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 [清]

  • 陈士铎(生卒年未详),字敬之,号远公,山阴(今绍兴)人。先攻课艺,屡试不第,改学医学,遂成医家。治病多奇方,治愈患者甚多。救死扶伤,不受人谢,受民爱戴,名播四方。平生好著书立说,著有《内经素问新编》、《五丞辨证录》、《济世新方》、《历史医史》、《本草新编》等23种,多已散佚,仅存《辨证录》。...[详细]

陈世倌 [清][公元1680年-1758年]

  • 陈世倌(1680—1758),字秉之,号莲宇,海宁盐官人。陈诜之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侍读。历任山东、广东、顺天乡试主考官,后擢内阁学士。雍正二年(1724)出任山东巡抚。境内蝗灾严重,世倌先去各地察访灾情、吏治,然后到任,奖善惩劣,体民情、崇节俭、通漕运、筑堤...[详细]

陈石民 [公元1895年-1968年,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

  • 陈石民(1895~1968),字锡昭,又名基陶。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出生于嘉兴日晖桥,原籍新昌县西坑村(今属镜岭镇)。少年丧父,家道艰辛,发愤苦读,以第一名考入杭州甲种农校,每年获得第一名官费奖学金。毕业留校,并协助新昌县知事金城调查新昌土特产,写成《新昌农事调查》载入民国县志。1919年(2...[详细]

陈书 [清]

  • 陈书(生卒年未详),秀水(今嘉兴)人。钱纶光妻。幼读书,通大义,为人贤惠端敬,孝亲睦邻,善待宾客,有称于乡里。嫁纶光后,一次侍公公钱端征下乡上坟,大雪天,见一少年殴打佃农,佃农血染雪地。询问别人,才知少年是其堂侄。陈书就责打堂侄,把佃农抬到房中,予以医治,并送钱米。此事受到公公及众人称赞。钱纶光...[详细]

陈燮枢 [公元1874年-1958年]

  • 陈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镇人。早年在本地坐馆教书,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全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建国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详细]

陈司成 [明]

  • 陈司成(生卒年未详),字九韶,海宁盐官人。陈家八代行医,精外科。司成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医道。年轻时应试杭州,曾参考祖传秘授,治愈友人性病。后专业行医。博览医学经典,临床悉心体察,并遍游江浙,向名医请教,历时20年,终于探索出一套治疗梅毒方法。于天启三年(1623)写成我国第一部性病专著《霉疮秘...[详细]

陈巳生 [公元1892年-1953年]

  • 陈巳生(1892—1953),海宁盐官人。8岁丧父,家境贫寒。16岁到上海当学徒。后进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学铜版刻铸。又参加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学习英文。先后任上海和郑州青年会主任干事和总干事。后经青年会全国协会介绍,到欧美各国留学和游历,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29年回国,开始从事工商业。先后任平安轮...[详细]

陈威 [公元1880年-1951年]

  • 陈威(1880—1951),原名绍唐,更名威,字竞青,后改名公猛,绍兴东浦人。父静斋,上海正祥盛绸庄老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被日本正金银行聘为买办。公猛及其弟公侠(陈仪)得以留学日本。二十八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在日秘密加入光复会。三十二年,考取丙午科举人,任清政府度支部军饷...[详细]

陈喜钰 [公元1907年-1935年]

  • 陈喜钰 (1907-1935) 兴国枫边乡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乡支部书记兼农协主任、区革委会宣传委员、枫边区苏主席、枫边区委书记等职。欧阳双华(1909-1935)兴国枫边乡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石印乡、城冈区、枫边区等地妇女主任职务。1932年春,陈喜钰和...[详细]

陈行 [公元1890年-1953年]

  • 陈行(1890—1953),又名健庵、春标,诸暨店口人。十六七岁时离乡外出谋生,结识河南随县知事言某,资助东渡日本学造纸,归国后再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化学。1917年毕业,考取官费留学生,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学经济兼化学。赴美船上,结识宋子文,终成莫逆之交。1921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历任汉口中...[详细]

陈夜莺 [公元1918年-1944年]

