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带 [公元1878年-1966年]

  • 袁带(1878—1966) 号瑞庭,又名砺山,小榄永宁人。幼年家贫,曾以卖白粥为生,后当佣工。民国13年(1924)任香山县“剿匪”队长,1929年任中山县护沙统领、小榄护沙局长,1933年任第一集团军总部咨议,1938年11月任中、顺两县敌后别动队司令,1938年任第四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详细]

袁开 [公元1900年-1954年]

  • 袁开(1900—1954) 亦名社开,古镇海洲村人。8岁起入读乡间私塾5年,通四书五经,后读海洲乡立小学至毕业。民国5年(1916)考入德国人开办的广州中德中学。1919年,国内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四”-,目睹中国国弱民贫受列强欺凌之现状,受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口号激励,立下“农业救国”宏...[详细]

余森郎 [公元1888年-1942年]

  • 余森郎(1888—1942) 沙溪下泽村人。出身小商人家庭,16岁辍学,在祖父遗下的酒米肉店做杂工。 清光绪三十年(1904),孙中山酝酿革命时期,追阅每期的《热血》、《黄魂》等革命刊物,并以“森郎”、“森”或“三郎”署名撰文投稿。1907年赴美国费城谋生。1909年,孙中山先生抵美,号...[详细]

曾广方 [公元1902年-1979年]

  • 曾广方(1902—1979) 字竞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6月21日出生,三乡古鹤村人。天然药物化学家。民国9年(1920)至1931年,2次到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科学习和攻读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药学科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历任上海自然科学研...[详细]

曾丽卿 [公元1893年-1974年]

  • 曾丽卿(1893—1974) 女,又名丽铨,原籍三乡古鹤村,出生于日本。清宣统元年(1909)日本同文中学毕业,民国元年(1912)亲和高等女子学院文艺科毕业。毕业后留校进修一年,获该校女子技艺科、音乐科成绩优异奖。不仅爱好文学,还擅长诗画和刺绣。14岁时,旅日华侨曾把其书法和刺绣作品送回南...[详细]

曾望颜 [清][公元1790年-1870年]

  • 曾望颜(1790—1870) 字瞻孔,号卓如。为孔子学生曾子后裔。原籍顺德,先祖昌恒始迁移香山石岐员峰乡。父在乡中设馆授徒,其于馆内攻读,童生试获头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乡试己卯科列第十七名。道光二年(1822)以壬午科殿试二甲第十名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刑部给...[详细]

张惠长 [公元1889年-1980年]

  • 张惠长(1889—1980) 字锦威,张家边大环村人。幼年随父侨居美国。民国3年(1914)孙中山派林森赴美国招募华侨子弟学习航空,其获选,到美国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入学,学习飞行技术。1917年毕业回国抵广州,任大元帅府侍从副官。次年任航空处副处长。后奉命赴闽,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1920年...[详细]

张慧冲 [公元1898年-1962年]

  • 张慧冲(1898—1962) 沙溪下泽村人。幼年在上海麦伦书院读书,青年时毕业于航海专科学校,曾在上海招商局船上当二副。民国12年(1923)入商务印书馆影戏部。1924年全资开办上海联合影片公司,1925年参加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27年自组上海慧冲影片公司、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中国联合影...[详细]

赵烈 [公元1920年-1943年]

  • 赵烈(1920—1943) 香山县人。民国27年(1938)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陕北留守部队工作,后赴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干事。1940年秋拍摄百团大战战地照片。1942年参加创办《晋察冀画报》,任报...[详细]

郑彼岸 [清][公元1879年-1975年]

  • 郑彼岸(1879—1975) 又名岸父,号伯瑜,张家边濠头村人。少年已有神童之誉,参加童试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后赴日本留学,相遇孙中山并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时开始信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林君复等奉孙中山命,负责策划香山起义。1908年9月在县城创办《香山旬报》,...[详细]

郑道实 [公元1887年-1957年]

