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彩金(1917—1968) 女,演员。浙江嵊县黄洋人。1929年入女子越剧科班新新凤舞台,学花旦。1932年,进入以赵瑞花、魏素云为台柱的瑞云舞台,任二肩旦,努力学习赵瑞花的演技,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宁波初露头角。她嗓音清亮,唱腔和谐悦耳,柔中见刚,念白清晰;戏路宽广,不论青衣悲旦,文武花...[详细]
叶小宛 女,演员。原名叶林娟。1921年出生,浙江嵊县浦口镇上屋村人。1933年入科,初学旦、后工丑。1934年参加锦新舞台担当头肩小丑,后到上海与男班名丑张瑞丰同台献艺,得益匪浅。1939年与王杏花、赵瑞花、竺素娥合班演出。1946年应聘宁波天然舞台,被誉为“滑稽大王”。她是浙江少有的名丑之...[详细]
伊兵(1916—1968) 男,戏剧理论家、戏曲作家。原名周纪纲,又名周丹虹,浙江省嵊县人。肄业于杭州安定中学,自幼爱好文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剧团,从事救亡活动,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浙南红军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受训,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服务团副团长。皖南事变脱险后...[详细]
应丽芬 笔名秋素。女,二级导演。浙江嵊县人,1933年1月出生于上海。生长在梨园之家,从小受戏曲艺术的熏陶。1947年随父应荣芳学艺,工旦角。先做演员,后改导演。1952年参加上海荣艺越剧团。1956年响应党的号召,随团支援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落户舟山。1958年始历任荣艺越剧团副团长、舟山地...[详细]
尹树春 (1921—1981) 原名尹仙凤。女,演员。浙江嵊县浦口上江村人。中共党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3年进阳春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业师为钟加昌、金荣水,启蒙戏为《御碑亭》。1936年出科后挂头牌,演出于绍兴、宁波、杭州等地。1940年1月到上海,与竺水招、陈素娥等合作演出于浙东大...[详细]
余彩琴 原名余灿琴。女,演员。浙江嵊县黄泽镇人,1923年11月出生。1933年5月进黄泽浙新舞台科班学戏,工花旦,业师为男班艺人黄福生。启蒙戏为《倪凤煽茶》。半年后串红台,在宁波、余姚等地演出。1937年到上海,演出于永乐戏院。“八一三”后,避难回到浙江在宁波演出,先后与赵瑞花、魏素云、商芳...[详细]
喻传海(1884—1936) 男,演员、办班人、戏教师。祖籍浙江嵊县岙榆树村,幼时在嵊县廿八都村长大,后在该地入赘。喻爱好文娱,能唱绍调、徽戏,会拉板胡弹斗子、敲锣鼓。1899年前后拜“落地唱书”祖师之一的相来炳为师,与师兄弟马潮水、张云标搭档唱书。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成为有名的小花脸演员。...[详细]
裘月莲(1907—1987)(原名裘连标) 男。 演员、导演。浙江嵊县崇仁镇广利乡地下庵村人。家境清贫,少时在外婆家牧牛务农。外公是“落地唱书”艺人,常教他唱书。1924年拜杨银芳为师习艺,工旦。在开蒙戏《三官堂》中饰冬妹,又学《十美图》扮演严兰贞,倍受师爱。1927年随师演于嵊县城关镇西岳殿戏...[详细]
余乐 男,二级作曲。浙江嵊县黄泽镇人,1933年7月出生。1959年任浙江新昌戏曲学校音乐教员。“文革”后任嵊县文化馆音乐干部。1983年调入绍兴市艺术研究所从事戏曲研究工作,为越剧史研究家。曾先后在新昌越剧团、宁波地区越剧团、嵊县越剧团任专职作曲,创作了近60部大小剧目的越剧音乐,如《戚家军...[详细]
