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本(1900—1948),号立斋,安徽蒙城双涧镇人。幼读书,青年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初从政,任山西省张多关盐务监督,察哈尔省沽源县县长。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誓师抗日,丁树本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军需处长。1935年,任河北省濮阳县县长。继任河北省第十七区(濮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详细]
溥侗字厚斋,号西园,别署红豆馆主,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因排行老五,故人称“侗五爷”。溥侗自小酷爱昆曲和京剧,由于他文化素养深厚,且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故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景都有深刻的领悟,对各种不同的角色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由于溥侗博学多...[详细]
董华(1920~1973),今冠城镇五里铺人。出身农家,自幼读书,高小毕业。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冠县第二区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调鲁西北军区政治部敌工科工作。1948年随军南下,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军分区卫生处政委、广州军区预总三支队政...[详细]
东阳公主(?—?),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女,生母不详。 东阳公主下嫁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之长子高履行。唐高宗即位,进为长公主(《新唐书》作大长公主之误) 。韦正矩之诛,公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因章怀太子李贤之故,被剥夺邑封。并因为是长孙无忌舅族而被武则天恶之,垂拱(688年)四年,和两...[详细]
杜安,字伯夷,豫州颍川郡定陵(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 少有志节,名称乡党。年十三入太学,号为神童,性清高绝俗。时贵戚慕之,多致书信,他原封不动藏于壁中。及贵戚犯罪,官府追捕所与交结者,安开壁取书,印封如故,遂未受株连。后三府并辟,公车特征,任宛令。官至巴郡太守,治理甚有名声,病死于任。...[详细]
段树民,神经生物学家 1957年10月20日生于安徽蒙城。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91年日本九洲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第11,12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详细]
杜根字伯坚,是颍川定陵(今河南省襄城县境内)人。父亲叫杜安,字伯夷,小的时候就有志向和节气。13岁的时候进入太学,号称为奇童。京师的王公贵戚仰慕他的名声,有的人给他写信,杜安不打开,都藏到了墙里。到了后来逮捕涉案的贵族们,杜安打开墙壁取出信,都完好如初,居然没有受到他们的牵连,当时的人都以他为贵...[详细]
其祖父独孤楷周时已拜为西河县公,是八柱国卫国公独孤信的爱将,为隋代周后,又拜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数岁,迁右卫将军。601年出为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隋炀帝即位,转独孤揩并州总管 。 其父独孤彦云,早期随唐太宗参加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详细]
杜明(1923~1992),原名孙树栋,今东古镇张查村人。出生农家,自幼读书,冠县师范讲习所肄业。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宣传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中共馆陶县第七区区委巡视员等职。1940年2月,调鲁西军区工作,根据保密要求改名杜明,一直沿用。后历任鲁西军区无线电班学...[详细]
杜寅[公元?年至一三七五年]字彦正,吴县人。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洪武三年,召修元史。史成,官歧宁卫知事。 八年,番人既降复叛,寅与经历熊鼎俱被害。同年(公元1375年)去世的名人: 廖永忠 (1323~1375) 明朝开国功臣 安徽省合肥巢湖市 刘伯温刘基 (1311~1...[详细]
杜育,字方叔,襄城邓陵人,杜袭之孙。生年不详,卒于晋怀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幼便歧嶷,号为神童。及长,美风姿,有才藻,时人号曰杜圣。累迁国子祭酒。洛阳将陷,为敌兵所杀。杜育著有文集二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杜育是在主业上几乎没有什么成就,但他作为业余型专业茶人,却无...[详细]
樊楫(1240~1288),元代冠州人,军吏出身。1268年(蒙古至元五年),从蒙古军攻取襄樊、江陵等城,以功授行省都事,后改任员外郎。从元帅阿里不哥征广西,攻静江时献计断水涸城,因功升迁郎中。再从元帅张宏范攻取广东崖山、万安、吉阳等地后,任湖广行省参议,同知湖南宣慰司事,迁行省参知政事、荆湖占...[详细]
濮方,濮存昕女儿。北京悦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2011年已25岁的濮方虽然没有继承父业进入娱乐圈当演员,但是还是选择了和文化沾边的行业,如今是北京悦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总。濮方不仅外形漂亮,濮方也是继承了大腕老爹的公益心,和濮存昕一道做慈善,堪称娱乐圈的模范父女。 濮方没有进入演...[详细]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晚号仪卫。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文论家。 方东树少承家学,聪慧过人,但科举连连失意,遂绝意功名,专心治学。乾隆六十年(1795)赴江宁(南京)就学于姚鼐,学识大进。中年以后治经史,于文论亦有研究,相继任庐州、亳州、宿松、廉州(今广西合浦县)、韶州(今广东韶...[详细]
方观承(1698一1768),字宜因,一字遐谷,号问亭。清代-、著名水利和植棉专家。 方观承幼年随父方式济读书,聪敏勤奋,希望通过中举作进身之阶。因戴名世的一场-所累,其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被流放至黑龙江。方观承与兄观永寄身于江宁缄西清凉寺。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谋求衣食。沿途山形水势,风...[详细]
房彦谦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氏原籍清河。到房彦谦七世祖房湛时期,因为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齐郡。从此以后,房彦谦一支就把历城当作了自己的故乡。从十六国到房彦谦时,200多年...[详细]
房遗爱,名俊,字遗爱,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54年,唐代名臣房玄龄次子。妻子为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后封合浦公主)。娶高阳公主后,房遗爱宠冠诸婿,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又封右卫将军,随太宗征高句丽。其兄房遗直在父亲死后应当以嫡长子的身份拜为梁国公,以高阳公主故,房遗爱谋罢房遗直封爵。唐高宗即位不...[详细]
房遗直,房玄龄的嫡长子。嗣父亲梁国公的爵位,永徽初年,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弟弟房遗爱,娶唐太宗女高阳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公主骄横,密谋废黜房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年间,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唐高宗令长孙无忌审理此事,查出了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的情况。房遗爱伏诛,高阳公主赐自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