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举贤(1932.11~),河南省宁陵县人。1955年7月,河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8月至1961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有机研究班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返校后一直从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任高分子化学研究室主任、河南皮革化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河南省化学学会常务...[详细]
张同敞(? ~1651) 字别山,湖北江陵人。大学士张居正之曾孙。曾祖父被诬,世荫尽夺。明崇祯十三年(1640)得以明辨,以武荫补锦衣卫,后改中书舍人。十五年奉诏至云南调兵,后转辗江南各地,欲为匡扶明室尽力。时崇祯、隆武政权相继沦亡,同敞乃于永历元年(1646)投奔桂王朱由榔。经瞿式耜举荐,授...[详细]
张香圃(1901~1981) 湖南零陵县人。民国16年(1927)至17年在广东黄埔军校第八期受训,18年在湖南零陵任国民党军副连长。24年遵照其父张海清的意愿弃武经商,在桂林开设张永发商号,经营染坊、织布和销售布匹绸缎。由于经营有道,讲究信誉,货真价实,销路颇广,成为当时桂林巨富。1956...[详细]
张长荣(1907~1934年),字灿华,曾用名张树华,改名童长荣。安徽省枞阳县人。1921年考入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后,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担任省 领导职务,参与创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参加领导安庆市数千学生反对军阀统治的-大-。 1925年夏,他组织学生-,声援上海 “五卅...[详细]
赵忠孝(1929、9~),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人。1948年12月参加工作,1951年3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历任焦作市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百间房公社书记、市蔬菜公司经理、市饮食服务公司革委会副主任、市蔬菜办公室主任。1982年2月~1984年4月,任中共焦作市郊区区委书记。1984年5月,任焦...[详细]
仲振奎(1749~1811),字春龙,号云涧,别号红豆村樵、花史氏。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泰州人。《红楼梦传奇》的作者。少年时即已才华出众,诗法杜甫,文宗苏轼,但科场失意,只是一名监生。除在扬州、海门等地做过幕僚外,一生潦倒。中年以后丧女亡妻,心境十分凄凉。好漫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十多...[详细]
仲振履(生卒年不详),字临侯,号云江。泰州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历任广东恩平、兴宁、东莞等县知县,后擢升南澳同知。在东莞时,于嘉庆二十一年奉两广总督命令实地勘查原虎门炮台,提出当修、当建、当废的实施方案,并监督施工。次年修葺镇远、横档等炮台,同时兴建大小虎山炮台,有功于世。仲振履有...[详细]
周彦生 (1942.8—)河南漯河人。擅长中国画。1959年入河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79年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硕士研究班。曾在洛阳青少年俱乐部、洛阳群众艺术馆工作。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作品《满园0》、《紫荆花》、《岭南三月》分别入选第五、六、七届全国美展;《岭南三月》获铜牌奖并为中国美术...[详细]
庄辛(生卒年待考),庄氏,名辛。纪郢人。战国时楚封君。曾劝诫傲慢自大的襄成君,促使改正不能以礼待人的毛病。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面责楚王:“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自危!”顷襄王怒斥其为“老悖”。遂离楚去赵。二十一年,秦军攻占郢都,顷襄王悔悟,从赵国将他召至城阳。他再陈亡羊补牢之策。顷...[详细]
朱铭(1937.9—2011) 江苏泰州人。擅长美术理论、教育。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先后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工作。现为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山东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外国美术史》、《设计史》、《中外名画欣赏》、《中外雕塑名作欣赏》、《设计家的再觉醒》等十四...[详细]
朱曙征 (1931.11—2001.1) 别名朱树祯,安徽枞阳人。擅长版画。195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学校艺术科。历任中学教师。阜阳、池州地区文化局、文联美术干部。安徽安庆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主席。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有《载月归》、《凤凰松》、《大华山晨曦》等。作品入选《中国新兴版画...[详细]
左国顺 (1945.7—)河南漯河人。擅长油画。先后任漯河铁中美术教师、郑州铁路文化宫美术创作员、郑州铁路局文联美术,高级美术师,美协主席。油画作品《五月》、《白云、藏幡》、《工区雨季》、《山乡归来》、《山里的太阳》分别入选第六届、八届全国美展和中国油画静物展等。出版有《左国顺油画风景》、《左国...[详细]
白文范(1903~1928)名培章。陕西高陵人。八岁入私塾发蒙,后就读于高陵县草市小学、三原县峪口山中学和渭北中学。在渭北中学参加-、反对封建礼教等斗争。1924年冬,渭北中学教师、中共党员吴迪恭因编写并组织学生演出进步话剧被校方解聘要回家乡湖南,白因参加演出亦被学校开除,遂约同学二人随吴到长沙...[详细]
陈浩(1914.08~2012.09.27),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三〇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大庸军分区司令部政治指导员,游击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第四师十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详细]
陈音,楚之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人。春秋末期楚之射道五世传人,当时著名射击手,越国军队射击总教练。句践采纳范蠡“行阵队伍军鼓之军,吉凶决在其工”的建军思想,派使者前往聘请而来。精通射术之道,所传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不仅是中国弓矢起源之一说,而且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二言诗。...[详细]
段焕竞(1911~1998)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段焕竞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游击队,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排长,红军副连长、连长、营长,游击大队参谋长兼支队长等职,坚持了湘赣边区的三年游击战争,先后参加了...[详细]
耿景惠(1886~1962)名志介,字景惠。陕西高陵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耿镇私塾启蒙,稍长转入高陵国学讲习所研读古籍经典。他留心国事,志在四方,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政治深怀不满,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西安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弃文就武,谋雪列强之耻。”后又考入...[详细]
黄韬(1945年1月——),原名荣祥,笔名竹影居士、一得墨人、微凹古砚主等,室名竹山石房,湖北宜昌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现于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工作,副研究馆员。任中国新闻资料学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千山书画院院士、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现代民族书画艺...[详细]
黄辅辰(生卒年不详),字琴坞,原籍湖北醴陵,迁居贵州贵筑(今贵州札佐镇)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授吏部主事,迁郎中,咸丰初年以知府分山西,后晋升道员。他生性刚直,对政事好发议论,直言不讳,多次顶撞上司,时称“硬黄”。 陕西爆发回民起义,兵荒马乱之中,田地多荒芜。巡抚刘蓉提议兴办营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