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长乐人物

郑贞文

[公元1891年-1969年]

郑贞文为[公元1891年-1969年]

  郑贞文(1891~1969)
  郑贞文,字心南,长乐云路郑华南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3岁丧父,自幼勤读,12岁考取福州府学秀才。光绪三十二年,随亲族东渡日本,先后就学于日本宏文学院普通科、正则英语补习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宣统元年(1909),参加同盟会。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贞文辍学回福州参加革命。福建光复后,贞文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教育部专门科科长。民国元年(1912)4月,改任特派南洋华侨教育视学,继任福建高等学校教务长。同年8月,又赴日本深造,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科,攻读化学,并参加留日学生创办的丙辰学社(后改名中华学艺社),提倡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民国7年毕业,名列第二,获得理学士学位。适留日学生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组织救国团相继回国,贞文也随团归国。
  同年8月,应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之聘,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译化学书籍。主编《化学实验教程》、《少年自然科学丛书》、《自然科学辞典》、《英汉综合字典》等书,并将日文《化学本论》、英文《原子说发凡》译成中文出版。业余还编写话剧本《爱之光》,以生动形象的戏剧形式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中国尚未确立化学名词,均沿用日语中的化学元素名称,他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按照汉字造形特点,创造出按偏旁分类的元素名称,写成《化学命名原则》130多条,给学习和使用者提供很大方便,对祖国科教事业作出一大贡献。民国9年12月,应陈嘉庚邀请,请假回福建参加筹办厦门大学,任教授兼教务主任8个月,并以专家的身份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科学会议和教育会议,还担任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中日文化协定的签订;被选为学术性团体学艺社理事长,主编《学艺》杂志。民国17年3月,他和郑振铎代表学艺社前往日本将中国已散失的善本、孤本古籍数十种拍照回来,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民国21年,日军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为日军炮火所毁,编译所停办,贞文应国民党教育部之聘,任编审委员会编审,继任国立编译馆委员兼自然科学部主任。
  同年夏天,十九路军移驻福建,贞文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荐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在此期间,他推广国语教育,开办各种类型卫生讲习班,创立福建科学馆,同年12月,十九路军成立反蒋的福建人民政府,他适赴上海公干未曾参加,十九路军失败后,翌年2月,福建省政府改组,他回闽续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并加入国民党。在任教育厅长期间,调整和增设中等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多所,筹办省立农学院、医学院、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设立省立民众教育处,并成立科学研究所。民国26年,抗战开始,布置疏散沿海学校,并支援省外学校搬迁来福建。此外,还补编和刊印民国《福建通志》。
  民国29年6月,他任三青团福建支团部常务监察。民国31年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受短期政治训练。是年冬,郑贞文被免去委员兼教育厅长职务。陈仪请他到重庆就任国民党党政考核委员会第五室主任,主管文教,任职只4个月,患病回家,挂个省政府顾问的空衔。
  1949年,福州解放。1951年,贞文受到管制。几个月后,由于科学界郭沫若的建议,任全国自然科学协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出版组长。1953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参加福建民革,同年,任省政协委员和和平解放台湾工作组组员。1963年任福建历史学会发起人,当选为理事。编写了大量文史资料,还从事闽剧剧本创作。1969年8月病逝于福州,享年78岁。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