  • 陈夜莺(1918~1944),女,原名叶昭容,又名叶小舟,大湾乡大湾街人。先后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柳州师范学校、桂林女子中学就读,1937年高中毕业后,在桂林市当小学教员。 中学时代,她便结识了共产党人和一些革命青年,思想趋向进步。 1938年7月,在中共党员彭澎(又名彭克明) 帮助下,...[详细]

陈应行

  • 陈应行(1896~?),字干卿,大里乡崇山村人。民国初期,投考宾阳初中、高中,均名列榜首。后考入广州国立师范大学。他对古填文学、诗词颇有研究.著有《古今名联选注》、《诗辞》等书。 陈应行于广州国立师范大学(前身为广雅书院)毕业后,任广西军校中校教官。在该校自恃才学超人,傲气凌人。后来参加广...[详细]

陈又新 [公元1913年-1968年]

  • 陈又新(1913—1968),吴兴(今湖州)人。早年丧父,随兄赴缅甸仰光求学,17岁回国,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专业,1938年毕业。曾任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演奏员、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与陈洪、丁善德合办《音乐杂志》,与丁善德、劳累贤合办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建国初,赴英国伦...[详细]

陈与郊 [明][公元1544年-1611年]

  • 陈与郊(1544—1611),原姓高,字广野,号禺阳、玉阳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诞轩,海宁盐官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至太常寺少卿。二十四年,上疏乞归乡里,隐居盐官隅园,埋头著述。工乐府,雅好戏曲,著有传奇《宝灵刀》、《麒麟罽》、《鹦鹉洲》、《樱桃梦》4种,合称《詅痴符》。又有杂剧5种...[详细]

陈仲权 [公元1880年-1915年]

  • 陈仲权(1880—1915),名以义,字仲权,嘉兴新篁人。辛亥革命嘉兴七烈士之一。幼有大志,不愿应科举试,求学于海宁县硖石双山讲舍,研究经世之学。戊戌变法失败后,知改良之不足恃,乃服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清光绪三十年(1904)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先后结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英士、褚辅成等...[详细]

陈子仙 [清][公元1821年-1870年]

  • 陈子仙(1821—1870),名毓性,别号一了山人,海宁硖石人。8岁就棋艺不凡,常代父与客对弈,屡胜。11岁随父到杭州下棋,名噪远近。13岁到常州与国手董六泉对局,董年逾花甲,须发皆白,而子仙还是红丝扎发,一时传为佳话。后棋艺大进,东南罕见敌手。清同治四年(1865)游武昌,时晴川阁刚落成,应邀...[详细]

陈宗器 [公元1898年-1960年,我国地磁学奠基人]

  •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详细]

池耕襄 [公元1905年-1928年]

  • 池耕襄(1905—1928),又名池楷,字菊庄,化名史学章,崇德石湾(今桐乡石门镇)东高桥下塘人。少年丧母,与继母及其子共同生活,性刚强而时感孤独。小学毕业后,曾入嘉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和湖州海岛教会学堂读书,都没有毕业,爱好文学,常阅读《小说月报》、《新青年》等书刊,接受进步思想。1925年初,...[详细]

戴补斋 [公元1864年-1931年]

  • 戴补斋(1864—1931),名耀,字补斋,嘉善干窑镇人。戴氏为干窑望族,窑业世家。幼年延师诵读-,然屡试不中。清末废科举后兴新学之风,补斋矢志兴办学校,造福乡里。宣统二年(1910)聚合地方人士捐资,作为教育经费,并发动学生捐献砖瓦,将本村鹿形浜口竹青庵正殿辟为教室和办公室,创办新式学校,名为...[详细]

戴法兴 [南北朝][公元414年-465年]

  • 戴法兴(414—465),山阴(今绍兴)人。家本贫困,父硕子,以贩卖苎麻为生。幼时在山阴市上卖葛,后为尚书仓部令史。因得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青睐,任为记室令史。义康得罪赐死,为武陵王刘骏征虏、抚军记室掾,南中郎典签,参军督护。刘骏即位,是为南朝宋孝武帝,法兴为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孝建元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