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岗 [公元1909年-1991年]

  • 张如岗,(1909~1991),木头峪乡王宁山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中共葭县沿河区区委书记、红六支队政委、神府特区保卫局侦察部长兼党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葭县县委执行委员、除奸部长,八路军-股长(县委书记),绥德县委执行委员兼周区委书记,八路军代表,绥德特委社会...[详细]

张奚若 [公元1889年-1973年]

  • 张奚若(1889~1973)原名耘,又名志明,字亦农,号熙若,后改为奚若。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赴上海中国公学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井勿幕见他积极肯干,就派他赴日本购买军火。张接受任务到日本后得知,购买军火不难,难的是运抵上海躲不过口岸检查。...[详细]

张上采 [公元1860年-1923年]

  • 张上采(1860-1923),字耕云,陕西山阳县黄土包寨子沟人。 清咸丰十年(1860)生。幼年丧父,由母教养成人,潜心苦学。 光绪七年(1881),赴县试,获第一。后因厌弃八股,无意功名,遂以陶渊明为楷,寄情山水。在家务农养蚕,饮酒莳花。 其教子有方,长子张光烈举孝廉方正,民国初...[详细]

张世烈 [明]

  • 张世烈,字葵廷,明代县属清平堡延安卫人。 世烈为人耿直,聪敏好学,明隆庆元年(1567)赴西安乡试考取举人。 隆庆二年(1568),世烈参加殿试,以进士及第授任开州知州,政简刑清,廉洁奉公,以治理政绩著称,由上司转呈户部。他革除以加重赋税、贩卖商品、克扣俸禄聚敛财物的时弊,对-污吏一律查...[详细]

张世清 [公元1906年-1959年]

  • 张世清(1906—1959) 女,生于小曙河乡马镇,18岁由父母包办与本乡李云松结婚。因为不满遂逃命于四川巫溪,嫁与船工金庆国。民国34年(1945),夫妻双方逃回镇坪,先栖于瓦子坪木朳湾口岩洞,后移肖家湾附近。 1951年加入农会,成为该村第一批农会会员。不久即被选为农会委员。1952...[详细]

张书春 [公元1905年-1945年]

  • 张书春(1905~1945),乳名棋书,乌镇人。中共地下工作者。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榆中毕业后回村教学,与妻子李少峰秘密发展党团员,壮大党组织;收集情报、刻印传单、书写标语、宣传和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32年到汉口军校学习,结业后奉命到国民军新一军邓宝珊部搞 工...[详细]

张叔亮 [公元1890年-1967年]

  • 张叔亮(1890—1967),又名张永宣,1890年出生于城固县许家庙镇张家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一位忠厚善良的农民,以其勤劳、淳朴和乐于助人而享誉乡里,邻里有事,必请他前去调解说和。他父亲对外仁厚,治家却严而有方。他常对儿子们说:“咱家世代务农,没有几个人读过书,我不管再苦再累,都要让你们...[详细]

张书信 [公元1908年-1935年]

  • 张书信(1908~1935),代号老孔,乌镇村人。1926年在榆林中学当炊事员,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中共乌镇党支部书记,不久,被中共陕北特委任命为米东区区委书记。1932年8月在陕北特委第七次会议上当选为特委书记。1933年2月,特委机关由店镇南坬村迁到乌镇,他家的“晋太...[详细]

张思温 [公元1913年-1983年]

  • 张思温(1913~1983),张家滩镇岭于村人。1935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张思温历任赤卫队中队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延长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边区政府科长、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厅被服科副科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北财政部供应处副处长、物资局副局长、新西北企业...[详细]

张松年 [清]

  • 张松年 字鹤龄,寺则河人。资性聪颖,幼就读于私塾;每有请问,出人意表,师长惊异不已。后苦意研究,提笔为文,愈加勤奋。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雍正十一年(1733)成进士。十三年(1735)提任四川同考官,所取多名士。后为虞乡(治今山西永济)知县,因性不喜仕进,遂辞职归里,授徒求晏。著有...[详细]

