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成友(1922~1948年)别名刘志德,宁德三都镇港口村上半山人。 成友自幼聪慧,处事果断,深得其父疼爱。9岁随父劳动,未成年即因生活所迫,替三都澳地主看管李园,晒制李干。为逃避国民党政府派丁,他常流宿山野。民国29年(1940年)5月,被三都联保处抓去当壮丁。次年,成友在安徽地区毅然逃离...[详细]
雷丰 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详细]
雷起云 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顾问。 雷起云是陕西省澄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工作员、队长、主任、科长、干事、股长,团政治处主任、代理政治委员,军分区敌工站站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摩擦”、百团大战、豫北反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详细]
李沄,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民国19年(1930)生。1951年福州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这时该厂正由修配向制造过渡,需要建立理化室,李沄全力投入筹建工作,在国内同行业中较早应用光电比色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担任锻冶科副科长,1966年初代理总工程师。...[详细]
李喆,1989年1月出生。8岁学棋,2000年(11岁)入段,2007年六段。2000年入选国家少年队,成为“国少三驾马车”之一。2003年获得打入第10届三星杯本赛,2003年获围甲联赛最佳新人奖、最佳拼博奖。2004年获全国个人赛亚军,2006年获第13届新人王赛冠军。目前全国等级分第十位。...[详细]
练氏夫人,练寯,浦城练湖人,(872~952年)。嫁与章仔钧为妻。唐天祐年间(904~907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名,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急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详细]
梁喜(1933-1982年)阿城县平山北三间房屯生人,农民出身,中共党员。从1950年以来,历任村长、副乡长、林场党支部书记、山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松花江地区战备指挥部山建科科长等职务. 梁喜从小就爱好打猎,经常跟随父亲梁俊有去深山狩猎。他家哥五个(二弟梁玉、三弟梁发、四弟梁云、五弟梁彦)都...[详细]
廖飞鹏,字守仁,河南省商城县人。历任直隶省房山、深、滦等县知事,1928年8月任黑龙江省龙江县知事,1929年2月任呼兰县县长。1929年10月廖因"从政者不知地方形势与其民间之习俗状况,则亦犹瞽者无相伥伥乎",决定编修《呼兰县志》。廖请学界名流高玉堂任县志馆馆长,主持编修县志工作。请河南商城...[详细]
李卜(1901~1966)祖籍山西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盐湖区),5岁丧母,由其父养大,因家贫自幼学做木工、瓦工,稍长外出谋生,流落陕西。1929年在富县娶妻成家,落户定居。 李从小酷爱戏曲演唱。在蒲城县因打莲花落唱小曲忘记了做木活,受到主人的责难。此后,干脆丢弃木工家具,跟随戏班演唱戏曲,...[详细]
李德富 (1280~1348) 李德富,字润元,是连城在元代唯一的进士。德富自幼颖异,博闻强记,通晓五经,对《礼记》钻研尤深,写了不少读《大戴礼》、《小戴礼》的笔记,给《周礼》作过评点注解。中举后,士林争相收集他的文章制艺。 中举后第二年中进士,授国史馆。提升为集贤院学士、翰林学士承...[详细]
李登瀛(生卒年不详),字伟斋,又字仙洲,陕西蒲城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中举人,历任云南富民、洱海、昆明等县县令,后升任麻哈州知州。乾隆四十六年(1781),朝廷选调有才干的官员开发治理西部边疆。他中选,被调任安西直隶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知州,辖玉门、敦煌两县。此地沙漠遍布,农田很少,且...[详细]
李迪瑚 字聘珍,号葆珊(或宝笙),晚年好佛,又号匏僧、闲云居士。浦城县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末拔贡,授候补通判。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经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国,创浦城公立小学堂并任校长。次年就任浦城县劝学所总董、浦城商务分会总理。...[详细]
李法西(1916~1985年),泉州新门外浮桥街人,1916年8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出生。 民国26年(1937年),李法西从菲律宾回国,在安溪集美中学读书。时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第二年,考入中央大学,因战事交通断绝,改在厦门大学借读,获陈嘉庚甲等奖学金。民国28年,再...[详细]
李烽,1915年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一户贫农家庭。从小就开始给地主放羊,受尽刁难与欺凌。 1929年,红军来到了商城。小李烽从红军的一言一行中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他毅然将地主的羊-给了红军,并参加了本村的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文件。1931年冬,16岁的李烽参加了红军,成为四方面军中的一名红小...[详细]
李敷仁(1899~1958)小名蒲咸,学名文会,字敷仁;笔名老百姓、咸贞、劳百星、富韧、护仁、村长等。祖籍陕西蒲城,生于陕西咸阳北杜镇(今属陕西咸阳市渭城区)。1917年考取陕西督军陈树藩办的模范营骑兵科。1918年5月回家侍奉病母,空闲时间读了《聊斋志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详细]
李光,原名李声,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民国16年(1927),考入县立南浦初级中学,他勤奋好学,初中各科成绩优良,爱好体育,在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获总分第一。次年夏,福安扆山初级中学教师季永绥回浦城,看到李光的作业,认为大可造就,动员李光转学扆中。民国18年在扆中毕业,考入福州...[详细]
李光缙(1549~1623年),字宗谦,号衷一,泉州涂门街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生。父亲李仁官任户部主事,去世时李光缙才4岁。 光缙19岁为诸生(官学弟子),拜著名学者、解元、会魁苏浚为师。 万历十三年(1585年),李光缙乡试第一。万历十四年,上京赴试落第,从此断绝仕进之念,...[详细]
李建国,男,汉族,1946年4月生,山东鄄城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1964-1969年 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详细]
李莱生(1922年—1994年),漳州城区人。家住新华西路,少时就读于漳州,早年随父往马来亚,发展橡胶种植业。由于经营管理有方,经几十年奋斗,后来成为东南亚“橡胶大王”。 他的家族对漳州芗城祖居地怀有深厚感情。民国22年(1933年),漳州崇正中学经费发生困难,校长林文彬赴南洋募捐,李莱生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