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 [宋][公元1049年-1106年]

  •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庐江郡舒县(今属于安徽舒城县)人。 1、 小传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锺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详细]

唐穆宗李恒 [唐][公元795年-824年,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别名李宥,唐宪宗李纯之子,母懿安皇后郭氏。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暴死,梁守谦、王守澄等人立即拥立太子李恒即位。穆宗没有仿效太宗、玄宗的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毫无节制。穆宗中风以后,身体一直没有康复。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二日,唐穆宗李恒...[详细]

唐肃宗李亨 [唐][公元711年-762年,唐朝第七位皇帝]

  •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别名李玙、李嗣升,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负责平叛,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但却曾与回纥兵的约定使得洛阳大受破坏。公元762年,唐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就死于长生殿...[详细]

李俊民 [宋][公元1176年-1260年]

  • 李俊民(1176~1260) 金代文学家。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不久,不满政治腐败,弃官。宣宗贞□二年(1214)南渡黄河,隐于嵩山。金亡后,被忽必烈召见,颇加优礼。他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故集名《庄靖集》。李俊民...[详细]

李苦禅 [公元1899年-1983年,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

  • 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详细]

李莲英 [明][公元1848年-1911年,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莲英是由慈禧起的名。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连英[1848--1911],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详细]

唐玄宗李隆基 [唐][公元685年-762年,唐朝第六位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八...[详细]

李攀龙 [明][公元1514年-1570年]

  •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死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9岁而孤,家无余赀,赖母张...[详细]

李绅 [唐][公元772年-846年,唐朝宰相、诗人]

  •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详细]

唐顺宗李诵 [唐][公元761年-806年,唐朝第十位皇帝]

  • 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子。唐顺宗是在位居储君时间最长的,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去世,在位仅八个月,为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传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死时仅46岁,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详细]

李随扬 [公元1890年-1966年]

  • 李随扬(1890~1966) 随扬字协岑,郑州博爱街人。清光绪三十六年(1900年)入郑州中学堂肄业,同年转河南高等学堂文科,宣统三年(1911年)卒业后,任清学部普通司学习行走。民国二年(1913年)任河南省参议员及河南省第一中学教师。七年(1918年)任北洋政府议员。十一年(1922年)...[详细]

李坦

  • 李坦,1917年2月29日出生,河北省藁城县西刘村人。少年时期,曾在家乡读书。 1933年2月,在藁城县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加入中国0。1933年至1937年10月,先后任西刘村团支部书记、团区委组织委员。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编入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详细]

李涛 [清]

  • 李涛(生卒年不详)字紫澜,李浃仲弟。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解元 , 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中进士及第,以庶常馆教习人明史馆,从事纂修工作。升江西临江(今清江县)守道。到任后,“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简军实。”,倡导所属廉察其政治,诛巨盗,雪冤狱,政绩卓著。 擢浙江盐运使,治理盐政...[详细]

李涛 [公元1905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 李 涛 (1905-1970)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委技术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湖南省汝城县人,瑶族,1905年9月8日出生于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一个耕读世家。曾就读于汝城县模范小学、濂溪高小、湖南省郴州第七联合中学。1926年初,在郴州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郴县...[详细]

李天文

  • 李天文  李天文:男,汉族,农历1974年11月生,原籍河南郸城县秋渠乡李堂村,1997年6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国家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文学、曲艺、书法爱好者,国学教育倡导者之一,业余作家。先后任《河南乡镇企业报》编辑记者、河南科技出版社编务助理、郑州中原区第二...[详细]

刘伯群 [公元1896年-1973年]

  • 刘伯群(1896~1973),广州增城县派潭镇人。家贫,仅念过几年书,稍长便靠肩挑卖石灰,担负起全家的生计。 民国2年(1913),为了谋生去了南洋。初时在矿场当苦工,每月所得仅可糊口。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很快熟悉采矿技能,颇得矿主的赏识和信任。后来矿主给了一部分...[详细]

刘长卿 [唐][公元709年-786年,唐朝诗人]

  • 刘长卿(709~786至791) 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李嘉□等有诗往还。上元二年(761)从南巴返回,旅居-。这时江南刚经历...[详细]

刘大魁 [清][公元1698年-1779年]

  • 刘大魁(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年轻时入京,当时他的同乡方苞以古文负一时重望,见刘大魁文,极为赞赏。乾隆时曾应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都落选。后为黟县教谕,数年告归。刘大魁是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论文偶记》一书,在方苞义- 基...[详细]

刘侗 [明][公元1593年-1636年]

  • 刘侗(约1593~约1636) 明代散文家。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在当员生时,因文奇被人奏参,同谭元春、何闳中一起受到降等的处分。他因此颇有名。崇祯七年(1634)进士。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于收集材料,他撰写文字。他们还曾合撰《南京...[详细]

刘尔炘 [公元1864年-1931年,近代著名学者]

  •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别号五泉山人,兰州盐场堡人。22岁,乡试中举,设塾授徒。26岁,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3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复又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专心治学,培育人才。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两等小学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