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1928——)谭派老生,谭派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出生北京,祖籍湖北江夏(今属武汉市)。出身梨园世家,家学渊源,曾祖父谭鑫培为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均是京剧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表演艺术家。1938年,入富连成社科班,从雷喜福、张连福、刘盛通学老生,从王连平、茹富兰学武生,...[详细]
王宝庆(1930~1950.11),男,汉族,夏津县白马湖镇祁庄人,1948年参军,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战士和通信员。为人机警聪明,作战沉着而勇猛,任通讯员期间,多次冒敌人炮火传送情报、命令,出色地完成任务。是年11月,在传送命令时牺牲于敌人炮火中,荣立二等功一次。 ...[详细]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 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详细]
中国古代著名美男子,晋朝人,有看杀卫玠一语。也是著名玄学家,清谈名士。 卫玠(286—312.6.20),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详细]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族祖卫灌,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仅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父卫展,历官江州制史、廷尉,卒于官。...[详细]
卫恒(?-291),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书法家。官至黄门侍郎,惠帝时为贾后等所谋杀。他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瓘、从妹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瓘子。少辟齐王府递转黄门郎。善草隶,瓘尝云:“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得其骨。”又善古文,得汲家古文论楚事者最妙,恒常玩之。祖述飞白...[详细]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详细]
斡道冲是西夏著名的学者,对西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党项、汉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斡道冲,字宗圣,祖籍灵州,出生于一个汉族士大夫家庭,生年不详。他的先祖曾积极参与过李德明建立西夏的各种活动。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将临时都城由西平府(今宁夏灵武)迁至兴州(今宁夏银川),斡道冲...[详细]
熊廷弼(1569~1625) 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楚党。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 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详细]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详细]
许德义(1927~1950.12),男,汉族,雷集镇许庄人, 1947年入伍,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有浓厚的国际主义观念。誓为“保家卫国”而贡献青春,作战顽强,奋不顾身。12月,在战斗中牺牲,荣记二等功一次。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王寒影 (1927~1999...[详细]
许宗海(1861—1941)字潮升,号岱东,又号文珊,城西韩桥村(现属白马湖镇)人。自幼读书,18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岁贡,授试用训导。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宣统三年(1911年)任长清县劝学员长,在职创修劝学所,创办官立初等小学、模范小学、女子小学、初届单级养成分所、城...[详细]
张金称(?—617年)鄃(今夏津县)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体貌壮伟、勇猛任侠。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山东歉收,百姓生活极苦。10月,张今称揭竿而起,百姓应者云集,义军声势渐大。隋炀帝派段达讨伐,被义军击败。金称又会合渤海农民军孙宣雅共破黎阳,声势大振。613年(隋大业九年),11月复败隋军,...[详细]
张汝钧(约1860-1940),字公衡,安徽祁门东乡石坑人,早年移居天津。清末民初官员。 附贡出身,原任职于“抚院”(省最高行政机关,犹省政府)营务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任夏津知县。 张汝钧到任“听讼果决,治事严明”,对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严加惩处。曾有土豪给...[详细]
张心一(1897—1992),原籍甘肃永靖,生于兰州,早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金陵大学教授。1941年至1946年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他根据甘肃缺水、贫困和资源利用情况,办起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合股组织矿业公司、兴陇公司(轻工业)、水泥公司,合办电厂、...[详细]
张筑岩(1837—1916)名彬,号今雨。夏津镇张枣林庄人。少时天赋颖异,学业屡冠邑庠,尤以书法、绘画见长。人们对其非常景慕,称之为“玉堂中人”。然而筑岩性格超越,视功名如草芥,终不为世俗所动,独以笔墨丹青为己任,潜心研习书画艺术。筑岩最喜游历,闻有山水美景,必前往观览,一生曾六上黄山,十登泰岱...[详细]
詹宗德(1921~1991.10),男,汉族,祖籍四川省南江县增孜坝甘堰塘。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由于阶级立场坚定,作战勇猛,翌年即加入中国0,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0月其所在红军部队和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在延安会师。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详细]
赵尔萃,字小鲁,襄平汉军正蓝旗人。光绪已丑(1889年)进士,初到任,适逢大雨,旬日不停,致使夏津段运河决口,河水北流至武城甲-,遂又北流。武城县南界诸村便筑堤防水,不久被平,武城一方又重筑,两方争端屡起。赵知县于是乘小舟巡视水情,武城方面民人用鸟枪轰击,赵知县大呼:“我是夏津知县,应先打我,...[详细]
赵明亭(1924.4~1952),男,汉族,香赵庄镇西张屯村人,1947年3月入伍,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赋性聪敏而倔强。带着对美、李敌军的强烈仇恨而苦练杀敌本领,素有“神枪手”之称。战斗中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曾多次单独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受到表彰,在全团享有声誉。1952年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