  • 郑道实(1887—1957) 沙溪庞头村人,幼年时随祖父迁到石岐南门定居。8岁时入读家塾,爱好读书,天资聪颖,记忆力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到广州,为报馆撰稿以维持生计,后入读两广方言学校英语科,不久因病辍学返乡。此时开始阅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文章,由于文章切中时弊,对康、梁十分钦佩...[详细]

郑贯公 [清][公元1880年-1906年]

  • 郑贯公(1880—1906) 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香山县人。初就读乡塾,16岁因家贫辍学,东渡日本。依其族人在太古洋行横滨支店服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特许免费入读梁启超创办的东京高等大同学校。1900年冬,受聘为康有为任主编的《清议报》,易名贯公。后与梁启超、秦力山等一起...[详细]

郑豪 [公元1872年-1942年]

  • 郑豪(1872—1942) 三乡乌石村人。8岁往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亲戚家的杂货店工作,晚上到夜校攻读英文。后移民加州,以采摘苹果等杂工为生,半工半读完成旧金山外科医学院课程,清光绪三十年(1904)毕业,并考取医生执业证,是首位获得加州行医执照的华裔,又是当时第一位在美国旧金山获得博士学位的华...[详细]

郑洪 [公元1928年-1968年]

  • 郑洪(1928—1968) 原名宝洪,笔名郑同。原籍香山县,出生于上海。民国30年(1941)参加新四军新安旅行团。先后在新四军苏中区党委总抗敌服务团,山东军区与山东野战军文工团,第二、三野战军文工团任团员、副队长、、编剧等。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5年...[详细]

郑锦 [公元1883年-1959年]

  • 郑锦(1883—1959) 又名瑞锦,字褧裳,三乡雍陌村人,国内知名艺术教育家、画家。其父名玉池,善于绘画,以山水为胜。自幼随父学画,后赴日本入读西京美术学校,专攻人物画,民国元年(1912)毕业。 1913年,画作《娉婷》入选日本文部美术展览,是入选日本级别最高的美术展览的首位中国画家...[详细]

郑景康 [公元1904年-1978年]

  • 郑景康(1904—1978) 字润鑫,三乡雍陌村人,维新思想家郑观应第四子,生母为何氏。国内知名摄影师。民国9年(1920)在上海南洋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由父亲送到上海青年会商业专科学校入读。父亲去世次年(1923),便离开此校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和摄影。1929年到上海柯达公司服务...[详细]

郑坤廉 [公元1909年-1951年]

  • 郑坤廉(1909—1951) 原籍香山县,出生于日本,张炎夫人,中山大学毕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任广东南路妇女服务队总队长。民国34年(1945)加入民盟,任南方总支部常委、港九妇女联合会负责人。1949年9月赴北平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10...[详细]

郑乃炎 [公元1896年-1984年]

  • 郑乃炎(1896—1984) 字昆晃,张家边濠头村人。早年入读广东陆军小学,与同学张云逸、邓演达、李仙根等秘密参加中国同盟会。民国8年(1919)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任广州卫戍司令部中校团副。1921年任粤军总司令部副官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其护送孙中山脱险移驻永丰舰。1...[详细]

郑水心 [公元1900年-1975年]

  • 郑水心(1900—1975) 原名天健,香山县人。早年从事新闻事业。民国27年(1938)任湖南省政府主任秘书,后相继调任湖南《国民日报》社长、湖南省干部训练团训导处处长。1945年任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兼宣传处处长。1948年任中山县县长,1949年赴香港,从事教育及著书,著有《水心楼...[详细]

郑思齐 [清][公元1835年-1892年]

  • 郑思齐(1835—1892) 字正思,号济东。郑文瑞长子,郑观应兄,出嗣伯父郑文经。例贡生,江苏候补道。名香山买办。娶平岚容氏为正室,蔡氏、叶氏、劳氏、华氏、陈氏、林氏、李氏为继室。清咸丰二年(1852)与香山名买办徐润、许兴隆三人同在上海英商宝顺洋行师从郑观应姻亲,曾寄圃学经营蚕丝和茶叶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