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1383~?),字孟坚,号葵轩。浙江诸暨人。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马铎榜进士第三人。 王钰自幼聪慧,日记数千言,长大后更加博通经史。永乐九年(1411)乡试第二名,翌年会试第三名,殿试又第三,授翰林编修。任满升修撰,曾奉旨清理兵部武勋案牍,面对数万张文字材料,王钰用了不几日,...[详细]
王春荣(1892—1955) 男,琴师。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早年当过佛教忏师,会拉板胡,有一些乐理知识。女子越剧创始人王金水是他胞兄,1923年受兄之聘担当第一副女班琴师,曾为施银花等艺徒教唱又操琴。1924年1月,第一副女班入沪在升平歌舞台演出,是他操的琴。1925年,他随第一副女班在嘉兴演...[详细]
王国炎 男,主任舞台技师。浙江上虞人,1933年2月出生。1953年投师上海著名舞美设计专家张坚安门下,学习舞美设计。1955年加入南京市越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其代表作《南冠草》获1957年江苏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奖、《天雨花》获1957年南京市第三届戏曲会演舞台美术奖。1962年曾为...[详细]
王金水(1879—1944) 男,办班人。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祖籍嵊西赵宅村。因父入赘施家岙而世居。王幼读私塾,参加“抬脚班”谋生。活动能力强,曾往宁波、余姚等地做生意。后到上海,为嵊县小歌班演员承办一日三餐,并贩旧衣裁片往返于沪、嵊之间。王金水受京戏髦儿班演出启示后毅然弃商,请男班演员金荣水...[详细]
王水花(1922—1987)女,演员。浙江嵊县黄泽人。1932年入仙姬景华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出科后到宁波加入瑞云舞台任二肩小生。1938年7月抵沪,于1939年开始初露头角。搭档花旦竺灵芝,先后演出于南方、龙园、凤凰等戏院,担任头牌小生。她扮相俊秀、台风潇洒、嗓音清亮、唱做俱佳。1943年2...[详细]
王素琴 女,一级演员。浙江绍兴人,1928年生。1938年入绍兴“吉庆社”跟其姐王素娥习艺,工旦,同科姐妹有孟文华、宣月楼等。后随姐演出于浙江、上海等地,初露头角。1951年在上海组建华艺越剧团任团长和头肩花旦。1958年9月,应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邀请,在上海的华艺、光艺、红花三个越剧团经调...[详细]
王湘芝 (1919—1967) 原名王香芝。女,演员。浙江嵊县城关镇人。1935年秋在嵊州“锦花舞台”学艺,工小生。1936年参加“龙凤高升舞台”。嗣后,曾一度在宁波、上海与徐玉兰、屠笑飞、姚水娟等越剧名伶同台演出。1944年自组“湘芝舞台”,并邀名旦黄湘娟加盟。从此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长年在...[详细]
王杏花(1917~1999),新昌县城西郊蟠龙村(今属七星街道)人,父母务农,早期越剧著名旦角演员,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与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并称“三花一娟”。 1931年,14岁入刘香桂、刘香贤兄弟俩创办于黄泽(今属嵊州市)的越新舞台女子科班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进科...[详细]
王艳霞 女,演员、导演。浙江嵊县黄泽镇人,1929年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1年从艺,工花旦。1944年到上海,参加过丹桂、玉兰、雪声等越剧团。1949年上海解放后,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1950年4月加入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主演了《父子争先》、...[详细]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详细]
王永春(1895—1960) 男,演员、科班教师。原名黄杏春,浙江省嵊县长乐贵门乡人。家贫如洗,辍学耕耘。15岁拜男班名须生王凤祥为师,改名王永春(从师姓,寓永葆青春之意),学唱小歌班。初工老生,后改小生,唱“南调”,属“南派”艺人。从艺不久,即因唱腔清越,台风潇洒而崭露头角,与名旦白玉梅合作...[详细]
王爚(1199~1275),字仲潜,又字伯晦,号修斋,长潭(今新昌县澄潭镇)人。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颇有声誉。宝祐元年(1253),任国史编修,代理兵部侍郎。时宋室倾危,疏请内外一致,上下同心,戮力国事,以右文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公宫,开庆元年(12...[详细]
王佐(1126—1191),字宣子,山阴(今绍兴)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永州、吉州地方官,有政声。 乾道元年(1165)任建康知府时,悉朱端明、崔光生利用宗教组织部分士兵密谋起事,旋令拘捕为首者,盘诘后判斩。并流放其党徒数人于岭南,余释之不问。事毕,仍阅...[详细]
唐诗人。越州(治今)人。玄宗朝,历秘书省正字、泾县令、昆山令。后归越。《全唐诗》存其诗四首,《全唐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0、《唐诗纪事》卷二二、《宝刻丛编》卷一三。 (按《旧唐书·文苑传》云:神龙中,贺知章与贺朝万、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辞俊秀,名扬于上京...[详细]
魏凤娟 女,演员。浙江嵊县湖头村人,1924年11月出生。1935年进入湖宾舞台科班学习,师傅为男班演员高根灿和徽班艺人林幼,工文武小生。学习剧目有《盘夫》、《双龙会》、《红鬃烈马》、《金雁桥》、《三看御妹》等,演出于绍兴、宁波一带。因扮相英俊、功架漂亮,受到观众青睐。1940年到沪,至194...[详细]
卫梅朵(1890—1931) 男,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原名卫梅云,浙江省嵊县崇仁绕溪村人。幼年家贫,只求学二载。平时他喜欢吹拉弹唱,常以山歌小调取乐,尤其对家乡的落地唱书入迷。1905年前,拜相金堂为师学唱落地唱书。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次年便与马阿顺、金荣水、赵海潮等组成戏班,工旦。扮相俊...[详细]
魏梅照 女,演员。卢湾越剧团艺术顾问。浙江省嵊县湖头村人,1921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0年到嵊县后山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师从竺老阳、竺荣章、竺均堂,工文武老生。1938年上半年与尹树春、范瑞娟在杭州搭班演出,任头肩老生。1938年7月进入上海至1949年先后与姚月花、邢月芳、小白玉...[详细]
魏小云,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白泥坎人,1919年8月9日出生。1933年9月入珠溪村吉庆舞台科班学艺,业师有竺焕泉、袁绍庆、裘松樵等。学戏初期未定行当,花旦、小生、小丑、老生等行当角色都曾扮演,如饰《陈世美》中的公主、《十八相送》中的梁山伯。后专从袁绍庆师傅工小丑。袁师督学甚严,晨昏不辍,一...[详细]
魏银凤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黄泽镇湖头村人,1923年出生。1933年进天蟾舞台习艺,工旦。入科后学习刻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尤以轻盈稳健的台步著称,做功极为细腻。40年代在上海曾与袁雪芬等同台演出。解放后一直落脚舟山,为浙江定海集艺、舟山专区越剧团主要花旦、老师,曾任团长。在她的拿手戏《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