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焕(1920~1948),横山县石湾镇白狼城村人。 文焕少年时曾进石湾高小读书,不久,因生活所迫辍学,给地主当小工。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文焕在石湾找到刘志丹,要求参加红军。志丹见他年龄小,怜惜地说:快快长大好接班。同年,他参加横山游击队。 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焕随...[详细]
李仙峰(1907~1938),女,小名丑子,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仙峰生于封建士绅家庭。父仲良,清末秀才,经管十六村三千多亩地租,名震一地。大兄绍白,性格豪爽,好抑强扶弱。二兄绍膺,胸怀大志。仙峰聪明伶利,性格倔强,深受兄长影响,有反抗精神。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后入石湾国民小学。 民...[详细]
李兴旺(1921—2000),横山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雇农家庭。1928年陕北遭大灾后,他随父逃荒到延安宋家川落户,拓荒谋生,后居郭家沟村。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冯富川区粮食委员,乡团支部书记,区团委书记,延安团县委少先部部长、组织部长,积极参加领导和发...[详细]
李学纪(1932~)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设计大师,西北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曾参与下关、闸北、淮南、户县、宝鸡、永昌、渭河、石横等40余座电厂的设计。其中,户县电厂二期工程设计组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辛店燃油工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黄岛电厂一期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龙口电厂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详细]
李亚林(1945~) 工人出身,西安市工农面粉厂职工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入载者。其发起联合办学,为陕西省粮食系统的60多家面粉厂和80多个基层单位培训千余名业务骨干。1990年以《制粉高级工培训试点总结》为题,在国家商业部教育司技工高级培训座谈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办学经...[详细]
李永乐(1938~1962),陕西华县人。童年在农村度过。1956年初中毕业,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长乐西路派出所工作。1960年11月加入共产主义宵年团。工作认真负责,对所管户勤段的情况了如指掌,鼎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辖区杨家村垃圾成堆,他积极组织群众,并带头拉架子车清运,彻底改变了该村脏乱差的...[详细]
李玉华(1930~) 女,中共党员,原新城区东六路幼儿园主任、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妇联主任。1953~1969年从事幼教工作,认真负责,勤俭节约,重视幼儿保健,将一个集体幼儿园办得红红火火。1956年起,连续当选西安市第二至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被评为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享受省劳...[详细]
李宗沆(1795~1874) 李娓娓(生卒待考) 李宗沆,字霭山,今延川县马家河乡李家原村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幼年读书勤奋,文思敏捷,历任湖南益阳县、善化县知县,武冈、剑州知州,湖南长沙府和四川成都府、重庆府知府,继迁广东道,先后任督粮道、兵备道、盐运使。为人耿直...[详细]
陆卯生(1935~)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西北电力设计院土建室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耸结构委员会委员。擅长电力工程土建设计,曾参与南昌、南通、永昌、侯马和红雁池等电厂工程设计及秦岭电厂212米四管式烟囱、石横电厂240米筒式烟囱、北京374米电视塔等高耸结构建筑物的设计。主编《...[详细]
罗金燕(1937~) 女,满族,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消化科教授。1987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组建国内首座消化运动官能研究室,在消化道运动生理、病理生理和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领域,贡献卓著。其主编的《食管运动图》,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曾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GY—3多功...[详细]
罗汝才(?-1643)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陕西延安人,足智多谋,绰号曹操。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王自用在山西联合各部,组成三十六营,他是其中首领之一,后自成一军,单独作战。荥阳大会时,名列十三家之一。后曾向明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屯于郧县(今属湖北)以“受抚”为名,休息兵力。崇祯十二年(公...[详细]
陆效宣(1890~1986),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村人。中学肄业,承家教习学中医,医术精湛,尤擅妇科。民国22年(1933年)起,历任长安县斡珥垛乡乡长、第九区民团代团长、浐桥乡联保主任。民国34年(1945年)10月就任西安市第十区副区长,直至解放。从政十多年间,做过一些益于地方、有利人民的事情...[详细]
路习易(1901~1971),西安市新城区含元殿村人。幼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工文武小生。嗓音洪亮,功底扎实,塑造人物形肖神切,入情入戏,时人叫绝。扮演《蝴蝶杯》中的田玉川、《殷桃娘》中的韩信、《双锦衣》中的王善、《软玉屏》中的秦一鹗、《三滴血》中的周天佑,都惟妙惟肖,不同凡响。经京剧教练唐虎臣-,...[详细]
鲁直(1914~1971),原名加廉,横山县高镇乡鲁家河村人。 他出生贫苦农家,痛恨地主压迫。民国十六年(1927)秋进横山一高读书,受到教员刘经向(共产党员)的启蒙,使之懂得了做革命者,为人类求解放的道理。翌年5月经同班同学贺云祥介绍,加入共青团,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利用课余到乡间秘密活...[详细]
吕荣华(1949~) 女,中共党员,西安市豫剧团演员。11岁入西安民众剧团学艺。善于钻研声乐,探索西洋发声与传统戏曲发声的科学结合,并融歌剧、京剧、秦腔及河北梆子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演唱风格。先后在几十出戏中扮演主角,嗓音甜润,音域宽广,字正腔圆,优美动听。1987年和1988年,分别获中央...[详细]
马力(1945~) 女,中共党员,小学特级教师,西安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成绩优异,入选《教坛英模》和《中国文艺家传集》。电视专题片《巾帼英雄》中被作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妇女予以介绍。是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会员、陕西省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详细]
马茂才(约1600~?) 字晴江,明代安塞县马家沟人,出身于官僚殷富之家。其父马如龙急公好义,为乡贤。幼聪慧好学,以文才著称乡里。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授行人,迁湖广副兵备道。崇祯五年(1632),以礼部郎中升西蜀参议,致仕后卒于长安。 茂才敢于直言上疏,为民请命。崇祯元年(162...[详细]
毛履真(1926~)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伤残康复研究会理事。1956年赴苏联中央创伤矫形研究所留学,1960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从事断肢再植研究,接活多例断肢、断掌。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关节病,主编《关节病》一书,获陕西...[详细]
马平民(1898~1946),陕西永寿人。民国2年(1913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工丑角,受业于秦腔名丑聂金铭(艺名聂大少)。聪敏好学,纱帽丑、方巾丑、草笠丑、斜衣丑及丑旦、时装丑样样娴熟, 出众。民国10年(1921年)在武汉演出时,被推崇为“易俗六君子”之一。民国11年(1932年)随社去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