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702年),字方庆,以字行。武则天朝大臣。祖籍琅邪,先辈迁徙丹阳(今安徽宣城县境)。北周时其曾祖王褒迁居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后代即为咸阳人。 王琳16岁初仕为越王李贞的参军,后改任记室,累迁太府少卿。武则天临朝称制,擢王琳为广州都督(治所在今广州市)。时广州是唐朝与外国贸易的...[详细]
王履亨(1856年—1940年),字咸熙,号复一,漳州人。家境清贫,年少就读常处于挨饿受寒之中。23岁时进秀才,后曾两次上狮子岩办学。宣统二年(1910年)赴京应孝廉方正试,以岁贡投铨吏部,得县丞之职而不就。后返漳复办学于家乡,辛亥前后掌教郡南义学和主持乡里两所私塾的教学。 履亨一生从事程朱...[详细]
王满祥(1883-1956年)阿城县料甸子小红旗屯生人,1937年迁居阎家屯。16岁给本屯地主杨家赶车,每年春夏送粪种地,秋天往回运租粮,冬季外出拉脚。入冬以后,套7匹或9匹马的木轴大车,装载粮食或油料,运往沈阳、齐齐哈尔和富锦等地。每车载重量都在七八千斤以上,次年春返回,运回布匹、食盐和杂货。...[详细]
汪民桢(1913——)字明真,湖北麻城人。生于1913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武昌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步科。1935年在江西星子特训班第二期政治队受训,1936年留校任训育员、政治教官。1942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室秘书、主任秘书。1946年8月6日至1948年7月23日任湖北省人事处处...[详细]
王树庆(1942--1967),双城县杏山乡人。196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部队受15次嘉奖,并提为线路维护班班长。 王树庆带领两名战士常年驻扎在长白山麓的一个山村里。在远离领导,高度分散的条件下,他和另外两名战友脚踏实地地工作着,保证线路畅通,并为当地群众...[详细]
原武汉军区顾问。 王新同志是山东省武城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县委书记、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河南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等职。1964年...[详细]
王锡山(190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副师长 字岳刚。男,1902年出生,辽宁凤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8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副。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详细]
王学尧(1910-1936年)阿城县城东小海沟屯人(今大岭乡郭家店屯)。幼年随父迁居肇东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经济系,出校后在哈尔滨女子中学任教,兼北满翻译社俄文文字翻译。 王学尧生长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小职员家庭,父亲王延茂是哈尔滨宝隆洋行的俄语"通事",经常向他讲述"红党...[详细]
王艳,1974年2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993年王艳拍摄琼瑶剧《梅花烙》进入娱乐圈;1999年因出演《还珠格格2》的“晴格格”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并于澳洲获“法国文化骑士奖章”;2001年主演的武侠剧《武林外史》播出,获得更高的人气。2000年与...[详细]
王幼安(1896-1928),又名王宏文,乘马岗区项家冲人。1918年,王幼安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王幼安接触革命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领导人董必武、陈潭秋等加强对省一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王幼安深受这一革命环境熏陶,投身-,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详细]
王遇(生卒年不详),字庆时,本名他恶。北魏时著名建筑大师、艺术大师。冯翊李润镇(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或澄城县北)羌族人。《魏书》说他“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实则姓钳耳,世为羌族中渠长。孝文帝时,因坐事遭腐刑,遂为宦官。累迁吏部尚书、将作大匠,加散骑常侍,封宕昌公。幽后被废时...[详细]
王圆箓(又作圆禄)大约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清光绪初,王圆箓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道号“法真”。因为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来到敦煌莫高窟。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破坏严重,一片残...[详细]
王玉兰,1959年出生于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杨庄行政村张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出生不久,就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家中姊妹众多,父母年迈,家境贫困,政府和集体不断地给予她家种种照顾和帮助。王玉兰幼小的心灵由衷地萌生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1976年,王玉兰刚满17岁就参加了基干民兵。劳动之...[详细]
王雨亭(1892~1967年),名及时,又名明德,泉州北门顶埔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童年就读私塾,稍长到厦门当学徒。光绪三十四年,南渡马来亚做苦力、当店员。宣统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会,一度返回泉州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世凯)斗争。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王雨亭在...[详细]
王政柱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 王政柱同志是湖北麻城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宣传员、军部书记、参谋、副科长、科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光山商城地区和七里坪、胡山寨、河口等地的“反围剿”战斗,参加...[详细]
王振祥,北京军区原顾问。 王振祥同志是山东省郓城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副军长、华北装甲兵副司令员、坦克学校校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先后...[详细]
王之平(1902~1965)又名王茂臣、王如松。满城王辛庄村人。17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因家庭困难,不能交纳学费,入县立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初加入国民党,并加入共青团,同年3月转为共产党员。时值国共合作时期,王之平以国民党名义进行工作。为援助上海因“五卅”惨案 的工人,发动学生-并向社会募捐...[详细]
王卓然,原名王自力,1906年6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东关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王守身系晚清秀才,终生教书。王卓然5岁随父入塾读书。9岁即熟读了“四书五经”。1919年春,王卓然考入永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活。5月,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永城,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详细]
万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泉州东门外渡头铺浔尾乡(今城东镇浔美村)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清初他改黄姓从军,驻守山东。 清康熙三年(1664年),万正色招降海盗陈灿有功,被提升为陕西兴安府(治所在今安康市)游击。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