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廉 [公元1900年-1939年]

  • 赵青廉(1900~1939) 龙驹寨东街赵家前场人。民国三年(1914)就读于龙驹寨高等小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赴粤入黄埔军官学校。广东陈炯明叛变后,他毅然参加讨陈战役。在北伐战争中,他立马横刀,屡立战功,迭次晋升为上校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 民国二十七年(1938),返回商洛,一方面...[详细]

赵少艇 [公元1893年-1979年]

  • 赵少艇(1893~1979),原名赵福林,城固大西关人,赵少艇7岁启蒙,勤奋好学。民国2年加入同盟会。当年9月,于西北大学政治科肄业时,考入日本东京同文书院。民国4年(1915)同文书院毕业后,又考入日本千叶医专药科深造。民国8年(1919)毕业回国,先后任陕西陆军医院药局主任、陕西助医学院教务...[详细]

赵胜 [明][?-1631年]

  • 赵胜(?~1631) 明末农民军初期领袖。异名赵四儿(一说作孟长庚),清涧人。因家境贫寒,白天种地,夜晚借居村东石油寺,秉烛苦读,故又号点灯子。时有人讹传其酷似平话中的黄巢,点灯孤寺,著作兵书,有谋反之嫌,即将被捕。赵无以自明,恐被诬陷入狱,遂逼上梁山,于崇祯元年(1628)⑩在境内花岩寺聚众而...[详细]

赵食其 [汉][公元前162年-?]

  • 赵食其(前162年-?),西汉武帝年间将领。赵食其(yi ji),祋祤人也。索隐县名,在冯翊。祋音都活反,又音丁外反。祤音诩。正义上都诲反。雍州同官县,本汉祋祤县也。武帝立二十二岁,以主爵为右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迷失道,当斩,赎为庶人。 经历历史事件: 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详细]

赵寿山 [公元1894年-1965年]

  • 赵寿山(1894~1965)原名生龄,字杜亭。陕西户县人。先后就读于陕西陆军小学堂、西北大学预科(后改为省立三中)、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测量学校毕业后历任陆军测量局科员、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科员、冯玉祥部陆军第十六混成旅上尉参谋兼学兵团地形教官,1921年升任少校参谋。1924年春参加杨虎城部队,...[详细]

赵舒翘

  • 赵舒翘(~1900)字展如,号琴舫,晚年号慎斋。陕西长安人。清同治九年(1870)科试一等补廪生,十二年(1873)中举,翌年又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此后十年间,先后在刑部任提牢厅主事、直隶司主事等职。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多次平反冤案,“直声震天下”。光绪八年(1882)以平反河南王树汶冤狱,升...[详细]

赵万成 [公元1916年-1946年]

  • 赵万成(1916~1946) 原名徐志宪,又名雷玉秀,陕西商县人。幼时家极贫,难以度日,逃荒到澄城县刘家洼乡鲁家河村居住,后移居黄龙山区将军庙乡李家坬村(今红石岩乡辖)落户。 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入党,任中共将军庙区区委书记,兼李家爪村支部书记。1941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详细]

赵文表 [南北朝][?-580年]

  • 赵文表(?~580年)北周将领。祖籍天水西(今甘肃天水市),后徙居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其家数代为官,父赵江(或珏)历任巴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伯中大夫、封昌国县伯。文表自幼喜欢练武,善骑射,好读书。初为宇文泰帐下亲兵,魏恭帝元年(554)随军南征,以功授都督。三年(556)正月,...[详细]

赵文献 [公元1908年-1967年]

  • 赵文献(1908~1967)陕西延长人。1927年考入宜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后在宜川县第五国民小学任教。1935年4月参加革命,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宜川(红宜)县赤卫大队大队长,县委军事部秘书、财政部秘书,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局局长、保卫局局长、保安科科长。在与国民党-派的斗争中,...[详细]

赵湘 [宋]

  • 赵湘(生卒年不详),字巨源,北宋朝官吏,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淳化三年(992)中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在任多有政绩,迁知商州(今陕西商州市),徙陇州(今陕西陇县)、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再迁太常博士。 他向皇帝上...[详细]

赵新贵 [公元1952年-1984年]