张松平 [公元1907年-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松平(1907~1966)陕西长安人。1931年12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四十三师特务连司务长,第十五军军医处司务长,第三十七团卫生队队长,军团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军实科科长、援西军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详细]

张天恩 [公元1910年-1969年,民歌大师]

  • 张天恩(1910~1969) 张家墕村人。他能歌善舞,是陕北著名的民间艺人。青少年时期,他赶牲灵走三边、下柳林,为边区驮盐、送炭,沿路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编唱了许多民歌。如《赶牲灵》、《跑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特别是《赶牲灵》誉为中国民歌之首。 张天恩也...[详细]

张天禄 [清][公元1599年-1659年]

  • 张天禄(1599~1659年),字桂吾,陕西榆林人。明末他和弟张天福同时应征入伍。初在陕西巡抚部下任旗牌官,后在临洮总兵曹变蛟部为参将。崇祯十一年(1638)升为副总兵,驻屯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十七年升任总兵,后任提督史可法的前锋总兵官。 清顺治二年(1645),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到达扬州以...[详细]

张廷杰 [公元1904年-1935年]

  • 张廷杰(1904.9~1935.8),又名世选,半坡村人。于1925年考入榆林中学,受进步思想熏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毕业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乡后在张家川村小学任教。他一边教书、一边在学生和农民中传播革命道理,组织积极分子散传单,贴标语,号召穷人闹翻身。1930年,他的革命活动引...[详细]

张廷枢 [清][?-1728年]

  • 张廷枢(?~1728年),字景峰,陕西韩城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三十八年(1699)以侍读主持江南乡试,四十一年以内阁学士衔督江南学政。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南巡,知其有政绩,曾题字褒奖。四十五年即被擢为吏部侍郎,并充任经筵馆讲官。四十八年升任刑部尚书。因在判定一-...[详细]

张廷芝 [公元1908年-1953年]

  • 张廷芝(1908~1953)乳名生旺,字幼兰。陕西保安金佛坪(今属陕西吴旗)人。家庭拥有土地1500多亩,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从小顽劣,只读过三年私塾,便混迹社会。1929年春投靠甘肃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在谭部任骑兵连连长;后又投靠在宁夏平罗扩军的国民党宁夏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任四师八...[详细]

张万祥 [公元1941年-1969年]

  • 张万祥(1941~1969),小名院子。祖籍横山县红崖沟。1924年逃荒到华池大崾崄沟落户,后迁居吴旗县杨城子村。1956~1960年张万祥在杨城子小学读书,1966年3月应征入伍,在青海省3595部队当战士。1969年7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时年22岁。 张入伍后,除认真参加军事训练外,能经...[详细]

张万选 [公元1864年-1935年]

  • 张万选(1864~1935) 字镕青,龙驹寨涌峪人,父张献瑞,例入国子监。万选自幼聪颖,应童子试名列榜首,清光绪十五年(1898)院试获廪膳生员,清末曾任山西灵石县巡检,后两次出任龙驹寨县佐,静重持守,后弃政从教,品端学粹。民国初叶,任龙驹寨高等小学校长,掌教有方。其时龙驹寨方圆之大学生和出...[详细]

张蔚森 [公元1906年-1930年]

  • 张蔚森(1906~1930)乳名群才,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陈生才、陈才。陕西长安三桥车张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16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时值魏野畴、吕佑乾等先后在三中执教,张受他们的影响,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5年5月初,军阀吴新田部士兵开枪打伤西安省立一中学生,激起全...[详细]

张问达 [明][?-1625年]

  • 张问达(?~1625年),字德允,明代官吏,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由知县征授刑科给事中。当时青海部长火落赤屡犯甘肃、宁夏边境,连年用兵。张问达请朝廷免征全陕所欠赋税,得到神宗同意。后升为工科左给事中。他上疏陈述太监征矿税时对地方官员任意打杀,拆毁民房、挖掘坟墓等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