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妃 [五代十国][?-947年]

  • 王淑妃(?-947年),别名花见羞,五代十国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妃子,有“五代第一美女”之称。王淑妃,邠州饼家子也,有美色,号‘花见羞’,后遂为美女之代称。王淑妃侍奉皇后曹氏很谨慎,每次后唐明宗早晨起来洗漱穿衣都是王氏服侍左右,曹皇后心里也非常喜欢她,然而宫中的事都由王氏做主。947年,王淑妃母子被...[详细]

王叔振 [公元1906年-1935年]

  • 王叔振(1906~1935) 原名淑贞,女,生于本县东关。1920年考入省立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经常参加学生-,发表演讲,呼号救国。1927年4月,与国-军总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结婚,任联军总政治部秘书,遂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根据党的指示赴上海从事济难会的工作,营救被逮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详细]

王四贵 [公元1895年-1978年]

  • 王四贵(1895-1978),碗碗腔名老艺人。大荔县石槽村人。自幼投师东高垣村皮影艺人曾儿。他勤于学习,不久即坐鼓说戏,生旦净丑,行行出众。他演唱的“十大本”以及《珊瑚塔》、《观音堂》、《金琬钗》等很受群众欢迎。后因嗓音变化,他又苦练月琴,终于练得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群众赞誉他弹月琴就...[详细]

王庭撰 [明][公元1553年-?]

  • 王庭撰(1553~?),字敬卿,陕西西安华州人。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张懋修榜进士第三人。 王庭撰于隆庆四年(1570)参加陕西乡试获得第四十五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参加会试夺得第一百八十八名,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其弟王庭谕也参加了此科科考,得中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进士。...[详细]

王武汉 [公元1880年-1937年]

  • 王武汉(1880--1937),又名六八儿。线腔名芝合阳县马家庄乡西中雷村人。 六八儿生性聪敏,自幼喜爱线腔。每逢村中或邻村演线戏,他是每场必到,看后回家边唱边敲,据说曾敲破其母的针线筐箩和小簸箕。十岁从师于北郭村梁双十一二岁便学了不少节目。一次师傅为路井镇侯主事家唱戏,开演之际,师患急病,...[详细]

王孝杰 [唐][?-697年,唐朝宰相]

  •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详细]

王孝前 [公元1893年-1956年]

  • 王孝前(1 893一l 956),又名天德,艺名十三娃,群众俗称“孝儿"。线腔名艺人。合阳县紫光村人。家境贫寒,自幼踉随戏班打杂干活。后跟盲琴师王天堂学线戏,13岁便登台演出《梅花簪》、《花柳林》。后又拜名艺人六八儿为师,继承了师傅的艺术特点。口齿灵巧、字清声亮、感情丰富,擅长于唱“冤仇戏",演...[详细]

王霞卿 [唐][公元885年-888年,唐朝女诗人]

  • 王霞卿,约活动于唐僖宗光启(885--888)前后,唐代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宰韩嵩妾。嵩死,霞卿流落会稽...[详细]

王西民 [公元1920年-1951年]

  • 王西民(1920一1 951),原名随科。陕西蓝田县吴春庙石槽村人。 l95 1年他与李玉民等组建了朝邑剧团,是该团主要演员。 王西民幼年习艺于牖民学社,经常演出于同、朝、华、潼关一带。他工须生,扮相清秀,嗓声甜润,吐字清晰,做戏细腻灵巧,擅演文戏。他在《周仁回府》中饰演的周仁,身段、台步适...[详细]

王锡命 [公元1904年-1975年]

  • 王锡命(1904—1975),字晋三,本县万仓村人。高等小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政府区长、区团长、联保主任、乡长、连长、副营长、自卫队大队长、总队附、参议员、代县长等职。 王在高等小学毕业后,目, 匪徒横行乡里,日夜出入弱男寡女家中,抢钱掠物,奸污妇女,“扯肉票”(以人质抢劫财物),逼...[详细]

王韫秀 [唐][公元730年-777年,唐朝女诗人]

  •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 她所嫁的老公元载,刚成亲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借住在岳父家里,受到妻族的歧视嘲笑,连头也抬不起来。 时日一长,元载忍耐不住了,就赋诗《别妻王韫秀》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详细]

王异 [清][晚明传奇作家]

  • 王异(生卒不详),晚明传奇作家。又名王权,字无功,又写作元功。合阳县人。青壮年时,屡试不第,遂改名无功,居家学戏剧创作。晚年遍游-一带,不知所终。所以明以后各家的《合阳县志》均无记载。 王异一生创作大型传奇有7种:《弄珠楼》、《检书记》、《花亭记》、《保主记》、《看剑记》、《玛瑙簪》、《灵犀...[详细]

王又旦 [清][公元1636年-1687年]

  • 王又旦(1636—1687),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详细]

王玉珊 [公元1929年-1983年]

  • 王玉珊(1929--1983),字寿堂,生于1929年,富平县齐村乡杨王村人,中宾毙员,1950年富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1953年调富平剧团,先后担任宣教股长、副团长、团长。l962年被选送到省文化局戏剧创作研究班进修,l965年回县继续在团工作,长期在专区戏管会搞创作。“文革”后...[详细]

王志晟 [公元1930年-1985年]

  • 王志晟(1930--1985),大荔县苏村乡王家庄人,生于1930年,中-员,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l956年调入文化系统,先后任大荔县秦腔剧团党支部书记、渭南专区戏曲管理委员会业务长、地区秦腔一团革委会副主任、地区文工团京剧队副队长;1973年调回大荔县,先后担...[详细]

王志发 [公元1919年-1983年]

  • 王志发(1919~1983) 本县鲁桥镇人。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失学,到三原县城学印刷(徒工)。建国后,他满怀穷人当家作主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地积极工作。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农会主任,高级社主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县人民代表,陕西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详细]

王忠嗣 [唐][公元706年-749年,十七史百将传]

  •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详细]

王子坚 [公元1850年-1920年]

  • 王子坚(1850~1920) 清光绪监生,本县人,名槢,字子坚,晚年自号半痴子,又号栖峰道人。自幼好学,每夕必临帖数百字,终年无问。常说:“画以字进,习字即习画也。”一生于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一不精,尤长山水。所仿倪云霖、王石谷诸作,论者以能得其神髓而称为丹青巨擘。客居长安时,与王星桥...[详细]

王子万 [公元1895年-1986年]

  • 王子万(1895—1986) 城关西街人。曾在本县高等小学、西安第一中学读书,后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 民国初,地方割据混战不休,社会动荡,民生涂炭,王子万目睹现实,产生了济世安民的思想,以至后来为地方秩序的安定、共产党的地下活动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1924年,他出任洛川黄龙山县佐...[详细]

王子元 [公元1891年-1963年]

  • 王子元(1891~1963) 名玉堂,原籍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光绪初年移民,全家入陕,落户于本县太和村,后迁居安乐村。王幼读《四书》《五经》,后潜心研究“西学”,自学英语课程。后入“三秦公学”,因成绩优异,英语尤为突出,被该校破格聘为英语老师。1918年参与组织靖-,任外交处长,曾赴上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