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斡道冲

[宋]

斡道冲为[宋]

  斡道冲是西夏著名的学者,对西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党项、汉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斡道冲,字宗圣,祖籍灵州,出生于一个汉族士大夫家庭,生年不详。他的先祖曾积极参与过李德明建立西夏的各种活动。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将临时都城由西平府(今宁夏灵武)迁至兴州(今宁夏银川),斡道冲的先祖也随之由灵州迁至兴州,并数代担任修史官员。斡道冲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西夏文字,又懂佛学。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西夏第四代皇帝李乾顺为了培养各级封建官吏,在西夏始建国学,招收贵族子弟三百人,又实行科举取士。斡道冲当时年仅八岁,以《《尚书》》科目中童子举。年长后,继续刻苦钻研,精通五经,曾将汉文《《论语注》》译成西夏文,又作《《解义》》二十卷,称《《论语小解》》,还用西夏文著《《周易卜筮断》》一书。他的这些著作广泛流行于西夏国内,对沟通汉、党项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夏天盛三年(1151年),斡道冲被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任命为番汉教授,斡道冲殚精竭虑,亲自主持讲授,为西夏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斡道冲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刚直言,侃侃不挠”,是西夏封建官吏中少见的人才。奸臣任得敬在朝廷任国相时,专横跋扈,唯有斡道冲等少数耿直之士敢于同他抗争。早在任得敬上表请求入朝时,斡道冲就进谏反对,说任得敬入朝,是想干预国政,自古外戚擅权,国无不乱,能保证他没有异心吗?在斡道冲等刚介之士的坚持反对下,仁孝皇帝没有允许任得敬入朝。这使得任得敬视斡道冲为眼中钉,肉中刺。后任得敬进为国相后,斡道冲不畏权势,冒杀头的危险多次弹劾任得敬滥杀无辜,网罗亲党。任得敬恨得咬牙切齿,想杀斡道冲,只是斡道冲名气太大,杀了恐引起众怒,只好让斡道冲闲居在家,不准他参理国政。为此,斡道冲沉沦几乎二十年,处之澹然。西夏乾佑元年(1170年),任得敬篡权阴谋被粉碎,第二年五月,李仁孝以斡道冲为西夏国中书令,朝中官吏引为楷模。在斡道冲的刚介直言影响下,群臣敢于直言,敢于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不久,斡道冲众望所归,又被任命为国相。 西夏乾佑十四年(1183年),斡道冲劳累而死。他任西夏国相十余年,生活俭朴,死时家里除大量书籍外,没有其他的私蓄。仁孝皇帝闻讯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