国内地男演员;出生于湖南长沙。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拉开大幕。全球众多一线电影人纷纷亮相电影节,亮相于镁光灯前。华语军团也是披上战袍冲击奖项,除了贾樟柯、姜武、刘德华、陈坤、刘嘉玲这些“老口子”,还有湖南伢子罗蓝山,他在影片《天注定》中贡献出了第一次表演 。2014年罗蓝山主演...[详细]

罗南生 [明][公元1608年-166年]

  • 罗南生 (1608~1661年) 正名如熏。夏茂人。明末县学廪生。清兵入闽后,与残明隆武帝(原唐王朱聿键)的御史、桐城钱澄之在夏茂秘密建立武装,拥戴明皇室后裔德化王,建号新建,共图反清复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间,高桥里胥陆顺也向县衙举报罗南生暗藏国犯(钱澄之)阴谋造反。罗南生带...[详细]

罗若遐 [公元1907年-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工作创始人之一。 罗若遐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07年12月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红军。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历任新华通讯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新闻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报务主任、无线电营营长,红四方面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