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协民

  • 苏协民民国27年生,美籍华人,祖籍坂仔乡民主村。1950年毕业于平和县私立育英小学,1956年于厦门二中(原鼓浪屿英华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林学院,1962年到香港大学学医。1970年,同其夫人魏文华到美国定居,加入美国籍。1971年,在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同其夫人经营首饰珠宝...[详细]

廷懋 [公元1913年-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廷懋 内蒙古军区原第二政治委员(正兵团职待遇)。 廷懋同志出生于沈阳市一个蒙古族家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廷懋同志上大学期间,参加了“一...[详细]

王册 [公元1922年-1943年]

  • 王册,原名王者香,祖籍河北昌黎,1922年10月15日生于辽宁省奉天(今沈阳市)。饱读诗书的父亲王树温(号子和)根据孔子《猗兰操》中“兰当为王者香”的典故,为女儿起名王者香,期盼着心爱的独生女慧心兰质,有所作为,不为尘世污浊所染。 少年时代的王册,秀外慧中。她不负双亲所盼,读书期间就曾因成绩...[详细]

王之德 [公元1915年-1938年]

  • 王之德,汉族,(1915—1938)曾用名王贵贵,1915年出生于归绥城东郊腾家营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腾家营村)。王家有六个子女,王之德排行0。王之德的父亲王富年是腾家营村村长,思想开明,待人热情,威望较高,村里每家每户的大事小事都离不开他。 1933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详细]

万礼 [清][公元1612年-1659年]

  • 万礼(1612~1659年),生于平和县琯溪,幼时家贫,为诏安二都九甲社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乳名张耍,又名张礼。生性倔强,少年喜练拳习武,广交朋友。明崇祯年间,社会阶级矛盾激烈,官绅肆虐,乡民苦之。张耍与堂弟僧道宗(又称达宗)及乡友郭义、蔡禄等18人结拜聚义,谋结同心,以万为姓。张耍改名万礼(字...[详细]

暨文海 [公元1922年-1980年]

  • 暨文海,政和县东平乡人,民国11年(1922年)10月出生于贫苦农家。他幼年给地主放牛,14岁参加中共闽浙赣省委警卫营,成为革命战士。他抽空学习文化和政治,进步很快,不久任班长、警卫队长。 抗日战争开始后,文海调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第一支队任副支队长、支队长。他作战勇敢,平易近人,在战友和群...[详细]

吴栋 [明]

  • 吴栋(生卒无考),字廷用,县城恺悌坊人,出生富家,处己甚俭。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任户科给事中,因办事勤谨,得到太子朱高炽的赏识。朱高炽即位时,史部按资历升他为云南佥事,朱高炽特升他为刑部右侍郎。在奉命往江西清理军伍时,吉安府有位老大娘只有一个儿子,被里正以卫所士兵的名义占用服役,老...[详细]

吴凤 [清][公元1699年-1769年]

  • 吴凤 (1699-1769),字符辉,平和县壶嗣村人。五岁随父吴珠、母蔡氏渡台,居诸罗大目根堡鹿麻庄(令嘉义县中埔乡)。 中埔地处阿里山麓。阿里山有大小番社四十八社,每社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所以汉人不敢前往。吴凤少年时经常随父到番杜经商,有较多机会接触番族,渐渐地懂得番语,熟悉番俗。...[详细]

吴琴瑟

  • 吴琴瑟大溪乡山布村大片人,民国24年8月生。1959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同年在水产部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任技术员。196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科研先进分子称号。1973年在广东省湛江水产学院任教,1986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任养殖系主任多年,被吸收为亚洲水产学会会员...[详细]

吴球 [宋]

  • 吴球(生卒无考)字元璞,县城人,为吴栋先祖。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巡到福建路,当时适逢省试,高宗允许福建路士人就本路帅司举行类试。吴球以本路第六名中榜。廷对时,他第一句话就说:“陛下任相非人,太学生陈东以直谏见诛,臣恐异日有赵高者,指鹿为马,终无敢发其奸者矣”。又说:“陛下有畏避小心而无规...[详细]

