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人物

周竹安

[公元1891年-1977年]

周竹安为[公元1891年-1977年]

  周竹安
  (1891~1977)
  周竹安,又名酉村,长沙县丁字湾(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1912年考入长沙师范,受徐特立“教育救国”思想影响,立志教育事业。1913~1926年,先后任长沙师范附小主事,长沙十一小学校长与周南女校、长沙女师、长沙县中学等校教员。
  1926年秋周竹安加入共产党,同年冬奉组织指示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长沙县党部青年部长,被派往省农民协会任秘书。1927年“马日事变”后,共产党组织决定他在长沙坚持地下联络工作,负责将长沙进步学生转移武汉,免遭破孩。1928年2月,他奉派赴岳阳,得知岳阳党的机关遭破坏后旋赴武汉,以雕刻图章为掩护。3月,他与曾三同时被捕,在敌人的酷刑拷问下坚不吐实。不久被营救出狱,与徐特立赴上海以经营商店为名掩护党的秘密机关。
  1928年冬,党组织派周竹安赴法国巴黎留学,翌年春转比利时,先后在鲁文、列日学法文,并组织“反帝同盟”,出版《反帝》刊物。后刊物遭比政府查禁,他被比国防部驱逐出境,潜匿巴黎,1932年春人阿让德人造丝厂作工。1933年在巴黎万花楼饭馆以司帐职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9月与陶行知、陈铭枢、何肇绪等发起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出版《救国时报》,任。1937年《救国时报》迁美洲,他与何肇绪留巴黎,创办《祖国抗日情报》,发行遍及欧洲、南洋各地。
  1939年周竹安返国,次年1月至重庆,经熊瑾玎介绍任国防部动力酒精厂秘书,后兼第三厂经理。他曾与“中统”人员建立内线联系,获取机密情报。1944年底,周恩来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以白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的原则,部署党在国统区的二、三线机构,由陶行知出面,邀集周竹安、沙千里等组织“大孚”出版公司,周
  竹安任董事兼。1945年日本投降,大孚公司迁沪,他于1947年6月兼昆仑电影制片厂秘书。1949年5月6日,奉党中央派遣赴长沙组建策反情报小组,建立秘密电台。他于7日偕译电员章朴飞抵长沙,会同报务员赵翰林,在碧湘街建立长沙地下电台。该电台后迁桥头驿附近,及时将湖南的动态向中央报告,并传达中央指示,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1949年IO月,周竹安出任外交部机要处长,1952年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4~1958年任驻保加利亚大使,1959~1977年任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8月23日,周竹安病逝于北京。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