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唐山市> 乐亭人物

陈述

陈述为

  
  陈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曾任国立东北大学教授、文科研究员导师,上海复旦大学、济南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中法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国 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辽金史论集》主编。
  陈述先生原名锡印,字玉书。1911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小罗庄村一个诗书之家。先人在家设学馆,他父亲又兴办绍先小学,服务桑梓数十年,桃李遍乡,深受尊敬。他自幼随父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全县会考两次荣获第一。以后就读于乐亭县立高等小学和北京求实中学。
    1929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当时北京师大有许多历史名家和著名学者。他久听朱希祖、钱玄同、吴检斋、陆懋得、陈垣先生的讲授,培养了浓厚的 史学研究兴趣与史德。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读书和治学上,不久便展现出史学上的才华,并深得陈垣老的赏识,成为陈垣老的登堂入室的弟子。
  自命 “笨鸟”的陈述先生,在大学读书时在学术上就已有建树。发表了《陈范异同》、《补南齐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蒋心余年谱》、《金史士族表》等 论著。在高年级时,又参加北师大研究所《二十四史索引》的研究项目。同时受托为《大辞典》编写有关辽、金史的词目。
  1935年,他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经陈宣恪先生推荐,应傅斯年(孟真)先生的邀请,入中央研究院历史系研究所工作。陈述先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钻研二十四史中比较艰涩的辽金史。几年艰苦努力,取得累累硕果,成为辽金研究领域颇有名气的人物。
  1939年,随着日军的不断入侵,他随研究所南迁到昆明。在这战火纷飞,人们不堪其忧的环境中,他们不忘学业,坚持完成了《契丹世选考》等论文。
  1940年,陈述先生去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教授。在三台期间,他除教课和研究外,还和孔德、丁山等人创办了“草堂书院”,在此期间,由于他在辽金史研究上的成绩突出,获得美国哈佛燕京社奖金。
  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任上海复旦大学、济南大学教授。次年北上,任北平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此间,又有多种著作问世,其中《契丹史论证稿》一书,由日本学者鸟居龙藏作了长篇书评。
    解放后,陈述先生便与吴晗、徐旭生、郅大挺等人筹建“中国史学会”。并以史学界知名人士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的观礼。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 授,燕京、中法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后,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5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陈述 先生一生致力于辽金史的研究,在辽金史学界,不但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更是位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学者.他的独创性、开拓性研究,为辽金史的研究独僻了蹊 径。在他以前,国人对于辽金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官修辽金二史的校勘、补正及遗文的搜集上。自陈述先生起,开始按社会进化、民族融合的观点,来研究契 丹、女真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特别是学术观点上,他独树一帜,突破了辽金史上传统观念而自立新说。
  陈述先生认为“辽 金”是祖国历史上两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元、明、清”直接承袭了“宋、辽、金”。辽、金王朝为开发祖国北疆,统一北方,实行“国俗而治”的政策,发展 科学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契丹族、女真族,都是中华大家族中的一员。当时的南北战争,双方都是为了收复失地,也就谈不上什么“番邦入侵”和“抵御外 寇”。当时中国的边界不是长城,而是辽、金的边界。辽、金与五代、两宋对峙三百余载,实际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这就纠正了过去历史研究中的大汉族 主义,使少数民族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应得的地位,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的历史。
  除此之外,陈述先生的重要观点还有:契丹选汗大会是原始社会的遗存;契丹不是异族外国,而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的达翰尔族,为契丹人之后裔。这些观点,已被国内外学术界采纳,为当代辽金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陈述先生刻苦治学,辛勤笔耕,除“文革”时期外,未有一天不在笔墨中,日精月华结成累累硕果,共有专著14部。已出版的有:《契丹史论证稿》(重版后改 称《契丹政治史稿》、《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金史拾补五种》、《全辽文》(系《辽文汇》增补后的改称)、《辽代史话》五种。正待出版的有:《辽史补注》 (116卷)、《辽史别录五种》、《全金文》三种。其余书稿也已编校就绪。另有论文百余篇,几乎涉及了辽、金史的各个方面。尤其对辽、金的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科技、医学、文学、美术、宗教、民族等,作了全面的填补空白的工作。因而他是一位硕果累累、贡献突出的学者。
  陈老在治学和笔耕的同时,还努力为历史教育培养人才。数十年来,桃李满天下。他作为辽金史学的一代宗师,为中国辽、金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科研队伍的建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此他被国务院命名为有突出成就、享受国家特别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陈老在辽金史上的杰出研究,受到海内外、国内外的重视和敬仰。他通晓英、日、俄等多种外文,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1948年,美国洛克菲勒基 金会曾向他提出过赴美研究的邀请。1989年,他又应美国之邀,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讲学。并将国内辽金史的研究近况 介绍给外国同行。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国辽金史研究走向世界,开创了先河。1990年,台湾史学界以“杰出学人”的身份,邀请他带家属一人赴台参观访问; 香港中文大学也邀请他赴港讲学,虽未成行,但是足以说明陈老在海外的影响。在国内,他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际辽金史学术研讨会。他邀请了国外和海外许多著名学 者参加,使辽金史的研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陈老于1992年1月5日去世。这是我国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陈述先生的骨灰安葬在京西大觉寺,并在寺内开辟陈述先生纪念室,以纪念这位卓越的辽金史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