吴涛 [公元1912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吴涛(1912年-1983年),蒙古族,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人。1935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政法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 ...[详细]

吴廷用 [明]

  • 吴廷用 名栋,以字行。政和县人。生卒年不详。生于富家,处己甚俭。明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被选为户科给事中。因办事勤谨,得到太子朱高炽的赏识。朱高炽即位后,吏部按资历升吴廷用为云南佥事,朱高炽特升他为刑部右侍郎。在奉命往江西清理军伍时,吉安府一老妇因独子被里正以卫所士兵的名义占用服役,...[详细]

吴学濂 [公元1895年-1970年]

  • 吴学濂(1895~1970),原名穿濂,号淑周,大溪壶嗣村人。学濂的祖父吴福星,年青时只身南渡,侨居于泰国暹罗湾的北大年,初开采锡矿,尔后创办金利号,经营出入口货物,因经营有方,业务日臻发展,不少南渡谋生的平和同乡,大多依附其门下做事。北大年成了吴氏家族在泰国的发祥地。 学濂父乔株,有8子,...[详细]

肖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司令员。 肖锋同志是江西省泰和县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游击队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委员、旅长、军分区...[详细]

谢誉 [宋]

  • 谢誉字倬中。政和人。朱松任政和县尉时,以公事行乡间,听到田舍中传来读书声,遂循声查访,见谢誉对案危坐苦读,并见他文词不凡。朱松大喜,将他带到官舍,口授经史百家之言,而勉其攻读所未学到的学问,后于绍兴二年(1132年)登进士。调泰宁主簿,乞奉祠,卒年46岁。所作遗文,朱熹为序。 ...[详细]

杨锦忠

  • 杨锦忠民国13年生,泰籍华人,祖籍长乐乡福塘村。父亲杨友政,母亲郑吉,于光绪末年前往泰国谋生,主要经营医药业。锦忠继承父业,开拓发展,事业兴旺,创办泰国福安堂无限公司,下辖两个制药厂,兼营资源开发、石料加工、养蜂业和果场。曾任泰国卫生部药政委员会委员、泰国卫生部审查药品委员会委员、泰国实业部产品...[详细]

杨培葵 [公元1903年-1943年]

  • 杨培葵,(1903~1943),字则勇,别号植亭,东平凤池人。他原学医于福州柴井医院,1931年毕业后应共产党人杨则仕的邀请,弃医从教,回政和当教员,先在城关东和小学,后到东平小学任教。他一面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一面为革命培养人才。杨则仕常对他说“吾二人系三同,同族兄弟,同校同学,同为革命...[详细]

杨起葵 [公元1891年-1969年]

  • 杨起葵(1891~1969)字芗亭,东平凤池村人。出生于儒学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毕生从教,桃李芬芳。他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对发展教育事业有独到的见解。1933年他在《建瓯杂志》上发表《略谈我国今后教育方针》一文,提出三条意见:一是发展乡村教育,对农村儿童授以文化、卫生、交通知识,进而普...[详细]

杨荣堂 [公元1913年-1943年]

  • 杨荣堂(1913~1943)又名胡敦恒、胡敦万,外屯乡胡屯东山村人。出身于世代贫穷的农民家庭。其父胡让兴长年以租种“轮照田”勉强维持全家生计。杨荣堂十六、七岁时,病魔相继夺去了他的双亲,从此,他与长兄胡陈瑞相依为命。 1937年初,杨荣堂的长兄因不满当地保长0而聚众抗租,锒铛入狱,被以“土匪...[详细]

杨润葵 [公元1902年-1985年]

  • 杨润葵(1902~1985),字惠生,东平凤池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专门部商科,一生从教40年,大部在建瓯一中任教。他在教学上突出特点之一是备课认真,主张“备课务求其详,讲课务求其精”,教学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如“官话不够、土话来凑”,“探求真理是需要长期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一旦豁然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