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堪赓(1590~1653) 字仲声,明末宁乡人。熹宗天启五年(1625)成进士,任福清知县,以治狱捕盗著称。后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历任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崇祯十五年( 1642),李自成围攻开封,福王掘河水淹农民军,淹没军民数十万。后明廷命他以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前往治河,以卓著劳绩,升南京户部...[详细]
周乔生(1890~1952)字昭俊,宁乡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历任旅、师参谋长、黄埔军校第三分校少将教育长、第二分校战术教官、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高参、第一战区司令部办公厅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退役回籍,在煤炭坝开办守一煤矿公司。1952年逝世。...[详细]
周瑞松 (1836~1880) 周瑞松,字云先,宁乡县历经铺谭家山人,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同治元年(1867)中举人,次年中恩科进士,授刑部主事。 同治七年,刘典任陕西巡抚,周瑞松被调入陕佐理营务,旋赴延安协助总兵刘厚填,镇压陕北李双良、高万全、袁大魁、杜占元等回民起义,并将...[详细]
周世钊 (1897~1976) 周世钊,字悖元,号东园,宁乡县五都东湖塘石子冲(今东湖塘镇朝阳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六年,共寝五载。曾任学友会文学部部长,首批参加新民学会。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教育和文学,立志“教育...[详细]
周晓汲(1885~1933) 浏阳县山田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12岁学做砖瓦,积蓄后乃设店经营药材、南货,生意日隆。1923年投军任团军需官,后在参加衡山、湘潭战斗中,立战功。1926年退伍还乡,在家乡救济贫困。农民运动兴起后,他积极支持,并在“马日事变”后不顾风险,尽力掩护、营救共...[详细]
周衍椒 (1919~1988) 周衍椒,长沙人,1919年11月生。194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后留校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医学院教务处长、科研处长、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文革”后,他主持重建湖南医学院中断多年的血液生理研究室,开展造血系统调控的系统研...[详细]
周义 (1861~1920) 周义,宁乡县五都朱石桥(属今花明楼镇)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后迁居长沙犁头街。幼人塾读书,适对门某匠善雕刻,故常往观,归效其技,刻于自家门墙床架上,久之曲尽其妙。又邻有杨季棠者,宁乡著名湘绣画师,以善画花鸟鱼虫、人物走兽著称,受职来长定居。周义闻...[详细]
周玉骐(1804~1875),字韩城,长沙县人,清嘉庆九年(1804)生。20岁入县学,34岁选拔贡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直隶乡试,次年成进士,人翰林院。历充武英殿、国史馆、实录馆协修、纂修等职。 咸丰三年(1853),英、法无理要求修改条约,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京城-,设团...[详细]
周玉麒(约1804~1875)字韩城,长沙人,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鸿胪寺卿,督理浙江学政,曾主持浙江乡试。咸丰六年(1856)初,授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仍督浙江学政,所录多才能之士。后以母疾乞养归里,咸丰八年(1858)相继聘主城南、求实书院,同治七年(1868)...[详细]
周昭怡 (1912~1989) 周昭怡,女,长沙人.1912年11月生。父周介枸系近代湘籍书法名家,在女儿8岁人周南女中附小时即以颜真卿《 坛记》楷帖授之。3年后她以颜体楷书闻名于校,1926年升入周南女中,成绩为全班之冠。 1932年她入湖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省政府秘书科科员。1...[详细]
周竹安 (1891~1977) 周竹安,又名酉村,长沙县丁字湾(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1912年考入长沙师范,受徐特立“教育救国”思想影响,立志教育事业。1913~1926年,先后任长沙师范附小主事,长沙十一小学校长与周南女校、长沙女师、长沙县中学等校教员。 1...[详细]
朱昌琳 (1822~1912) 朱昌琳,字雨田,晚年自号养颐老人,长沙县人,清道光二年(1822)生。 昌琳家承儒业,考取秀才后,乡试屡不第,乃至富绅唐艺农家任帐房,后借资在长沙租赁铺房开设“乾升杂货店”。道光二十五年(1845),湘中农业丰收,谷价骤跌至1000钱3石。人多以谷贱不...[详细]
朱恒(生卒年不详)字树芝,长沙人。幼年学绘陶彩,后专以卖画为生,善画人物、正兽。清末改绘绣稿,能为绣工着想,故人乐于采用。辛亥革命后,创造多染丝方法,使湘绣色彩更加绚明:并发明在水墨画上间用洋色染丝及木板套用上稿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年未40岁而卒。 ...[详细]
朱建盛(1893~1928)又名宗其,浏阳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读私塾三年,17岁随父到县城做泥工。“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思潮影响,与浏阳知识分子苏炳芬等6户人家组织“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之“浏阳新村”。“五卅惨案”后,积极组织同行工人,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被选为浏阳泥木工会和浏...[详细]
朱冕荣(1839~1903) 字燮臣,长沙人,拔贡。曾任兵部主事,后从左宗棠督师关陇、新疆,历任哈密通判、吐鲁蕃同知、迪化知府,迁喀什道、镇迪道,升按察使。居官清正廉明,明敏善断。在新疆20年,能体恤民情,平反冤狱,赈济灾民,百姓称颂。将人都,病卒于兰州。子朱景岳官至四川知府,亦有政声。 ...[详细]
朱树之 (1865~1930) 朱树之,名恒,字树之,以字行,长沙县人,清同治四年(1865)生。家贫,从小爱绘画,长大后在长沙县铜官镇陶器店学徒,以绘彩陶为业。他绘画师法“杨州八怪”之黄慎(黄善画人物,后用狂草笔法作画),刻苦临摩,曲尽其艺,逐渐在画坛崭露头角。其笔法奔放而遒劲,为人所...[详细]
朱文秋(生卒年不详)字慎甫,浏阳人,清道光年间在世。平生致力于性命之说,以宋五子为依归。其治学“以诚为本,以敬为宗,以精义集义为程途,以明体达用为究竟”。后更深究《易象》和《春秋》,认为《易象》是内圣之学,《春秋》是外王之书。因此博览群籍,深入思考,在占代各家传注中探究圣人作经本旨。对天文、历算...[详细]
朱耀华(1886~1950)长沙县唐田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黄埔军校毕业,1926年北伐时任团长。以作战勇敢,人称“朱三猛子”。1930年,继张辉瓒后任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参与对湘鄂赣根据地的扫荡。1937年抗战爆发,率部守上海大场,因全军覆没,明耻自责,自杀未遂,解甲归田。住石常梅树...[详细]
朱宜风 (1897~1968) 朱宜风,字若霆,浏阳县淳口羊古滩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2年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部。1924年毕业即转入该校大学院攻读经济政策,同年冬加入东京国民党支部。 1926年夏,朱宜风未毕业提前回国,应长沙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