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人物

张光

张光为

   张光,原名陈未冬,化名张春松,诸暨陈宅巽溪人。1924年在诸暨县中区小学读书时,深受级任老师、早期中共党员何赤华的影响。1930年,毕业于省立第五师范训练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陕北抗大学习。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回到诸暨工作。在家乡利用村中小学校舍,发动群众创办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2月初,与中共诸暨县委接上关系,并以巽溪村为中心,积极发展党组织。到1939年夏,璜山区有20多个村建立了支部,有党员百余人。1939年3月,当选为中共诸暨县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兼任中共枫桥区委书记。6月至9月,任代理县委书记。9月,任中共诸暨县中心县委(辖诸暨、萧山、绍兴县工委)书记。期间,积极发展党员,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6月,国民党浙江省当局解散政工队后,及时将政工队中的共产党员及骨干作妥然部署,安排已暴露身份且遭通缉的人员先后撤走。对县委的人事也作了变动,以保存力量。
  1941年3月,张光调任中共余姚县特派员。7月,与党领导的淞沪抗日游击队五支队取得联系,大量动员地方党员和进步人士参加部队,建立了通讯联络站、办事处等机构。1942年夏,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他任中共三北地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并兼中共余(姚)上(虞)县委书记、办事处主任。1944年4月,办事处改为余姚县政府,任县长。期间,领导虞北人民,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以各种形式打击日伪顽军,建立了虞北抗日根据地。
  1945年10月,张光随军北撤至苏北涟水,任华东野战军一纵队组织部组织科长。1946年夏,调任三师政治部组织科长。1948年夏,任先遣纵队一支队政治处干事。1949年5月,随军南下解放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组织科长、省委秘书处处长等职。1952年初,任浙江铁工厂党委副书记。1955年,任省工业厅副厅长。1958年,被错划为 。1960年摘帽后,先后任杭州制氧厂、杭州汽轮机厂副厂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1983年,从省轻工业厅副厅长上任离休。 (章可萍 整理)

  同名人物:

张光 (1878~1970) 浙江省温州鹿城区 [当代]
张光 (1878~1970) 浙江省温州鹿城区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