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宾县满井区(今满井镇),1974年1月入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法学博士学位,研究员。 历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青农部副部长。 1986年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0年任共青团中央常委、青农部部...[详细]
韩恒本县牛家乡厢黄旗三屯人,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生,卒于伪康德10年(1943年)。他从小给地主放牛,常钻于牛肚下哺牛奶。长大后,身高体壮,酷爱畜熟知马性,后来给地主赶车。此人生来面色赤红,外人送外号"韩大红脸"。他赶车技艺高超,远近闻名。他的轶事趣闻,久传不衰。 韩为人初次赶车时,遇...[详细]
郝贵林(1900-1937) 郝贵林,原籍热河,1900年生。童年给地主扛活,后只身逃荒来到珠河县,落脚于黑龙宫的一个山沟里,以开荒种地和采山货为生。 1934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在黑龙宫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时,郝贵林参加了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并很快被吸收为中国...[详细]
何畏(1922-1938),原名何永祥,民国12年(1923年)生于吉林省宾县新甸村的一户贫苦农家,刚满8岁时,随家迁居到方正县大罗勒密山区,以给地主放牛为生。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魔掌就伸到大罗勒密地区,侵略者的兽行在永祥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埋下仇恨的种子。 伪康德2年(...[详细]
和维基(1898.7-1973.3) 和维基,字培之,呼兰方台乡大方台村人。省立中学毕业,后到北京高师养成班学习,1920年毕业回呼兰,历任小学校长、教育社社长、民众教育馆馆长、呼兰民教科科长、呼兰师范和职工干部学校副校长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国宣传行列,成立"...[详细]
何延川(1912-1946年)又名何万方,生于阿城县何家窝堡(今新华乡延川村)一个农民家庭。民国8年(1919年)春,随父母迁居县城三多胡同,就读于绥靖小学。民国14年(1925年),考入吉林省第三师范学校初中班(校址在阿城)。在学校接受一些进步师生的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校发动的各项政治活动。...[详细]
侯国卿 系山河镇的开荒户,民国元年(1912年)生。为人和气,处事公正。其家·房产之多居山河镇之首。其房虽租于人,但不以房租逼人。为本县历史上较开明之士绅。 侯氏曾祖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山东移民至此,同治初年,在官府地政局充当“小差”一一拉绳者。由于工作勤恳,博得好评,为鼓励他更好当差,地政局...[详细]
侯康林 194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飞公司干部。1983年开始灯谜活动,1984年筹建哈飞公司灯谜组,主编《伟建谜刊》。1985年在盛京谜会上与队友合作荣获团体第三名,1986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职工虎年灯谜会猜》,与队友合作夺得团体冠军,个人获制谜奖和优秀射手称号,1987年参加"首届中华...[详细]
黄秉坤 (1918-1975),女。哈尔滨市人。出生在香坊区大嘎哈屯。读过两年私垫,1933年结婚。以种地为生。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市委派工作队到大嘎哈屯发动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和组建农会。她不顾环境险恶,勇敢地参加了反奸清算斗争,成为大嘎哈屯第一个参加革命的妇女。一次在工作...[详细]
黄静亚(1916~1945) 黄静亚原名黄锡山,1916年出生于宾县城西门外,黄静亚兄弟姊妹8人,他是最小的一个。民国年间,黄家开棚铺,生话较富足,再加上黄静亚是最小的,深受父母崇爱,比哥哥、姐姐们多念几年书。黄静亚后来参加共产党,并在抗日部队当指导员。1944年被捕,1945年,日伪政权解...[详细]
黄象南(1892--1945)字震东,延寿县人。幼年在丹东老天祥药店学医,经省考试合格,发给中医师证书。专治内科、妇科。回延寿后,曾在城内会升东医药部、兴顺宏药店、恒太和药店行医。在行医中关心群众疾苦,热情对待贫穷病人,不管刮风下雨,都能及时登门行医。曾治愈过妇女疑难病。西医李雪年确认黄象南医术...[详细]
黄永德(1895--1961),双城县公正乡庆丰村人,自幼务农,1948年他将龙母庙的道士和一些懒汉、二流子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在互助组中,他带领大家创造了农业丰产经验,被评为县、省的劳动模范。1949年3月出席了松江省政府召开的劳模大会,会上授给黄永德一块由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副主席...[详细]
黄有(1899-1938.3) 黄有,呼兰沈家乡罗家窝堡村(今文化村)人,幼年务农。1920年同其兄弟黄富、黄珍迁往汤原县前太平川后六里路开荒。后开垦到300多垧地,成为地主,群众称该屯为黄有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人民纷纷起来抵抗。黄参加了当地的红枪会。...[详细]
胡连海,男,生于1911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乡新发屯人。 新发屯,解放前是一个贫困的小屯,有42户人家200多口人,全村最穷的有36户,胡连海家就是最贫困的农户之一。1947年在土地改革工作队的领导下,新发屯成立了农会,胡连海被选为农会会长。在胡连海的带领下,新发屯斗倒了恶霸地主,分了田地...[详细]
胡升三(1894-1951.12) 胡升三,外号"胡大肚子",呼兰县人,幼时读书不多,学过银匠,当过跑堂。民国时期,开福聚客店、鑫龙银店、鸿升客店,后当呼兰县署官店经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军,成为日本侵略者的鹰犬。1934年在李子英手下当少校指挥使,后任中校副官长。1936...[详细]
姜敦学 五常县冲河镇双马架人,原籍辽宁省宽甸县。"九·三"光复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通化的战斗中,他舍身炸碉堡,光荣牺牲,为解放通化县城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政府对他的英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为纪念他的事迹,1955年五常县委把他的家乡命名为"敦学乡"。...[详细]
蒋国柱(?-1668) 清初大臣。汉军镶白旗人。初充官学生。顺治间,授都察院启心郎。历工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后调江宁巡抚,驻镇江,防御郑成功。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攻入长江,他与提督管效忠大败,弃镇江,退常州。不久在崇明长江口败郑成功。次年,以弃镇江罪革职籍没。康熙即位,补右通政...[详细]
姜伟新,男,1949年1月生,黑龙江省富裕县人,大学学历。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农村插队),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 历任国家计委投资司科长、副处长、处长,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重点建设司副司长、司长,国家...[详细]
焦炎德(1890一? ),字炳南,原籍辽宁省辽中县,后迁居黑龙江省克山县,民国13年(1924年)任巴彦县 所警佐所长。焦炎德祖父及父亲均以农为业,但颇重教育,曾在本村创办学校一所,焦炎德曾在本校就读,后考入奉天省立中学校,1912年毕业回乡,在本学校充任教员二年。1915年春由辽中县投入黑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