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洊(1615~1681),字秋水,号约斋,南丰人,明清之际理学家。 谢文洊少年时,在舅父家得朱熹晚年论著,爱不释手,细读精研,对他后来治学影响甚大。21岁时,其父谢天锡在广昌县香山筑学,命谢文洊与兄弟在彼处读书,研习应举学业。崇祯十二年(1639),他应乡举未中,遂厌薄举业,渐生出世之念...[详细]
熊懋奖(生卒年不详),江西丰城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任巴陵县丞,三十六年升巴陵知县,三十九年与知府兰第锡恳请上司重修岳州城,经湖南巡抚梁国治、按察使觉罗敦福、布政使农起等先后具奏朝廷,共拨帑银六万九千八百二十两三钱二分,修建岳州城和岳阳楼、文星阁,委任熊懋奖及湘潭知县贾世模、平江知县范元...[详细]
熊开文(1895~1927),字奎生,号归六,南丰县沙岗乡熊坊村人。受“五四”运动的影响,1921年,正在县立高等小学就读的熊开文辞别0辗转至上海,结识同乡赵醒侬;并于1922年由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j,受党的派遣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南丰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同时组建国民党南丰临时县党部...[详细]
徐坤亨(约1820~1898年左右),字子坚,江西省南丰县市山镇贯巢村人。生性诚笃。为人厚道,年轻读书时便慨然有济世之志。年稍长,精研算术,随兄长子云经商于八闽三楚间,遂致巨富。多行善举,凡生活困难的亲戚乡邻,无不给予资助。养育弃婴、抚恤孤寡,次第举行。对于地方公益事业极为热心,开办义仓、兴修书...[详细]
徐亲民,男,1944年1月出生于南丰,1961年南丰中学高中部首届毕业生。现任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论著有1984年翻译出版的《新版发酵工业》、1994年主编出版的《抗生素工艺学》、1995年参编出版的《发酵工艺原理》。1978年负责“维生素B12纯种发酵”研究成果获全国科...[详细]
徐有壬(1800-1860) 清朝大臣。字钧卿,又作君青。顺天宛平(今北京)人,原籍浙江乌程。道光进士。初任京官,后出任道员。1843年出任四川成绵龙茂道,后任广东盐运使、云南布政使等。1853年任湖南布政使。1855年回原籍。后受命在浙江湖州办理团练,以对抗太平军。1858年升任江苏巡抚,...[详细]
杨菊生(1916~1984),南丰人,桔农,土专家。1955年加入共产党,任果园大队大队长。 他柑桔栽培实践经验丰富,与抚州地区柑桔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儒楷等农技干部交往密切,自费订阅《中国柑桔》等科技书刊,带头学习、实践,大力推广新技术。 杨菊生配合科技人员,使天牛卵防治、抹夏芽保果、微...[详细]
严振声(1915~1975)原籍南城,自祖父迁居南丰。幼时随父学药习医,擅长内、儿、喉科,临床经验丰富。建国后,曾任南丰城关镇医院院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在学术上,师古而不泥古,临诊不拘一家之说,治病讲求实效,遗存医案百余例。1971年,参加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详细]
余建丞(1881~1971),又名建臣,字纪明,南丰县人。自幼随家迁居樟树,后到南昌学徒。善于理财经营,先后在南昌开设义昌厚、义昌仁、泰丰仁等10余家钱庄;并涉足盐业、木材、五金、纺织、房地产等行业,在连云港、扬州、常州、南京、上海、九江等地均有生意往来,设有分号,成为民国时期商界巨贾,名噪省内...[详细]
曾怘(?~1129),字仲常,宋代江西南丰人,曾巩之孙,曾任司农丞。建炎二年(1128)迁温州通判,道经越州(今浙江绍兴),奉命监三江寨。次年,金军统帅琵八率兵攻陷越州,勒令满城文武官员于次日清晨前来帅府参拜,如有届时不到或避而不见者诛杀无赦。第二天,惟独曾怘傲然不往,遭受金兵逮捕,被-着押往帅...[详细]
曾而亢,男,江西南丰人,1935年生。同济医科大学教授、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多次代表我国医学界出国讲学,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国际名人录》,列入《中国当代高级医师名人录》。曾而亢教授是我国开拓老年医学、老年保健和抗衰老研究领域的元老之一。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并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达14项之多,论文...[详细]
曾松年,又名而昌,男,1925年元月出生于南昌市,原籍南丰县。江西省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省立南昌一中高中及交通部电信技校毕业,始在交通部南昌电信局任技术工作。自1950年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自学完大学本专业学科,先后任江西省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建筑师、上海设计分院总建筑师。四十余年...[详细]
曾印泉,男,出生于1956年,南丰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签名设计师。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汤显祖纪念馆、原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供职,任北师大艺术系书法中心主任。曾印泉潜心书法研究,真草隶篆皆工,作品风格端庄典雅,1993年《中国书法》和19...[详细]
曾易占(989-1047)字不疑。江西南丰人。曾致尧第五子。曾巩之父。累官太常博士,赠光禄卿。 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信州三县,刚正不阿,政绩裴然。由于他儿子曾布得以富贵,荫补太庙斋郎,封鲁国公。景祐四年(1037),后因遭人诬陷,坐法失官,配广南衙前编管...[详细]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诗人。官至尚书户部郎中。是曾巩、曾布之祖父。 其祖本是山东人,为孔门弟子曾参之后裔。其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其曾祖曾洪立,本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始家居南丰,卒后葬南丰,是为南丰曾氏祖。 南...[详细]
“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众对张秉贵售货艺术的美誉。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详细]
张陵 (公元34-156年),字辅汉,又名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文成侯张良九世孙。7岁开始读《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及天文、地理之类的书,继入太学。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县令。汉明帝中后期,弃官入洛阳北邙山研习“黄老之道”。汉章帝...[详细]
张启善,男,祖籍江西省南丰县,1919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高级经济师。历任江西裕民银行出纳、四川宜宾中元造纸厂会计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建筑工程管理总局计划科科长,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科长,上海石英玻璃厂副厂长。在学术上造诣颇深,是《上海建材》杂志编委,...[详细]
张启孙(1910~1965),原姓丁,后入赘张家,继承“南丰泥炉”创始人之一的岳父张洪发之业。南丰泥炉,选用含磷白粘土材料,以谷壳灰和泥做耐火层,式样美观,色泽乳白,高温不裂,经久耐用,颇负盛名,为南丰传统特产。 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走互相合作道路,组织泥炉业合作小组(后转为厂)。制作的泥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