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斗(?~1276) 杨梦斗,字子仰,号山甫,东渡人,生年不详,世代书香。南宋宝祐四年(1256)与兄琦、弟叔济、侄次郑四人登文信国榜进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陷建康(今南京)后,围攻扬州,时梦斗任扬州都统,与琦、叔济、次郑分兵坚守扬州城外军事要地,屡次击败元军进攻。景炎元年(1...[详细]
延国和(1922~1981) 延国和,山西省阳城县人,民国11年(1922)出生。 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随解放军南下到福建工作,在长乐县历任中共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共青团县委书记、中共县委合作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后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 延国...[详细]
曾万里(1902~1944) 曾万里,字鹏飞,号玉生,感恩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4月16日出生。万里早年入海军学校学习造舰,后改航海科。民国14年(1925)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在“永绩”舰见习。不久,调任闽厦海-备司令部副官。后任海军学校教官。民国20年,去英国皇家海军大学深造。民国...[详细]
曾以鼎 (1887~1957年) 字省三,长乐县感恩人,早年迁至东街孝义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烟台水师学堂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回国任“应瑞”练习舰教练官,升为“江利”舰舰长。民国11年(1922年),率舰参加直奉战争,直系获胜升为“永健”舰舰长。翌年,离开“永健”舰,投奔皖系,...[详细]
郑丙(1121~1194) 郑丙,字少融,十六都仙山濠溪人,生于宋宣和三年(1121)。绍兴十五年(1145)中进士,任建州教授,转国子监主簿。绍兴三十二年,孝宗继位,诏求直言。郑丙建议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六事。隆兴元年(1163)任监察御史。翌年提点荆湖北路刑狱,改提举湖南常...[详细]
郑春敏(1914~1947) 郑春敏,玉田村人,民国3年(1914)9月出生。父亲郑潘潘曾开过钱庄、酒店,还有部分田产,家境富裕。春敏毕业于福州三民中学,后因与其兄思想产生矛盾而分家,与他人合股开办聚康京果店。 民国30年4月,日军占领长乐。春敏目睹日军暴行,义愤填膺,回到家中即自筹资金...[详细]
郑开源,字峡山,湖南下郑人,生于清乾隆十年(1745),是长乐县著名的民间画师。郑开源善画人物、花鸟。人物画继承福建著名画家上官周、黄慎的技法,线条雄健有力,潇洒奔放,画面愈大愈见功力。他喜画四大幅渔、樵、耕、读,八仙图及民间通俗画题。花鸟画落笔泼辣放纵,-墨写意,间以着色,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详细]
郑乃之(1907~1986) 郑乃之出生于玉田乡玉田村的贫困家庭。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民国16年(1927)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在长乐县开展农运被敌抓捕。民国18年底,释放后,经党组织同意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军中发展中共党员,担任党总支书记。民国22年1月,部队驻扎福建泉州时,...[详细]
郑世威,字中孚,号环浦,阳夏(今首占村)人,弘治十六年(1503)正月初五日生。幼聪颖,阅书一遍能诵。嘉靖八年(1529)进士。适台省缺员,诏从新科进士中推选。诸进士都想方设法入选。世威说:“才离开文章,就想得台省御史之职。岂不有些急于仕进。”遂不往。初授户部主事,出监通州仓。一日忽动思家念头,...[详细]
郑文超(?~1894) 郑文超,字勉之,长乐郑华南人,郑文恒胞弟。清光绪二年(1876)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七年毕业,派往“扬威”快船见习,嗣充“镇西”炮船三副。光绪十年升任“扬威”快船大副,因功荐保守备衔。光绪十七年升以都司尽先补用。翌年补授海军右翼右营守备。光绪二十年农历八月...[详细]
郑文恒(1856~1894) 郑文恒,字翔孙,长乐郑华南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文恒少有大志,功名未就,后从事商贾,又不得意,遂投海军,入“龙骧”兵船,考究轮机。光绪四年(1878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轮机专业。4年后毕业,充北洋海军“扬威”快船三管轮,不久,升副管轮。光绪十一年...[详细]
郑锡文,字禹范,一字艾庵,西隅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浙江义乌知县。县西有绣川湖,久未疏浚而淤浅。锡文募民浚治,并在四周筑堤,建石闸,随时启闭,使绣川湖既可蓄水灌溉又可防洪排涝;把湖泥堆积起来种松树,民众称为“郑公墩”。任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时,因反对宦官刘瑾乱政,被削职为民。正德五年(...[详细]
郑贞文(1891~1969) 郑贞文,字心南,长乐云路郑华南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3岁丧父,自幼勤读,12岁考取福州府学秀才。光绪三十二年,随亲族东渡日本,先后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详细]
陈大鹍(1930-1949),福建省长乐县人,出身于福州。1944年入福州格致中学,求学期间参与组织学潮,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1947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不久,加入北大进步学术团体“十二月社”,年底加入北大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1948年1月奉命返回长乐参加家乡的解放斗争。同...[详细]
陈冠民(1940-1967),又名陈冠铭,福建省长乐县江田乡团结村人。1964年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第902部队高机-士。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副班长。1967年5月1日在对空作战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详细]
陈俊豪(1925-1941),福建省长乐县江田乡南阳村人。1925年10月出生,是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抗日游击队)领导人陈亨源的次子,从小随父亲在闽中红军游击队参加革命斗争。1939年调入中共闽北特委学习,此后调新四军工作,北上皖南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经历历...[详细]
陈水龙(1935-1957),福建省长乐县人。生于1935年7月,1953年6月参加工作,时任长乐县公安局潭头派出所民警。1957年10月3日国民党军派遣武装特务登陆长乐潭头骚扰破坏。陈水龙在围歼武装特务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详细]
蒋仲达(生卒年不详),福建长乐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韩菼榜第二甲第4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金榜名林仲達,复姓蒋仲达。先祖蒋吉于南宋末(约1208~1224年)从南京凤阳府八角进迁入福建省长乐县三溪乡莲池。元初,蒋吉的后裔蒋祯又从莲池移居锦屿乡(屿头)。建有蒋氏祠堂,人丁兴旺...[详细]
李捷(1925-1945),福建省长乐县首占乡岱边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中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中地区的抗日反顽游击战争。1945年6月,国民党顽固派调集长乐县保安团主力“清剿”中共闽中特委所在地南阳村,同年6月9日,李捷在反“清剿”战斗中牺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