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桐城人物

刘大魁

[清][公元1698年-1779年]

刘大魁为[清][公元1698年-1779年]

  刘大魁(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年轻时入京,当时他的同乡方苞以古文负一时重望,见刘大魁文,极为赞赏。乾隆时曾应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都落选。后为黟县教谕,数年告归。刘大魁是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论文偶记》一书,在方苞义- 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文章的艺术性,他说: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他极重文的神气,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又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认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论文偶记》),世称为因声求气说。他自己善于朗诵古文,所以在这方面体会尤深。在桐城派中,刘大魁文比较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海舶三集序》、《马湘灵诗序》、《送姚姬传南归序》等,可以代表他的文章风格。《黄山记》、《游浮山记》,以刻画景物的详细具体和篇幅长大取胜,为方苞、姚鼐文中所未见。著有《海峰先生集》,包括文10卷、诗 6卷,又有《论文偶记》1卷。
  同年(公元1698年)出生的名人:

刘大 (1698~1780) 安徽省铜陵枞阳
吴本立 (1698~1775) 江苏省苏州常熟
刘大櫆 (1698~1780) 安徽省铜陵枞阳
方观承 (1698~1768) 安徽省安庆桐城
刘统勋 (1698~1773) 清朝政治家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
+ 更多公元16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79年)去世的名人:
彭端淑 (1699~1779) 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陈德华 (1696~1779) 清朝兵部尚书 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
王文清 (1688~1779) 岳麓书院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秦大成 (1720~1779) 嘉定三状元 上海市嘉定
吴嗣爵 (1707~1779) 浙江省杭州
于敏中 (1714~1779) 江苏省常州金坛
+ 更多公元17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