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千 [公元1909年-1937年]

  • 吕大千(1909~1937) 吕大千,又名吕树俊。1909年3月4日出生于宾县东吕家烧锅屯(现常安乡老营口村本屯)一个没落的富裕农民家庭。他7岁时分家,父亲患癫狂病,常年不能劳动,分得的家产不到两年已大部卖光,3年后,父亲病故。孀母领着大千兄弟3人,靠所剩10多垧山荒薄田度日,家境十分困难。...[详细]

尼堪 [清][公元1610年-1652年]

  • 尼堪(1610-1652) 清初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褚英第三子,封和硕敬谨亲王。太宗时期,曾随多锋征讨朝鲜,随阿济格等进攻塔山,受封为贝子。入关后,随多铎击败李自成部农民军,复移兵南下,攻克南京,追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顺治三年 (公元1646年),随豪格入陕,进攻汉中...[详细]

蒲先云 [公元1955年-1989年]

  • 蒲先云,1955年8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坪乡柿子坪村一个农民家里。1975年7月,蒲先云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进步,10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6年被选为团小组长,后当选村团支书,乡团委副书记,并担任民兵班长。他组织团员、民兵、青年义务植树造...[详细]

孙太义 [公元1912年-1943年]

  • 孙太义 (1912-1943) 孙太义,曾用名孙维仁、孙娃民、吕苏民。1912年,出生于宾县三宝乡八里岗下尚家屯一个小康之家。后搬家到县城。1924年,太义入宾县模范学校学习。1930年,考入宾县中学。1931年9月18日事变后,走向革命。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组织决...[详细]

王松 [公元1975年-1994年]

  • 王松,1975年8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兴文县久庆镇兴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王松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德。在家乡上小学时,同学李江脚崴伤了,王松坚持背李江上学达一个多月。王松家的邻居傅成周是个“五保”老人。王松为他担水,扫院子达十余年。有时,他还动员班里同学拿出零花钱为老人买糖、买盐、买水果。上中学...[详细]

王永京

  • 王永京,原名王永发,别名王永明,道名王真明。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宾县地主家庭,后迁徙到依兰县八区永胜屯(今三道岗镇),曾当过三个屯的伪屯长。伪康德9年(1942年)10月,由道首姜洪宽发起,王永京加入普济佛教会收缘道。后升"点传师"、 "弥勒总会干事"。自封"忠孝悌义圣贤军、圣...[详细]

王哲 [公元1912年-1943年]

  • 王哲(1912一一1943) 王哲原名王希贤,1912年生于宾县城中街路南一个开花铺的家庭里。8口之家,靠扎花卖花谋生。王哲就在这样一个比较贫寒的家庭中度过了童年。 1929年,王哲考入宾县中学八班。他先后在进步老师刘齐宾、冯健民和吕大千等老师启发教育下,觉悟提高很快,有浓厚的爱...[详细]

韦天强 [公元1909年-1948年]

  • 韦天强(1909—1948),原名世刚,字近仁,曾用名文耿、永仁,1909年10月18日出生在广西武宣县东乡上平岭村一个农民家庭。 韦天强从小就受到革命的熏陶。他的家乡——武宣东乡是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就是在东乡称天王的。当年东乡许多农民跟随西王肖朝贵(东乡人)投奔太平军...[详细]

徐箴 [公元1899年-1949年]

  • 徐箴 (1899-1949),字士达。辽宁省兴京县(今新宾县)人。1916年在王彤轩("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省民众抗日自卫军副总司令)举办的小学任教。后被兴京县监督邹健鹏保送出国留学,到日本仙台高工,攻读电气专科。1923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市政公所事业课长。亲自设计、修建有轨电车。有轨电...[详细]

薛焕 [清][公元1815年-1880年,洋务重臣]

  • 薛焕(1815-1880),字觐堂,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生于四川省叙州府宜宾县黎汤乡(今叙州区赵场街道)古木湾一个书香世家,兴文县籍。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兴文县学中举,历任江苏省金山知县、松江知府、苏州知府、苏松粮储道、上海道、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五口通商大臣、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详细]