  • 赵新贵(1952~1984) 石泉县城关镇人。高中毕业后,石泉县油漆化工厂招工录取为工人。进厂后,于同年8月,由厂派往邯郸市油化厂学习3个月。他在学习中,十分刻苦,不分昼夜,深钻油化业务,特别是对其配方原料、工艺流程抄记入册,反复琢磨。结业回厂后,带病上班,立即投入产品实验。1976年,终于试...[详细]

赵希贤 [公元1901年-1980年]

  • 赵希贤 (1901.5~1980.8)又名赵宋儒,曾用名张有才、张名由,化名子义。出生于府谷县清水乡赵寨村一个农民家庭。 1909年,入本村私塾,1917年7月,入府谷县南门高小, 1920年,考入太原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毕业后,返回府谷,先后在南高、模范小学、民众小学当教员。一边从...[详细]

赵希愚 [公元1915年-1967年]

  • 赵希愚(1915~1967),曾用名赵希育、赵敏之、郝浩、朱逸民,商南县城后营人。体微胖,深度近视。 民国十九年(1930)考入西安中山学校,阅读进步书刊,参加进步活动,其间祖父与父亲因与国民县政府官员不睦,官方以通匪罪将其同时杀害。激起他对国民党腐朽统治的憎恨,对光明的向往。民国二十一年(...[详细]

赵彦 [明]

  • 赵彦(生卒年不详),明代官吏。肤施(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授行人,后升山西左布政使。 万历年间,蓟州(今天津蓟县)皮工王森,创立闻香教(为白莲教之一支),秘密组织农民起义,教徒不下二百万,遍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万历二十三年(1595)王森...[详细]

赵彦林 [公元1966年-1985年]

  • 赵彦林(1966~1985)1966年3月25日生于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1981年7月加入共青团。他出生在贫穷的山区,全家6口人的生活靠当教师的父亲工资收入维持,他在学校读书期间省吃俭用,苦心读书。 1982年7月考入陕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在针织8201班学习,担任团支部宣教委员。班主任动员...[详细]

赵延善 [公元1910年-1982年]

  • 赵延善(1910~1982) 黄土包人。少时家贫,未能上学。二十多岁出家学道,随师采药行医,粗通文墨。建国后还俗,在家办药铺,以针炙、草药为人治病,收费低廉,对于贫者,往往分文不取,并常常供给患者食宿,时人称颂他,“待人胜待己,积德不积财”。1956年,被招收为医师,先后调高坝卫生所、十里卫...[详细]

赵耀先 [公元1904年-1980年]

  • 赵耀先(1904~1980) 赵耀先,字光祖,祖籍榆林。1913年随父母逃荒到保安,后在永宁山寨子居住。其父赵迎喜,在保安县政府当过文书。 赵耀先1925年毕业于榆林中学,被保安县政府聘为永宁山高小教员。 1926年3月,王子宜在永宁山创建党团小组,吸收赵耀先为共青团员,1927年加...[详细]

赵莹 [五代十国]

  • 赵莹(生卒年不详),字玄辉,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风仪秀美,举止大方,为人敦厚。早年为梁将康延孝从事。石敬瑭任保义军节度使,用赵莹为书记。此后,每当石敬瑭移镇,赵莹必然跟随。石将要在太原起兵,召各将吏议论,诸将皆赞同,唯赵莹怕事,劝石不要反叛。石虽不用其言,但内心却甚爱之。天福元年(936)后...[详细]

赵禹 [汉][?-前100年]

  • 赵禹(?~约前100年),西汉大臣。斄(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人。大约生活在西汉景帝到武帝时期。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赵禹任丞相史。丞相府中人皆称他廉能、公平,评价甚好,但周亚夫不肯重用他,认为他执法尚严,不可任高官。到汉武帝时,他曾升任御史。因有治狱才能,升任中大夫。任廷尉时奉命与张汤修订国家律令...[详细]

赵宗润 [公元1907年-1927年]

  • 赵宗润(1907~1927)别号纵刃。陕西富平人。1924年夏考入三原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2月,加入进步组织渭北青年社,当选为社务执行委员会书记。和王之鼎(王云)、贾怀庚等同学一起,组织和领导三原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出版《渭北青年》杂志。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支部书记,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