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1904年1月1日一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出生在19...[详细]
程远志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暂无相关记载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暂无相关记载 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 暂无相关资料 相关人物 邓茂 关羽 曾效力过的势力 张角 程远志...[详细]
程正揆(1604—1676)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顺治时改名“正揆”。孝昌人。明时任翰林院编修、尚宝司卿。明崇祯四年(1631),程正揆登进士,入翰林,授尚宝司卿,掌握皇帝宝玺符牌印章。明亡后归附清朝,授光禄寺丞。顺治十一年(1654),改光禄寺...[详细]
陈俊杰(1957--)国家二级演员,梅团演员,裘派花脸。吉林白城市人。1970年考入吉林艺术京剧科,以样板戏开蒙,学了两年老生后改学花脸。197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边教学边学戏。1976年师从文涛,开始学习传统戏。1979年调入吉林京剧团当演员,以武戏翻打为主。1982年正式拜文涛为师,学演了许...[详细]
陈兰祥,女,1950年4月出生,湖北宜都人。1975年华中农学院微生物专业毕业,1996年3月聘为高级农艺师,对土壤肥料、农用微生物及作物栽培有较深研究和专长,2005年4月宜都市农业局退休。1980年主持全国土壤普查宜都化验室理化分析工作,获省先进化验室;1986年~1992年主持全市水田垄...[详细]
陈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曾任国立东北大学教授、文科研究员导师,上海复旦大学、济南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中法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国 务...[详细]
陈万年(?—公元前44年), 字幼公,汉代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官至右扶风,迁太仆。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于定国并位八年。陈万年虽为朝中的重臣,但却是一个善于奉承巴结、投机钻营的人,成了后世做人成事的反面教材。 ●巴结钻营 陈万年做起工作来比较勤恳努力...[详细]
陈为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9月26日午时,生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大路铺五里村.原名陈蔚英,参加革命后,改名陈为人,曾先后用过陈洪涛、陈福涛、陈涛、伟人、蔚英、维英、为人、张惠生、张道立、张道惠、张明、张敏等名字. 陈为人祖父陈世琛,为人忠厚老实.目不识丁,同妻...[详细]
陈咸,字子康,汉代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十八岁出任宫廷侍从官,接着被提拔为左曹,先后担任过长史、冀州刺史、谏大夫、楚国内史、北海以及东郡的太守、南阳太守、少府、尚书等职。后被擢为御史中丞。陈咸与父亲陈万年同为西汉显臣,但两人在做人办事方面截然不同。陈咸才能特异,性格刚直...[详细]
陈友谅(1320~1363),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详细]
陈志清(1941--)国家一级演员,余派老生。北京人。出身梨园世家,祖父乃是有老夫子之称的陈德霖。自幼随父亲陈少霖学戏,并向赵贯一、王瑞芝问艺。1957年进入北京联谊京剧团。196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从雷喜福、邢威明、陈斌雨等,学演了《将相和》、《群英会》等。1962年毕业分配至北京实验京剧...[详细]
战国时楚国国君(前328—前299)。名熊槐。曾被山东六国推为纵约长。又乘越内乱,攻灭越国,设郡江东。但他排斥改革派,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前299年入秦被扣,死于秦。 【熊槐】(?—前296年)楚怀王,(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在位),楚威王之子...[详细]
楚庄王春秋楚国国君(前613——前591)。名旅(或作吕、侣)。在位时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使“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国势大振。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继攻陆浑之戎,向周室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后大败晋军于邲(今河南荥阳北),迫使鲁、宋、郑、陈等国先后归附,称霸中原。...[详细]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妃嫔,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辛酉政变后夺权听政,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王朝进入同治中兴时期。光绪皇帝登基后再度垂帘听政,之后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独揽大...[详细]
慈安太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别名孝贞显皇后、东太后、国母皇太后,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慈禧联合奕?发动“辛酉政变”,八大顾命大臣被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在位期间与恭亲王缔造“同治中兴”,同治皇帝驾崩,光绪帝继位时,两宫再次听政。光绪七年,慈爱太后暴亡,享年4...[详细]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详细]
崔瑗,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生于章帝初二年(公元77年),卒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年六十六岁。他是东汉著名学者崔骃的中子。早孤,锐志好学。崔瑗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囚于东郡发干县(今山东冠县县境东部)狱中。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提讯时,崔瑗都顺便请教一二。...[详细]
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崔道融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人。乾宁二年(895)前后,任永嘉县令,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千结为诗友。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详细]
崔护 生卒年不详,字殷功,博陵(今定州)人。唐诗人。唐贞元十二年(796年)登进士第。大和三年(829年),由京兆尹出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以《题都城南庄》(即《人面桃花》)最为著名。元代剧作家白朴、尚仲贤分别写出《崔护谒浆》、《人面桃花》等剧目,明传奇《桃花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