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性初(1902~1971)原名张炳仁,化名醒初、秉人,笔名冰人、兵刃、每雨。陕西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人。1920年考入华县私立咸林中学,受魏野畴、王复生影响努力阅读革命书刊。1922年随魏野畴转入西安成德中学。1924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西安第一支部书记、第二支部干事。与...[详细]
张宗适(1906~1928)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年时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张国恩和陈潭秋等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读书,受董必武和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中学毕业从武昌回到家乡,在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任教,成为青年团在陕西建立的第一个基...[详细]
赵尔春,1941年农历九月初三生于浙江省临安县中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位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勤劳善良但体弱多病。为养家糊口,父亲终年在地主的土地上劳作。然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是吃糠咽菜、朝不保夕的苦日子。有一年,父亲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生活失去了依靠,借贷无门,无奈之...[详细]
郑金元,1956年11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永固乡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12月应征入伍成为山西省榆次市--的一名战士,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1月复员分配到榆次市-工作。 在多年公安保卫工作中,郑金元先后当过消防员、汽车驾驶员、警犬训练员、看守员、治安警、-,无...[详细]
祖籍山西浮山。学历小学四年级。当过战士、工人、。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创刊《童话大王》月刊,专门登载郑渊洁个人创作的童话,2005年改为半月刊,20年累计印数一亿册。主要作品有《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曾获全国第三届中学生评书活动奖、全国首届...[详细]
郑注(?—835年),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位于绛县东北)人,唐代大臣。本姓鱼,冒姓郑氏,时称“鱼郑”。为人诡谲狡险,处世微贱,以医术游江湖,得宠于襄阳节度使李愬,又转识王守澄。 太和八年(834年)九月,唐文宗身患风疾,不能讲话,王守澄推荐给唐文宗,病情好转,颇有成效。郑注得到了唐文宗...[详细]
周谷梅,女,原籍江西临川,民国9年(1920)生。12岁在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后转南昌市第一女中再转上海中国女中。夫婿服务上海银行界,婚后随夫居上海。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21岁,不愿留上海,携女至建瓯侍0生活。江西同乡会在建瓯办有新赣小学,谷梅于民国31年任该校教员,民国33年...[详细]
朱贵(1778-1842年),字黼堂,一字君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从小酷爱习武,到19岁,在循化营参加考试,中武秀才。21岁从军,从1800年开始,转战川、宁、甘、青,从士兵升到守备、游击、参将、副将等职。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10月1日,定海再次失陷,18日,清...[详细]
朱虚之(1912年2月—2000年11月),原名朱文麟,学名朱雯,亦作文林,浙江临海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野战军通信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地空 部队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 1931年8月参...[详细]
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于建安二年领兵击败萧建,占领莒城...[详细]
白少兰(1884~1967年),原名济苍。回族。临桂县六塘镇人。出身小贩家庭。15岁丧父,常去赶圩做小买卖添补家用。自幼好学,深得叔祖喜爱,教其识字、读书。虽为生活所迫不能上学,但仍勤奋自学,19岁能文能诗,并在家设私塾课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广西大学堂(后改为简易师范)预科,享受津...[详细]
白淑贞,女,生于1943年,东乡族,东乡县锁南镇人,自幼喜爱绘画,1959年入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班学习4。1963年毕业后随夫到宁夏海原县,在县剧团当演员。因所学专业艺术得不到发挥,她心情很苦闷,1967年返回东乡县从事美术事业。1982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上,她创...[详细]
边永福(?-1917),字昆山,康乐县马莲滩人。民国元年(1912)赴新疆任步军统领,曾参加辛亥革命。归故里后于民国六年(1917)参加筹划蔡大愚领导的甘肃 运动,计划配合孙中山北伐,推翻张广建对甘肃的统治。孙中山委任边永福为甘肃 军第一师师长,与赵学普、焦桐琴、郑瑞青、秦钟岳、胡登荣、杨灿等人...[详细]
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正德六年(1511),任湖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十年,任贵州右参议。曾平息清平县的苗民起义。又镇远距省城远,其间重岗复岭,行旅困难,命每隔十里筑亭,供人歇息,行人称便。...[详细]
蔡咸章(1892—1960),字汉瞻,临安人。居吕家弄,家境清贫,兄弟五人,咸章行三。幼极聪颖,就读于钱继孚,蔡出类拔萃,极受器重。由亲友资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19年五四运动,他是积极发起人之一,参加--,被当时北京反动政府逮捕,后由校方保释出狱。毕业后,在北...[详细]
曹晓桃女,甘肃省临洮县人。江西省兴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协管员、公司工会副主席、残疾人协会主席,1982年11月出生,2005年4月入党,大专文化。 曹晓桃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协助车间主任加强生产管理,做好工人思想工作,按时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她始终把员工的维权...[详细]
长福生卒年不详,其父亲名叫长吉贴木。根据明嘉靖本《河州志》的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长福任河州卫中左所副千户,志书中说"福善骑射,勇悍过人"。在任上,他屡立军功,得到升迁,官至陕西都司(驻河州)都指挥佥事、游击将军,级别为正三品,这是有史记载的积石山籍人中任职级别较高的最早...[详细]
长略号结峰,长夕虎之子,生卒年不详。根据《甘肃新通志·职官志》的记载,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以世袭指挥同知任贵德所分守游击。当时"套夷丙兔侵掠,边事孔亟",河套即莽剌川(今贵德南部及贵南一带)、捏工川(今同仁、泽库一带)的蒙古丙兔部大肆侵犯、掠夺贵德一带,长略极力安抚番部,体恤将士,与士...[详细]
长夕虎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儿子在隆庆五年(1571年)立的神道碑中看,明嘉靖年间,长夕虎被朝廷封为"镇国将军",协守凉州副总兵。他的儿子长略是以"世袭指挥同知"任职贵德所分守游击的,可以肯定他起码官至指挥同知,是一个从二品的官了。长夕虎的神道碑在今徐扈家乡五十里铺村长家坟社,很显然"长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