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1960.6.30- )安徽金寨人,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我国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曾任淮南矿业集团(原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长达15年,现任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部煤炭开...[详细]
余德秀(1844——1879),字慰峰,号希真,金寨县燕子河镇蔡畈村人。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思敏捷。同治癸酉年(1873)乡试,中四十九名举人。光绪丁丑年(1877)礼部会试,中第一百四十九名进士,奉旨保和殿试,升第二甲九十四名,朝试一等二十三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加四级。 既翰苑标名,...[详细]
肖海亮5岁开始学习跳水运动,9岁从湖北跳水学校选入跳水队,12岁参加全国乙级跳水冠军赛,获得男子1米板、10米跳台和全能3项亚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男子跳板双人金牌获得者,武汉富隆酒窖庄主。 获奖记录 1994年 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举行的国际跳水赛上,获男子跳台第二名; 1...[详细]
徐启文 (1911-1977)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安徽省金寨人,1911年生。读完初小后在家务农。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教导团炮兵连团支书。长期从事政治保卫工作,先后任川陕省保卫总局警卫-士、收发、班长、党...[详细]
佘开国 (1949~) 安徽金寨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北京军区某部队战士、排长、指导员、文化干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主编、副社长、社长兼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军港的夜,静悄悄》、《把...[详细]
宋维忠(1912~1963年),安徽省金寨县蔡家畈乡龙门村人。新中国建立后,迁居渑池县城关镇翻身街4号。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10月,宋维忠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加入红军队伍。1931年以后,历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卫生部卫生员、一二九团营部通讯班长、红四方面军总...[详细]
周祖培(1793~1867)字淑滋,号芝台,河南商城牛食畈(今安徽金寨牛食畈)人。 人物简历 从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二十四年的26年,是祖培自孩提到读书与登科的时代。他幼而凝重,质敏好学,其父 课之尤严。少年从其堂侄文启(太学生、府学司训)发蒙,继受业于名师魏茂林,20岁前即补县学生。...[详细]
方子翼,原名方泰兴,(1917年——2015年03月17日),男,安徽省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堂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顾问。 人物履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30团政治处组织干事...[详细]
原武汉军区顾问。 邬兰亭同志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少共书记、班长、连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为挫败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详细]
刘殿英,原名刘殿应,1914年5月23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江乡门坎山村一个贫农家庭。贫困的家境,迫使他7岁就参加劳动,无法上学读书。为了生存,他们一家人拼命干活。在艰难的生活中,刘殿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同时也打上了鲜明地阶级烙印。他虽然对阶级社会谈不上多少深刻的认识,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却叫...[详细]
汪世才(1911~1946)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国十八年(1929)5月,在家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大队。民国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三年(1934)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初任二二三团交通排排长,继任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民国二十六年(193...[详细]
吴国璋,原名凤宝,乳名继生,1918年10月16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吴国璋幼年曾帮过工讨过饭,7岁时就下地做活,9岁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饿。阶级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着。 1929年,商南地区(今属金寨境内)的农民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吴国璋看到农民...[详细]
陈焕友(1904——1975),金寨县古碑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 陈焕友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的崇山峻岭,培育了他憨厚、朴实、勤劳的性格,也练就了一副硬朗的身骨,人称“陈大架子”,力气过人,对山林有着特殊的感情。解放前,在为地主老财栽杉植树中,度过了大半生。1954年,担任初级社副社长,...[详细]
董经贵,安徽金寨人。雅迪品牌创建者,获得“无锡市青年创业标兵”称号,当选“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现任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物履历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3128部队光荣退伍;2001年,注册成立雅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雅迪科技为安徽等地援建五所希望小学;2005年,被...[详细]
胡焕章(1863~1943)原名崇文、号焕章。张畈乡人,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出生于富庶农家,资质聪颖。光绪年间,当地瘟疫流行,他毅然弃儒习医,自学历代名医论著,并得到当地名医指导。善治痘疹、伤寒、流感等症,誉满商城、罗田、英山、麻城、霍山、六安等县。 胡焕章开始仅诊病开方,不收诊费。后来开中药...[详细]
李俊臣(1901~1965)流波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2年6月~1953年12月被选为金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驻会常委,1953~1958年任金寨县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后被推选为省工商业联合会执委,是县第一、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 李俊臣16岁自营油炸、挂面、豆腐作坊,善于管理,重商业...[详细]
刘正元(1897一1964),金寨县人,建国后在六安定居。庐州老艺人。16岁时从倒七戏艺人张黑桃学戏,工闺门旦,代表剧目有《送香茶》、《隔帘》、《胡三保游春》、《郭华买胭脂》等,颇有声誉。1953年参加六安庐剧团工作。1954年经过口述记录整理的庐剧传统戏《借罗衣》,参加省及华东戏曲会演获奖。并...[详细]
罗固城(1900~1960)原名罗宗强,沙堰乡人。民国5年(1916)考入商城乙种蚕桑学校,民国8年就读于武昌政法学校,并参加五四运动。民国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领导下,从事学生和工人运动。民国15年与漆禹源等人在斑竹园创办共进小学。民国17年春荒,他组织数乡农民在商城-,...[详细]
罗银青生于1894年,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 罗银青生于1894年,幼年随叔父罗师源读私塾。1926年,他去武汉,与从事 的共产党员李梯云一道,鼓动工人 。1927年3月,罗银青进入毛泽东在武昌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直接受到毛泽东、恽代英、方志敏等人的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