许亨植 [公元1909年-1942年]

  • 许亨植(1909~1942) 许亨植,原名许克,别名李熙山、李三龙。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宾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中共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亨植生于1909年。他出生的第2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民...[详细]

于浣非 [公元1894年-1978年]

  • 于浣非 (1894-1978),黑龙江省宾县人。早年学医,在宾县创办一所医院。喜欢绘画和文学写作,经常为《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撰稿,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新诗《寄涛光》、《醉后》、《生命的花纹》,散文诗《我怎能不消瘦如此》,小说《归去罢》、《月下》,杂文《剑下寒光》等。1927年国民党朱霁...[详细]

余文涵 [公元1918年-1949年]

  • 余文涵,字复源,乳名学成,名润如,笔名惠波、大涛,191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长宁县开佛乡一个地主家庭。弟兄六人,余文涵居长。 余文涵儿时由母亲罗氏教识字,读小学时即显露出超常的天赋。在一个大雪冬夜,师生围炉烤火,校长问有何感想,余文涵沉吟片刻即抢先口诵四句:纷纷风雨雪花飞,弟子从师把火围,促...[详细]

张清沔 [公元1919年-1986年]

  • 张清沔(1919-1986),曾用名张仲。农业专家。 张清沔生于黑龙江省宾县新甸村,父亲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1938年4月,留学于日本富山县黑牧高等农林学校园艺系,毕业后返回家乡。1941年12月,任宾县国民高等学校农科教员。 1949年7月,张清沔在北京求实中学参加革命,1950年2月...[详细]

赵一曼 [公元1905年-1936年,抗日民族女英雄]

  •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参加革命后用名一超,在东北从事抗日斗争时化名赵一曼。 一九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详细]

朱万金 [公元1894年-1936年]

  • 朱万金(1894--1936)生于宾县财神庙,16岁时搬到宾县与延寿县交界的双鸭岭南(今青川乡石城村)。日本侵略东北后,土匪横行,杀人绑票,无恶不作。为防匪患,一些住户纷纷买枪自卫,因居住分散难以养护,故此成立大排队,乡邻推选朱万金为大排队长。队部设在二队(今青川乡新民村)。 大排队有 2...[详细]

阿基诺二世 [公元1932年-1983年]

  • 1954年,22岁的阿基诺正式踏入政坛,获选为镇长,并于数年后当选担任丹辘省副省长及省长,当时只有29岁。1965年,他则当选参议员。 1972年,执政七年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 的阿基诺与众多政治人物及新闻记者,遭控入狱。不过,阿基诺仍于狱中展开抗争,直至1980年,他获准到美国就医为...[详细]

阿基诺夫人 [公元1933年-2009年]

  • 生平:科拉松于1933年出生于菲律宾丹辘省。曾祖父许玉寰,人称许寰哥。1861年从福建移民到吕宋,与本地女子结婚,皈依天主教,教名“荷西”,人称“荷西·许寰哥”,从此“许寰哥”(Cojuangco)成为其家族的姓氏。科拉松在家中排行第六,十三岁时前往美国并就读,1953年返回菲律宾,并曾在菲律宾...[详细]

覃秉寿 [公元1908年-1952年]

  • 覃秉寿(1908—1952)覃秉寿,字松质,壮族,通挽乡安村人。他在桂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荔浦中学简师班工作。1936年奉调回武宣中学任教。是年11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来武宣,吸收覃秉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建立中共武宣支部,覃秉寿任支部书记。 民国26年(1937年)...[详细]

蔡灏 [公元1897年-1948年]

  • 蔡灏(1897—1948),字公望,古辣乡蔡村人。南洋公学铁路管理系毕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后任第四集团军补助教肖处处长、宣传处处长。北伐战争后,改任广西建设厅技正、平(乐)梧(州)公路局局长、梧州工务局局长、苍梧县县长,对梧州市的建议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任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