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传鉴(1888—1966),名鉴,号廛涧,嵊县(今嵊州)城关镇人。北大经济系毕业,任南开中学教务主任。20世纪30年代,赴美国进修,后随吉鸿昌赴英、法、德国考察中等教育,回国后任天津南开大学中学部主任兼大学教育、哲学系副教授。抗战时期,在重庆创办南开中学。解放后,任重庆南开中学校长、重庆市教育...[详细]
虞尔昌(1904—1984),海宁丰士人。1926年,之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盐官中山中学任教。1932年,该校与海宁商校合并,更名为海宁县立初级中学,任校长。期间增建校舍,充实图书馆和实验楼,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名列浙江省前茅。1936年离职,到绍兴、衢州、杭州、上海任教。抗战初期,任...[详细]
俞翰西(1903—1935),字捍西,嵊县(今嵊州)中南乡(今苍岩镇)苍岩村人。1924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门学校,任九江医院医务主任。1933年2月加入红军。次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在中央干部休养所一直任医生,为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邓颖超、贺子珍等中央领导担任保健工作。1935年4月...[详细]
俞剑华(1923~2000) 著名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地层学家。江苏宜兴人。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古生物地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南京大学花岗岩研究所副所长等。先后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二...[详细]
俞廉三(1841—1912),字廙轩,山阴(今绍兴)人。曾祖圣文、祖芳亭、父星若以幕吏名闻遐迩。自幼深受家教熏陶,聪颖明达、肆力于学。16岁投效山西戎幕,管理军符,参与军机,参加防河之役,先后积功,由武乡县知县晋代直隶知州,旋迁宁武知府,调补太原知府。晋地贫瘠,光绪初年连年旱灾,饿者相望于道,荒...[详细]
俞汝言(1614—1679),字右吉,秀水(今嘉兴)人。明末,参加复社。明亡后,自号渐川老农、渐川老民、渐川遗民。积极参与抗清斗争,失败后绝意仕途,守气节为遗民。宁都魏禧来嘉兴访问他,彼此谈古论今,评论古今人物和治乱得失连续10天,深得魏禧钦佩。 俞汝言少孤家贫,好读书,出游四方,搜访典籍。...[详细]
俞善吾(1919—1989),诸暨人。1946年12月在国防医学院毕业,分配至海陆空军南京总医院任军医。1950年3月到嘉兴第三医院(今湖州市第二医院)工作,历任嘉兴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全国人大第五届代表、湖州市政协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民进湖州市委副主任委员、湖州市第二医院顾问等职。1979年加入...[详细]
余十眉(1885—1960),名其锵,字十眉,号秋槎,嘉善西塘镇人。自幼遍览经史,酷嗜辞章之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县试中秀才后,不求仕进,改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历任上海南洋女校、爱国女校、竞雄女校、省立嘉兴中学及嘉善县立高小、陶庄小学等校教师,1954年在嘉兴中学退休。 191...[详细]
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雷道人,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官宦之家,擅长骑射,少研课艺;终生无意科举,仅为诸生。清道光年间,随父去广东任所,协助其父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父子均受清廷嘉奖。后专从医业,行医杭州。曾受父命作小说《荡寇志》,历时22年,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完成,由...[详细]
余文仪(生卒年未详),字叔子,号宝岗,诸暨高湖乡高湖沿人。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二十五年,调知台湾府事,设局续修《台湾府志》。三十三年,奉命督抚台湾。 行事方正,杜绝私谒,善吏治,对刑名之学尤有研究,先后任刑部侍郎、尚书职,总办秋审各省谳牍。因郡邑举人上京师会试无会馆,修建浙江绍兴乡祠...[详细]
俞宗渭(1879—1936),字襄周,绍兴姚家埭人。民国时期绍兴著名实业家。成年后承袭祖业,经营浙东盐务,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认为富国必须富民,要国富民强,必须兴办各种民族实业。1912年春,首创绍萧越安轮船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航线由绍兴县城起,东至曹娥,西至萧山西兴,全程180华里。总公司设绍...[详细]
张麟(?—1835),字小轩,又字掌夫,长兴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任国史馆提调官,分纂《忠义传》。十七年升右赞善,转左赞善。历翰林院侍讲侍读、翰林院侍讲学士,又任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总纂。二十一年,调补国子监祭酒。御史佟济弹劾张麟斋戒不到,降补光禄寺少卿。道光元年(1821),转...[详细]
张伯岐(1881—1936),字南月,号颂南,嵊县(今嵊州)永富乡(今崇仁镇)廿八都村人。17岁时因仗义误伤人命,被逼为“盗”,劫富济贫,人称“梁山好汉”。后参加竺绍康领导的平阳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进绍兴大通学堂学习,加入光复会。后随竺绍康回嵊筹饷,陪秋瑾赴金华、台州等地,联络会党,...[详细]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桐乡)人。祖父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咸淳七年...[详细]
张成(生卒年未详),西塘镇杨汇(今嘉善西塘镇北杨汇塘附近)人。元末雕漆工艺家。他的作品,通常髹漆较厚,多雕盛开的大朵花,旁衬含苞欲放的花葩,枝叶肥厚,舒卷自如,满布全器,雕工浑厚圆润,不露刀痕,代表了我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成就。195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购得张成山水人物纹剔红圆盒(又称观瀑图圆盒)1...[详细]
张德蕙,约活动于明崇祯至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楚纕,明代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谕德元忭之孙女。后嫁明苏松巡抚祁彪佳长子祁理孙为妻。 代表诗作 时值明末清初,其夫理孙与弟班孙,及其门客张宗观、朱士稚、钱霍、魏耕、陈三岛等,均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参与郑成功、张煌言率水师进袭...[详细]
张度(1830—1904),字吉人,号叔宪,又号辟非,晚号抱蜀老人、松隐先生,自署“无意识界老衲”,长兴人。官兵部主事、湖南候补知府、刑部郎中等职。自幼勤学不倦,少年即精于鉴别古今书画,又精小学,工书画。初学汉魏等碑帖,继获汉《梁鸿孟光之墓碑》、《抱蜀碑》,临习不已,书艺益精。尤工八分书,笔势恣...[详细]
张尔葆(1575—1645),名联芳,字尔葆,号二酉,山阴(今绍兴)人。明末画家、收藏家。以入幕致仕,官孟津县令。孟津有城无濠,尔葆至,令掘濠加固。满6年,升扬州司马,分署淮安,督理船政。史可法廉其才,漕事缓急一以委之,无不立办。崇祯十六年(1643),李白成起义军破河南,淮南告急,因练乡勇守清...[详细]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二十七年入湖州安定书院和爱山书院就读。秋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东文书院。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理科部。三十四年毕业后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