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枢(1283—1331),字伯机,嘉兴人。元大德五年(1301)率致用院宫本船浮海至西洋(今印度洋一带)贸易,逢亲王合赞遣使臣那怀等来中国朝贡,遂陪同至京师。贡毕,又护送其一行回国。授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大德八年,再次浮海至波斯湾忽鲁谟思(即忽里模子)贸易,船只、粮食自备,往返约6年。泰定四...[详细]
杨衔晋(1913—1984),嘉兴人。 1931年7月,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留校任助教。1937年6月,任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研究员。1942年2月,在四川北碚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1945年4月,赴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进修。1946年8月回国后,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河南...[详细]
杨秀全 (1912-1947) 兴国县高兴镇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47年任晋冀鲁野战军4纵13旅38团政委,参加了在山西南部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的“晋南攻势”。在奉命攻打霍县的途中,还消灭了敌增援霍县的1个团,并按时赶到霍县参加围攻。杨秀全荣立二等功。随...[详细]
杨雍建(1631—1704),字自西,号以斋,海宁盐官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后被荐举任兵科给事中。曾一日上九疏,以敢谏著称。十七年,上 书奏请严禁结社订盟,使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党社运动顿遭扼杀。后历任兵部督捕理事、左右通政、太仆卿、左副都御史。康熙十八年(1679)出...[详细]
颜书绅(1892—1933),平湖全塘转角湾人。1928年秋,中共浦南(金山)县委转移至转角湾小镇上,组织部长李一谔经朱轶凡介绍结识颜书绅,并经常在他家研究斗争策略,传播革命真理。同年,经李一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积极投身革命,把县委的两位同志介绍进镇上一家店铺当伙计,又将陈云派来开...[详细]
严诵三(1885—1926),名麐,又名玉麟,字诵三,长兴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秀才。康梁维新之后,提倡西学,遂负笈赴沪,专攻英语和化工。熟谙制造肥皂技术,被上海东方肥皂厂聘为工程师。其所配制腰圆形兰花肥皂,物美价廉,深受民众好评。 严诵三爱好绘画、赋诗,对书法亦颇有研究。在沪时,适...[详细]
姚莲娟(1920—1941),女,化名白荻、叶玲,平湖人。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务本女中,参加上海学生团,后又加入大公电影戏剧读书会。七七事变后,参加上海《大公报》主办的业余话剧联合公演,化名白荻,在《别的苦女人》、《东北之家》等话剧中扮演角色。1938年考入暨南大学商学院攻读,后加入蚁蜂剧社,...[详细]
姚名达(1905-1942) 姚名达,字达人,别号显微,县城西门坑人。18岁在省立赣县中学毕业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国学科学习,20岁入清华研究院深造,得到导师梁启超的器重。姚名达常为他记录整理讲稿,助编成书。粱著《古书真伪考及其年代》、《历史研究法补编》就是经他记录整理成书的。 1929年...[详细]
姚慕莲(1876—1950?),名福同,嘉兴人。姚氏家族世为富商,其祖姚文楠清末曾为布政使衔记名道员,其兄姚寿同曾任二品衔户部郎中,慕莲清末亦以捐资获二品衔。历任颐和园电气总监,署直隶石景山同知,邮传部参议,北京电报局总办,浙江铁路公司理事,嘉兴县民团团长,中国红十字会监事,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详细]
姚觐元(生卒年未详),号彦诗,晚号复丁老人,吴兴(今湖州)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由部郎官至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家学渊源,好金石,工小篆,兼工古文辞,旁及印刻绘画之事。搜集古书不下数万卷,多宋元刊本及名人精校之本,建“尺进斋”藏书楼。晚年寓居苏州,专以校刻书籍,钩摹金石为娱。刻书...[详细]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详细]
叶春(1367—1433),本姓林,字景旸,海盐大易乡(今属平湖)人。明洪武间为海盐县胥吏,后历任礼部郎中、两淮盐运使、调福建参政。仁宗即位,受命巡视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宣德初,又奉命随大理卿胡概巡视江浙,为政清廉,百姓称道。三次莅临浙西,时嘉兴府属县仅嘉兴、海盐、崇...[详细]
叶雄(1928~1949年),原名毛初民,乳名兆生,曾用名毛玉刚,原籍灵川县麒麟乡鹿头村毛家屯,后为谋生计,随父母迁居桂林市。 1945年,毛初民随兄毛兆翔在桂林读书时与中共地下党员吴腾芳有联系,参加一些进步活动。同年,弟兄俩在灵川老家与共产党人接触时,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准备抓他们。-连夜跑...[详细]
叶作舟(1897—1974),原名寿衡,笔名作舟、一苇等,上虞南湖乡(今百官镇)大有村人。曾任上虞县教育局长,春晖中学校长,《东方杂志》,绍兴稽山中学和杭州高级中学教员,英士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财政部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主编《茶叶月刊》,参与校订《茶叶全书》。著有《非洲各国...[详细]
应运妹(1900—1972),女,嵊县民胜乡(今嵊州崇仁镇)迎联村人。农业劳动模范。出身贫苦,幼年时因病致残。1915年,嫁与淡山村木匠董凤千为妻,1935年迁居崇仁镇,人称“董大妈”。解放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和生产建设,在剿匪反霸中,平时连鸡都不会杀的运妹亲手 毙了恶霸地主。送长子支前解放定海...[详细]
易一德(1904——1929)原名易亿德,出生于防城县东兴镇。1925年冬国民革命军南征进驻钦防后, 开始投身青年运动。1926年7月在东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防城县青年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从事工农运动,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月,到广州宣传讲习所学习,“四·一二”-政变后,编入广州...[详细]
余缙(1617—1688),字仲绅,号浣公,诸暨高湖人。父元文,为当地名儒。缙幼时就读乡塾,文笔优长,闻魏忠贤乱政,作弹劾文,塾师惊叹,赞为才子。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初授封丘知县。时荒地遍野,朝议兴屯田,募民开垦。初民无不乐从,及征租,反高过熟田,致使已耕之地,复又荒芜,乃致以荒地应征...[详细]
袁涤庵(1881—1959),名翼,又字鸿缙,号剡溪老人,嵊县(今嵊州)新市乡上碧溪人。留学日本,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1914年,任甘肃镇番县知事。1924年后,集资创办北京电车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详细]
袁黄(生卒年未详),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嘉善魏塘镇人。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试官而落第。后更名黄。十四年中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