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泰,唐朝功臣,秦府中人,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曾入右武卫大将军、检校右卫、右领大将军事。后讨平铁勒叛乱不利而被降职。 个人简介 贞观将领中一些比较次要的中年将领站到了台前,郑仁泰便是其中的一位。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详细]
诸邑公主(?—前91年),汉武帝女,食邑在诸邑,丈夫不明。 《史记》中未出现这位公主。 《汉书》中记载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同坐巫蛊而死,未云公主生母。 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其母是卫皇后卫子夫。...[详细]
左良(1943.10—) 别名佐良,陕西长安人。擅长版画、中国画、美术理论。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专。1982年进修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六届理事。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历任兰州军区战士读物社,《青海湖》月刊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青...[详细]
安金藏(生卒年不详),武则天时期为太常工人。玄宗时擢为右骁卫将军。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他曾以自刺剖腹的壮烈行为, 酷吏来俊臣对唐睿宗李旦的诬陷,因而有名。 文明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掉中宗李显,改立睿宗李旦为皇帝,她自己临朝称制。实际上,李旦被幽禁于别殿,朝政完全由武则天掌管...[详细]
敖成(生卒年不详),字丹九,陕西长安县人。他幼时家境贫寒,喜习弓马。约在清乾隆初年应征入伍,曾随军征战入四川,被提为千总。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西进新疆库车一带,他随军征战有功,被提升为库车守备。后历任游击、参将、副将。乾隆三十八年,清军攻金川,当时他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曾受乾隆皇帝召...[详细]
白毓庚(1878~1933)字秋陔。陕西咸宁新筑西王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少时即性情刚烈,读书的同时又习武练剑,由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十月初六(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详细]
柏景伟(1830~1891)字子俊,号忍庵,晚号沣西老农。陕西长安人。清咸丰五年(1855)中举人。大挑授定边县训导。适逢关中发生回民起义,他未去定边任职,带父母避乱隐居终南山。父母去世后,他在长安办团练,参与汉回械斗,镇压起义回民。清军多隆阿部入陕时,柏入提督傅先宗幕下为其出谋划策,解救了回民...[详细]
白文范(1903~1928)名培章。陕西高陵人。八岁入私塾发蒙,后就读于高陵县草市小学、三原县峪口山中学和渭北中学。在渭北中学参加-、反对封建礼教等斗争。1924年冬,渭北中学教师、中共党员吴迪恭因编写并组织学生演出进步话剧被校方解聘要回家乡湖南,白因参加演出亦被学校开除,遂约同学二人随吴到长沙...[详细]
曹雄(生卒年不详),明代武将。西安左卫(今陕西西安市)人。弘治末年(1505)历官都指挥佥事,为延绥副总兵。武宗即位(1506)时,由总督杨一清引荐,提升为都督佥事,任总兵官,镇守固原(今宁夏固原县)。他与太监刘瑾是同乡,就主动依靠刘瑾;那时正值刘瑾广罗党羽,两人臭味相投,关系日益密切。 ...[详细]
曹印侯(1882~1913)名树勋,字印侯,亦作寅侯、音吼。陕西临潼人。因家境贫寒,少年失学。但他思维聪敏,计算快捷、准确,为人坦诚,深受乡亲敬爱。光绪二十八年(1902)20岁时,自悔失学之苦,毅然投本县包海涵受业,勤学钻研,从不懈怠,文笔奔放不羁,令人叹服。三十年(1904)转入横渠书院就...[详细]
陈固亭(1902~1970)原名保安。陕西蓝田人。1924年同州师范毕业,回本县在单级师范任教。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蓝田县委负责人之一,参与领导了蓝田农-动和学生-。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共产党,考入中央政治学校,1932年毕业,公费赴日本入明治大学新闻科学习。毕业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新闻...[详细]
陈庆门(生卒年不详),字容驷,陕西周至人,雍正元年(1723)考中进士,但他为了孝敬母亲,不愿为官,随户县王心敬讲学。后因其母催他出仕,雍正七年被授安徽庐江知县。 他到任建设县城,制定乡规,修文庙,置义田,照顾孤独;设立社仓,积存粮谷,遇灾荒时借贷给百姓。当地百姓原只知平地种水稻,高坡旱地均...[详细]
陈玄(生卒年不详),京兆(今西安市)人。他出生在世代行医的家庭,后继家学成为名医。先在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节度使王重荣部下任职,唐僖宗乾符年间,李克用由太原领兵南下攻打邠宁王行瑜,路过蒲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身染疾病,被陈玄用汤药治愈。由此李克用对陈玄甚为器重,回兵时将陈玄带至太原,随侍左右。...[详细]
陈雨农(1880~1942)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娃。陕西长安人。小时曾读私塾,因家贫转而学商,后不顾世俗观念和乡亲鄙视,私自加入临潼县华清班学艺,虽未得名师指点,然靠自己刻苦学习,终成著名秦腔演员。 清末,陈邀集著名秦腔演员李云亭、张寿全、聂金铭、李鸿宾、屈景益、王果儿、郭长秀、白菜心等...[详细]
崔倰(生卒年不详),中唐大臣。字德长。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其祖、父两代均为大理寺官员,他以门荫入仕,初为太庙斋郎,调为太平、东阳主簿,后随李衡巡察湖南、江西,因差错被撤职。后复起用,授宣州录事参军。李巽出镇江西,推荐他担任副使。后历任侍御史、膳部郎中,充任荆襄十道两税使,迁苏州刺史。治行...[详细]
崔翰(928~992年),字仲文。北宋将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太祖见而奇之,以隶麾下”【注:见《宋史·崔翰传》】。后周显德三年(956)随周世宗征南唐,以功补军使。 宋朝建立,迁御马直副指挥使,出征于泽、潞。时宋太祖命迁河东地降民以充实陕西地,崔翰奉命择迁。开宝...[详细]
崔孟博(1903~1955)又名崔物齐,化名山水、崔博。陕西咸宁(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920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1922年参加陕籍旅京学生的进步社团共进社,为《共进》半月刊撰写了近十篇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3年,崔经于方舟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详细]
崔仲远(1903~1964)陕西长安(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碑林区)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7年9月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先后与留日同乡郭则沉、杨可均等相识,加入进步社团--社会科学研究会。国内大革命失败后,崔决心献身共产主义,终...[详细]
道氤(668~740年),俗姓长孙,今陕西高陵县人。自幼聪敏好学,“应进士科一举擢第”,荣耀亲里。后遇梵僧相谈,乃入长安招福寺出家,受慎言律师剃度。受大兴善寺复礼法师之嘱,写《西方赞》一本,称为“奇才秀句”之作。唐玄宗时受请在天宫寺开讲所著《净业障经疏》,一行禅师在洛阳福先寺奏建论场,道氤首登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