俞龙孙(1895—1991) 男,编剧。浙江嵊县城关镇人,祖籍上虞。俞8岁能书,蜚声乡里。1923年,经蔡元培先生介绍赴新加坡任教,并创办了国际幻术学院。1939年在印度与著名画家徐悲鸿联合举办过书画展,誉称“徐画俞书”。解放初回国定居乐清市。俞自幼爱好戏曲,在南京就读时校方进行音乐考试,他别...[详细]
裘云飞, 笔名金风子。男,舞美设计,浙江嵊县崇仁人,1915年11月出生。1949年10月参加省军管会文艺处越剧队,后编入省文工团、浙江越剧团任舞美设计。退休前后曾任浙江昆剧团舞美设计、浙江越剧院电视部美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舞台美术学会顾问。40多年来设计过越剧及...[详细]
俞玉萍 女,演员。浙江嵊县人,1925年11月出生。1935年因家境贫寒辍学,从师袁金仙去宁波学戏,后回本地科班。1937—1942年,进姚水娟组建的水云剧团做配角。1943年后,随他团演出于浙江宁波、定海、嵊县与上海等地。在舞台实践中逐渐成为小剧团的主角。解放后,曾任杭州的蜜蜂越剧团团长。1...[详细]
张波 男,二级编剧。浙江嵊县人,1937年11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0年任嵊县文化局创作员,开始专业创作。创作了大型历史剧《雍姬怨》、《汉文皇后》、《霍光废帝》等。1983年调入浙江越剧二团任编剧,创作了大型历史剧《魂断汉宫》、《大汉女使》、《汉武之恋》、《长河送嫁》与现代戏...[详细]
张国森(生卒年月不详) 男,唱书艺人,[哀哀调]创始人。浙江嵊县中高村人。张是务农、经商兼之的农民,很喜文娱,早年拜“落地唱书”南派师祖友兴为师唱书。约在19世纪60年代,他赴绍兴经商返嵊,夜宿嵊县北山区谷来村客栈。忽听妇女啼哭声,委婉凄凉,甚是动情,与己唱书曲调联系,觉得可以借鉴吸收。回嵊后...[详细]
张荣标, 男,艺名两朵花,男班旦角名伶。1913年出生在浙江嵊县廿八都村。11岁进瞻山小学就读三年,因家贫辍学。为生计,欲去学戏,但遭族长反对。因当“戏子”,要破张姓人无“戏子”的族规,就要被革姓除名。但张荣标与父母宁犯族规,也要进班习艺。1927年,男班名丑喻传海由沪返乡,在廿八都村招生办男...[详细]
张武翰 男,三级美术师。浙江嵊县人,1936年7月出生。1962年—1983年在嵊县越剧团任舞美设计,后调入嵊州剧院。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舞美学会会员。主要舞美作品有《波光粼粼》、《雍姬怨》、《赖九斤找对象》等。其中 《雍姬怨》获省首届舞美展览设计奖。另有《绍兴的水乡舞台》、《布景与纯景》...[详细]
张小巧 女,演员。原名张琴珠。1926年10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大王庙王门头村。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37年入嵊县马堂村科班,拜毛头师傅为师,专工丑角。第一年串红台演出《碧玉簪》饰王夫人。1939年至1946年间,与金雅楼、张桂凤等合作,长年巡演在杭、嘉、湖一带。1947年到上海,...[详细]
张雪君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34年1月出生。1947年进嵊县申江舞台科班学艺。1949年去上海参加鲁家班演戏。解放后参加上海光华越剧团任小生。1953年参加上海虹口区少少越剧团任头肩小生。演出主要剧目有《双 陆文龙》、《哪吒》、现代戏《漏洞在哪里》等。1956年剧团改为国营,任副团长...[详细]
张茵 艺名粉牡丹。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廿八都村人,1927年1月30日出生。7周岁进“小高升舞台”学戏,工花旦,4年满师。前后随班在绍兴、宁波等地演出,后进上海,因抗战爆发与同班年少演员逃难回家,搭班演出于浙江城镇,剧目有《夜来香》、《卓文君》、《杨贵妃醉酒》等。抗战胜利后演出于宁波大光明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