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愚 [公元1909年-1989年]

  • 虞愚(1909~1989年),原名德元,字竹园,号北山。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厦门。早年在厦门敦品小学、同文中学读书。19岁至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习,学院停办后,就读上海大厦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学习。不久,由太虚法师介绍至闽南佛学院兼授语文课。厦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详细]

于正

  • 于正,本名余征,1978年2月2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海宁,影视编剧、制片人。 1999年跟随香港导演李惠民学习编剧,2002年离开在上海成立“于正工作室”正式出道。2003年担任首部编剧《带我飞,带我走》。2005年制作电视剧《烟花三月》和《大清后宫》等而成名。2008年3月11日担任《最后的...[详细]

余宗恺 [公元1915年-1942年]

  • 余宗恺,(1915 — 1942 )化名陈伟达,诸暨城关人。1937年8月,到陕西云阳抗日青年训练班学习。年底,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与郦咸明、骆子桢、王静安等参与组建诸暨抗日后援会。1938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2月,任诸暨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3月底,任诸暨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训练班文...[详细]

曾克林 [公元1913年-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曾克林 原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大军区副职待遇)。 曾克林是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了红军长征和西征。...[详细]

曾美 [公元1914年-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曾美(1914—2015),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茶园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四大队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大队政治委员、支队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十六团团长、第四区队区队...[详细]

曾新泮 [公元1912年-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曾新泮(1912—2003),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六科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赣边界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总卫生部科员、直属医院医生,红三十一军卫生部卫生主任、第九十三师卫生队队长。参加了长征。...[详细]

曾昭墟 [公元1915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曾昭墟(1915-1973),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三军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信康赣雄游击大队政治指导员,湘粤赣边游击支队第四大队副政治委员、第七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详细]

张宝文

  • 张宝文,男,汉族,1946年11月生,陕西兴平人,民盟成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1964-1968年陕西省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68-1970年陕西省周至县西骆峪水库、...[详细]

张珂表

  • 张珂表,又名契如,嵊州石璜镇寺根村人。早年就读于崇仁公学,1923年,考入杭州商校,1924年辍学,进嵊县农工银行当学徒,后转为职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创办的上海量才流通图书室附设的读书指导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左翼文艺书刊。1935年,通过上海“生...[详细]

张敞 [汉][?-前48年]

  • 张敞(?~前48年),字子高,原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祖父时徙居关中茂陵(治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宣帝年间始迁居杜陵(今西安市东南)。 张敞好学,少时即有名士之誉,且颇有识见。初为小吏,后升任太仆丞,深受上司杜延年的器重。昭帝逝,昌邑王刘贺为帝,张敞曾上 书劝谏,不听。不久,刘贺被废...[详细]

张光

  • 张光,原名陈未冬,化名张春松,诸暨陈宅巽溪人。1924年在诸暨县中区小学读书时,深受级任老师、早期中共党员何赤华的影响。1930年,毕业于省立第五师范训练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陕北抗大学习。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回到诸暨工作。在家乡利用村中小学校舍,发动群众创办民众夜校...[详细]

张锦贻

  • 笔名锦贻、张浙。女。浙江嘉善人。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曾在中共绥远省委、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工作。195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师专、师范校务委员,内蒙古社科院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内蒙古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妇女儿童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文联名誉委员,中国蒙古...[详细]

张景岳 [明][公元1563年-1640年,明代著名医家]

  • 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 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详细]

张履祥 [清][公元1611年-1674年]

  •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世居桐乡县炉头镇杨园村,学者称为杨园先生。9岁丧父。母沈孺人教导说:“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益自勉自爱,刻苦攻读。明天启元年(1621),至钱店渡外祖父家就读,次年,从陆时雍学《易》,后又师事诸明叔。15岁应童子试,成秀才。与同里...[详细]

张能耿

  • 笔名张力、师之竹。浙江诸暨人。1962年毕业于绍兴机关业余大学。1949年参加工作,1951年调绍兴,参与鲁迅纪念馆筹备和建设,曾任该馆负责人,又先后在绍兴钙塑建材厂和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历任《绍兴县志》文化分志主笔,文博馆员,绍兴越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绍兴市陆游研究会理事,绍兴县文联委员。19...[详细]

张扬

  • 张扬,原名周小兰,曾化名方莳、王立均、孟小非,嵊县开元五村人。1941年,在中共嵊县党组织的影响下,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长乐区委宣传委员、长乐区委书记等职,并以小学教员职业为掩护,开展组织抗日团体、发展党员、输送先进青年参加部队等抗日活动。 1945年...[详细]

张以民 [公元1924年-1982年]

  • 张以民,诸暨牌头水霞张村人。1924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经张秋人介绍,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出狱后,参加“上海济难会”,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先后到广州和武汉参加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创办报刊工作。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回家乡开展秘密革命...[详细]

章一萍 [公元1923年-1976年]

  • 章一萍,又名章成阳、陈一萍,1923年3月出生于新昌县儒岙镇官元庙村。1941年12月,与爱国青年吴显超等自发组织抗日武装(显超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斗争,走上了由自发的抗日武装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的道路。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支部委员。1945年1月26日...[详细]

张渊 [公元1868年-1916年]

  • 张渊(1868-1916),字深如,号少房、思任阁主,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庄头镇岳阜村人。 清同治七年(1868)6月28日生。父张德秀,字润轩,经商,以乐善好施闻于乡里。张渊少年时聪明异常,从孝廉高凤冈先生读书。 光绪九年(1883),应童子试,知县王权以张渊学业优异,补为县学生员。不...[详细]

张仲愚 [公元1899年-1951年]

  • 张仲愚(1899.10 — 1951.2),嵊州沙园村人。1923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丝织专业,后去上海,入纬成绸厂。1926年,与同行的几个技术员合股开办宝华绸厂。1927年,任天衣绸厂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厂回家。 1938年,张仲愚当上了国民党嵊县画图乡乡长。1941年底,嵊县县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