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富阳人物

孙荃

[公元1897年-1978年,郁达夫的原配夫人]

孙荃为[公元1897年-1978年,郁达夫的原配夫人]

  孙荃(1897~1978)女,原名兰坡,小字潜缇,大青乡人。幼入私塾,聪慧善学,深得塾师赏识。1897年生于富阳县宵井镇一个颇有资产和地位的书香世家。父孝贞先生曾经寒窗苦读十数年,但时运不济,福星不照,屡进考场,屡次失败,十几年过去了,连个秀才也没捞到,怒之下,遂抛开诗书,放弃功名,固守田园,重振家业,先是经营毛竹生意,以后又办了小造纸厂,两者的收入都甚为可观,再加上祖上遗留下来的百亩上好水田可供出租,所以,家境之富裕,资产之雄厚,地位之显赫,在方圆数十里之内都是数得着的。
  1917年8月30日,当郁达夫从日本回国省亲时,奉母命与孙兰坡订婚。郁达夫四海漂泊,见识过无数的奇花异草,当他第一次见到孙兰坡时,并未对她名动乡里的容貌产生多大的兴趣,孙小姐的三寸金莲和瘦小的身子令他非常失望,而独对她超群不凡的学识和风趣谈吐惊讶不己,她的知书达理让他油生怜惜之情。郁达夫对女性美的标准有3条:一是外貌,二是品德,三是才华。而孙荃是三者皆备,以至郁达夫在致长兄的信中对她赞美不已。他在与孙荃初次见面到分别的一个月里,经常书信来往,诗歌唱和,甚至还商量过结婚的具体事宜,很有感情。郁达夫对孙荃的诗情向来赞赏,有一次回信点评曰:“文字清简,已能压倒前清老秀才矣!”他还曾试着把孙荃的两首小诗夹在自己诗作内寄出发表,几可乱真。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又曾经与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产生过恋情。后藤隆子被郁达夫昵称为“隆儿”,是郁达夫住处附近的“小家女”。他每次从学校到市上去,都要从她的家旁经过,遂产生情愫,并为她写下了四首诗。田梅野是名古屋旅馆的侍者,郁达夫与她交往数月,同样也为她写有诗词。玉儿也是侍女,郁达夫为她所写的情诗:“玉儿看病胭脂淡,瘦损东风一夜花,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至今为人称道。
  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身体孱弱的郁达夫在军训时由于反抗日本教官的侮辱,被关进了禁闭室,后被同学郭沫若和许昭然设法救出,三人遂结成好友。预科结业后,郁达夫来到名古屋读书,寄居在后藤家。后藤的女儿隆子对他颇有好感,殷勤地给他送饭铺床,他表面上对她装得很冷谈,心底却慢慢地燃起了爱火。一日解手时,隆子正在隔壁洗浴,他忍不住0了她雪白的裸体……郁达夫精神上的苦闷在隆子的关心和抚慰下慢慢地消除。他开始了自己的初恋,对隆子表达了自已的情感,送给她一柄扇子,隆子则题了一首情诗在扇子上回赠于他。
  家人催郁达夫回国成亲。他勉强应承了婚姻之事。1920年7月24日,郁达夫与孙荃举行了婚礼。由于郁达夫的坚持,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也没有证婚人和媒人到场,更没有点上一对蜡烛,放几声鞭炮,孙荃只是在夜色降临的时候乘上一顶小轿到了郁家。新婚之夜,孙荃送给了他一枚钻石戒指,新婚妻子虽温顺体贴,可郁达夫终是不能十分满意,急着要回日本完成学业。临别前夜,夫妻对坐达旦,竟无有话说。郁达夫赴日留学,两人多有鸿雁传书。郁达夫甚至决定给未婚妻改名,改名为“孙荃”,并且赠诗曰:“赠君名号报君知,两字兰荃出楚辞。别有伤心深意在,离人芳草最相思。”她在郁达夫指导下,曾写了不少好的古体诗。他对孙荃这位才女还是很依恋的。
  郁达夫忘不了隆子。一天去名古屋找她,但后藤家已毁于火灾,没人知道她的下落。郁达夫到东京一酒馆借酒浇愁,竟发现隆子和几个男人在一起喝酒调笑。郁达夫不忍相看,转身就逃,隆子却追上他,坦言为生活所迫,她已开始皮肉生涯。郁达夫想将隆子赎出伎院,但他手头十分拮据,无奈之下,将所带的一幅古画委托日本友人出卖,谁知却是一件赝品。他一咬牙,将妻子赠送的钻戒当了……但隆子不想连累他,再次消失了。
  郁达夫与孙荃结婚后,不断爆出婚外恋,其中轰动一时的共有3次:一是在安庆时与伎女海棠的荒唐恋情,二是在北京与银娣的交往,三是抛妻离子,追逐杭州名花王映霞。由于郁达夫的放荡不羁与风流任性,本来是一桩美满的姻缘,最终以悲剧收场。
