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则 (635—709) 唐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字少连。咸亨中任洹水尉,迁右补阙。长寿元年(692),上疏请武则天禁止告密罗织。长安三年(703),迁正谏大夫,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魏元忠、张说为人诬陷,他抗疏申理,元忠等得减死。晚年产为郑州、庐州刺史。通史学,尝采魏晋以来君臣成败之事,...[详细]
朱匡业 (?—?) 五代时庐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初从李昪为军校。及李昪代吴称帝(即南唐烈祖),出为歙州刺史,旋召还授神卫统军。周攻南唐淮南,他任内外巡检使,以驭军严肃著称。李煜(后主)袭位,任官至神武统军,加中书令。...[详细]
朱理(1761-1822),字燮臣,号静斋,安徽泾县人。乾隆52年2甲1名进士。散馆授编修。 历任山西主考官,衢州知府,福建兴泉永道,浙江、山东布政使,光禄寺卿,顺天、武会副考官,江苏巡抚,内阁学士。 嘉庆十九年迁刑部右侍郎,二十年改仓场侍郎,二十一年改刑部左侍郎,旋改贵州巡抚(从二品)...[详细]
朱明甫(1876-1963)安徽桐城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了同盟会。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详细]
朱仁安(1927~1965年)原名兴石,出生于藤桥镇军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靠祖父母养活,不久,祖父也去世,先由叔父,后由堂兄收养。朱仁安小时读过5个月小学,粗通文化。1942年2月加入抗日救国会,入夜校读书识字,唱革命歌曲和演唱琼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4年6月和许义...[详细]
朱亚夫(1954-1993) 是白城军分区司令部副团职参谋,洮南人。1954年3月26日生,1975年9月入党,1988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92年9月晋升为中校军衔,1993年10月30日因公牺牲,1993年11月29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详细]
朱延禧 (?—?) 明末山东聊城人。万历进士。天启三年(1623),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未几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五年,加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不久罢去。 ...[详细]
鲁靖王肇煇,1388-146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孙,荒王朱檀庶长子,母妃戈氏。 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六月十二日,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封为世子,至永乐元年【1403】三月初二日,始袭封鲁王。在王位六十四年,成化二年【1466】七月十五日薨,年七十九。为历代鲁王之最。肇煇死后谥号靖...[详细]
朱正履,朱学笃次子。受其父教诲,工擅书法。少年时就写一笔好字。当时县衙立碑书文都是由他承担书丹。其书法秀丽、劲遒,如铁钩银画,力透纸背。1885年考中光绪科拔贡,(定例擅书者才能中试)。所书小楷具有《灵飞经》神韵。曾书写匾额《泰岱东来作翠屏》悬挂光岳楼一层东侧,其手迹多已不存,现存者尚有《登光岳...[详细]
祖承训,字伟绩,号双泉,辽宁兴城人,明朝抗倭将领。左都督祖仁之子,祖大寿之父,祖大乐的伯父。 万历十年(1582年)任辽东副总兵,于辽东防守。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军侵朝鲜,万历皇帝于7月派遣祖承训领五千军攻平壤,大败而归。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第二次抗倭战争中,表现英勇。万历二十...[详细]
祖泽润 (?—1659) 明末清初辽东(今辽宁辽阳)人。祖大寿从子。初为明锦州副将。天聪五年(1631)随父降后金(清),隶汉军正黄旗,授三等子,任兵部右参政。崇德七年(1642),擢本旗固山额真。顺治间从征姜,诏晋一等子。后从经略洪承畴略定湖南,驻长沙。卒于军。...[详细]
祖泽远 (?—1656) 祖泽远 ,祖大寿从子。汉军镶白旗(今辽宁兴城)人。初为明参将,曾是袁崇焕军中大将之一,袁崇焕守宁远的历次战役中都立过大功。崇祯中从祖大寿降皇太极军。其父祖大权从征战山东死于阵前,上表其功,他得以世袭牛录章京职。擢礼部参政。顺治六年 (1649) 随征大同,督红衣炮克...[详细]
李峰,男,汉族,1915年生,山西绛县人。1936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政治部敌工干事,太行军区四分区副政委,华北军区独立十四团政委,一八九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第二书记,山西省军区副政委等...[详细]
赵沨,男,汉族,原籍河南项城市范集乡,1916年11月29日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教堂唱诗班。1931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开封建华艺术专科学校。后被迫离校,在河南鲁山中学、杞景中学任音乐教师。1934年起任《河南晚报》副刊特约记者。1935年考入南京中央电影摄影场...[详细]
哀皇后裴氏,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太子妃,裴氏为右卫将军裴居道的女儿。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裴氏嫁给李弘为妃。裴氏有妇德,高宗曾向侍臣说:“东宫内政,吾无忧矣”。她和李弘的婚姻仅持续了两年,李弘在上元二年(675年)不幸暴死,谥号“孝敬皇帝”。次年太子妃裴氏亡,九年后被追封为“哀皇后”,并陪...[详细]
艾明山,1911年生,河南商城人。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新四军营长,副团长、团长,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川陕边后,留在鄂豫皖地区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工作,历...[详细]
爱新觉罗·溥煦(1828—1907),清朝宗室。爱新觉罗·绵德曾孙,爱新觉罗·载铭第五子,奉诏为爱新觉罗·载铨嗣子。咸丰四年(1854年)封辅国将军,寻袭定郡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薨,谥曰慎。 生平道光八年生于南府(即西单石虎胡同贝子宅),为载铭第五子。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定亲...[详细]
爱新觉罗·毓长(1851-1903),定慎郡王爱新觉罗·溥煦之长子,敏达贝勒爱新觉罗·毓朗兄。咸丰元年辛亥六月十七日子时生,母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尚书惠丰之女,同治六年十二月赏二品顶戴,十一年十二月封镇国将军。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十三岁。...[详细]
爱新觉罗·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罗敏达贝勒,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廿六(8月27日)生。字月华,号余痴,别号余痴生。晚清宗室、大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六世孙,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五世孙,定慎郡王爱新觉罗·溥煦之子。 光绪十二年(1886年)封三等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