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彭年 [清][公元1837年-1896年]

  • 朱彭年(1837—1896),字莘潜,又字仲铿,清富阳灵峰十庄(今里山镇)人。父楷,秀才出身。彭年自幼聪慧,勤奋好学,12岁已读毕《尚书》、《诗经》、《左传》。18岁以县试第二名中秀才。后又入杭州崇文书院深造。每逢岁、科试均名列前茅,补廪膳生。 清同治六年(1867),朱彭年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详细]

朱清 [元][公元1237年-1321年]

  • 朱清(1237—1321),字元之,或作源之,号希夷,别号东山先生,富阳仪凤都(今场口镇)人。宋代名儒朱熹后裔。自幼勤奋好学,以道义自持。与叶李同受业于太学博士施南学,成莫逆之交。 宋景定五年(1264),贾似道趁蒙古忽必烈撤兵北归之机,谎报战绩,骗取朝廷信任,专横骄肆,误国殃民。时值朝廷下...[详细]

管致中 [公元1921年-2007年]

  • 管致中,男,电子学教育家,曾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院长。 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 工作经历1945年任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助教,1949年后历任国立南京大学电机系讲师,南京工学院和东南大学无线电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先后曾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南京工学院教务部副部长...[详细]

李乐山 [公元1913年-1997年]

  • 李乐山 (1913-1997),男,浙江富阳市常安镇人。1936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被派往皖南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做民运工作。同年11月派到浙江做党的地下工作,曾担任中共义乌县委组织部长。1939年3月至12月任中共义乌县委书记。后历任中共江山中心县委书记。...[详细]

陆孙氏 [三国][孙策之女,陆逊的妻子]

  • 孙夫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人物,东吴长沙桓王孙策之女,吴大帝孙权的侄女,奉命嫁给了吴将陆逊,陆抗的生母。 孙氏先于建安十五年(211年)嫁给顾雍长子顾邵。后来顾邵早卒。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陆逊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鄱阳贼尤突,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将军,屯兵利浦。...[详细]

孙荃 [公元1897年-1978年,郁达夫的原配夫人]

  • 孙荃(1897~1978)女,原名兰坡,小字潜缇,大青乡人。幼入私塾,聪慧善学,深得塾师赏识。1897年生于富阳县宵井镇一个颇有资产和地位的书香世家。父孝贞先生曾经寒窗苦读十数年,但时运不济,福星不照,屡进考场,屡次失败,十几年过去了,连个秀才也没捞到,怒之下,遂抛开诗书,放弃功名,固守田园,重...[详细]

李伯康

  • 李伯康,男,汉族,1927年9月生,浙江富阳人,生于浙江杭州。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后历任北京市青年文工团团长。青年团北京市委文化艺术部副部长,《北京青年》杂志总,共青团北京市委-部部长、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共青团-兼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城乡建设委...[详细]

孙翊 [三国][公元184年-204年,孙坚的第三子]

  •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曾被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孙权继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后被身边的人边鸿刺杀。 人物生平 迁居江都 初平三年(192年),孙策在孙坚下葬后举家移居江都,并在那里遇到张纮,孙策决定向袁术请得父亲旧部,占领吴会以报...[详细]

孙达人

  • 孙达人,1935年生,浙江富阳新登镇古竹坞人。1957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实验研究员。196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不久被下放到贫困的陕南农村劳动。“文革”中被打成 学术权威,后任中国农民战争克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详细]

孙尚香 [三国][三国十大美女]

  • 孙夫人,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 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后来大归回吴,之后事迹不详。史料并无生育记载。夹在两国之间,有着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骜不驯的个性。孙夫人在许多小说,戏剧和影视里被不断描绘。  ...[详细]

孙匡 [三国][孙坚的第四子]

  • 孙匡,字季佐,吴郡富春人,是孙坚的第四子,孙权的弟弟。 初平三年(191年),孙坚死后,孙匡曾袭爵为乌程侯。建安二年(197年)汉庭下旨改命孙策为乌程侯。 建安五年(200年)初,曹操当时与袁绍争斗,江东力所不能及,想拉拢和牵制孙策的势力。于是拿自己弟弟的女儿婚配孙策的四弟孙匡,并发出征...[详细]

孙松 [三国][?-231年,孙权三弟孙翊之子]

  • 孙松(?~231),字子乔。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吴大帝孙权三弟孙翊之子,为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松是故丹阳太守孙翊的儿子,被任命为射声校尉、都乡侯。在宗室诸公子中与孙权最为要好。 孙松喜爱与人结交,又乐善好施。镇守巴丘的时候,多次因为得失问题咨询陆逊。他一次不整军纪放纵士兵,陆逊当着他的面...[详细]

孙泰 [三国]

  • 孙泰是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权四弟孙匡之子,曹氏的外甥。 孙泰是孙匡之子,拜为长水校尉。 嘉禾三年(234),孙权围合肥新城时孙泰跟从,中流矢死。...[详细]

孙秀 [三国][?-201年]

  • 孙秀(?—301年或302年),字彦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西晋时孙吴宗室、将领,乌程侯孙匡之孙、长水校尉孙泰之子、吴大帝孙权侄孙,由于宗室身份,又拥兵在外地,被吴末帝孙皓忌惮,意图将他除去。 270年,孙皓派何定带士兵到夏口狩猎,孙秀害怕自己会遭到诛杀,便携妻室及亲兵数百人投奔西...[详细]

罗隐 [唐][公元833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唐末新城饮贤罗家(今富阳城阳乡)人。祖知微,福唐县令;父修古,曾应开元礼。 罗隐“龆年凤慧,稚龄能文”,读书于鼍江岸上之鸡鸣山麓。大中十三年(859)已在贡籍。咸通元年(860)入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因其恃才傲物,所为...[详细]

施肩吾 [唐][公元780年-861年]

  • 唐朝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施家村。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详细]

孙策 [汉][公元175年-200年,孙策,汉末群雄之一]

  •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详细]

孙过庭 [唐][公元646年-691年]

  • 孙过庭(646~691), 中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善草书。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省富阳县)人,一作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好古博雅、工文辞。曾官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陈子昂曾为其撰写墓志铭,说他很有才华,并有大志。但生平不甚得意,后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客舍。他擅长楷、行、草3...[详细]

孙桓 [三国]

  • 孙桓,字叔武,孙河第三子。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桓以功拜安东将军,封丹徒侯,下督牛渚,作横江坞,会卒。 官职:建武将军人物传记: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详细]

孙坚 [汉][公元155年-191年,东汉末年割据诸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