  1921年,为养家糊口,郁达夫告别了郭沫若等朋友,携妻到安庆教书。郁达夫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在这里,郁达夫与孙荃时有矛盾发生。郁达夫结识了一位伎女海棠姑娘,两人过从甚密。他每日任教结束,必到位于城外的海棠姑娘处,而由于有早课,他又必须凌晨时分早早赶到城门洞里,耐心地等城门打开。同期,郁达夫创作小说《茫茫夜》,可以认为是真实地记录下他的这一段感情生活。其中女主人公海棠,正是郁达夫过从甚密的海棠姑娘。他给了她许多同情与帮助,他的善举却遭受了同事的嘲笑与奚落。在外受气的他只好回家中发泄一通,孙荃总是默默地忍受。忧患中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龙儿。不久郁达夫辞去教职,成了一个失业者,只好送妻儿回老家。为生活所迫,郁达夫只好去北京教书。到了北京,郁达夫结识了鲁迅。鲁迅的旧式婚姻令郁达夫有同病相怜之感。他遇到了饥寒交迫的文学青年沈从文,他则倾其所有给予帮助,并写了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而在富阳,孙荃与郁母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她带着龙儿回娘家去住了,郁达夫不得不远赴富阳,将妻儿接到北京。孙荃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北京时,他又与伎女银娣的交往过密。
  1927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同居,这对孙荃的打击不可想象。“在长夜漫漫中,她只得断荤茹素,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孙荃遂告与郁达夫分居,此后,孙荃携子女回富阳郁家与郁母同住,与儿女们相依为命,守斋吃素,诵佛念经。1931年3月,郁达夫与王映霞之间的矛盾升级,回到了富阳老家。见到久别的妻儿,他分外激动。但孙荃不肯原谅,她把郁达夫安顿在楼下的西厢房,在自己和孩子们同住的卧房门上贴出“卧室重地,闲人莫入”的告示。不过在饮食上还是按照郁达夫过去的爱好细心烹制。
  半个月过去了,郁达夫要赶回上海,孙荃带着郁天民到渡口送别。回家时,她发现郁达夫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道:“钱牧斋受人之劝,应死而不死,我受人之害,不应死而死,使我得逢杨爱则忠节两全矣!”孙荃想起杨爱就是钱牧斋之妾、吴江名伎柳如是的本名,顿时痛哭流涕,不知道是怜还是恨。
  长女郁黎民完全由母亲抚养成人,在感情上自然更倾向于母亲孙荃。郁黎民觉得母亲起初对父亲有所怨恨,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她由怨恨转为理解,最后转为同情,等到得知父亲殉难印尼苏门答腊的消息后,更变成了深深的悼念了”。郁达夫的侄女郁风也提到后来三婶慢慢抛弃了对三叔的怨恨,“而是饶有兴味地像谈起老朋友似的沉浸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里。”“文革”期间,郁黎民从湖南逃到母亲身边,母女俩经常彻夜长谈。一次,母亲说起她有一桩未了的心事,就是当时郁达夫的作品还没有整理出版。她对女儿说,等到政治清明的那一天,总会有人来从事郁达夫研究,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公正的地位。1978年3年29日,孙荃患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
  郁达夫与孙荃育有两女一男,长女郁黎民,1925年生,现在湖南省桂阳一中当老师,她还是湖南省政协委员。儿子郁天民,生于1926年,幼名阿熊。他本住在杭州,后来携妻儿回富阳县乡下与母亲同住。在县文化馆工作。天民和他父亲一样,爱喝酒,最喜边喝酒边谈天。他曾是富阳县政协主席,1987年底病逝。小女儿郁正民,1927年生,幼名胖妞。她生前是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去世2004年去世。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