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运城市> 闻喜人物

哀皇后裴氏

[唐]

哀皇后裴氏为[唐]

  哀皇后裴氏,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太子妃,裴氏为右卫将军裴居道的女儿。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裴氏嫁给李弘为妃。裴氏有妇德,高宗曾向侍臣说:“东宫内政,吾无忧矣”。她和李弘的婚姻仅持续了两年,李弘在上元二年(675年)不幸暴死,谥号“孝敬皇帝”。次年太子妃裴氏亡,九年后被追封为“哀皇后”,并陪葬于唐恭陵。太子李弘的陵墓,称“太子冢”,其北为哀皇后的寝陵,称“娘娘冢”。
  文献中,关于哀皇后的记载极少,但即便这样,和李弘一样,哀皇后的死也有不同的说法。当初,高宗和武后为太子选定的妃子是司卫少卿杨少俭的女儿杨氏,她美貌出众,温文尔雅,但在准备结婚前,这位美妙佳人被0也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糟蹋”。这样,三年后的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裴居道的女儿才又被纳为太子妃。
  一种说法是:太子弘死后四年,其妃裴氏也死了,武则天想起自己的爱子,就追封裴氏儿媳为哀皇后,陪葬恭陵。
  另一种说法是:裴氏在宫中孤独地度过45年后去世,开元六年(718年)“夏五月乙未,孝敬哀皇后纎于恭陵”,而在《全唐文》里宋温璩代朝廷作《哀皇后哀册文》则为第二天:“维开元六年岁次戊午夏五月甲午朔三日景申,哀皇后裴氏梓宫启自先殡,将迁纎于恭陵之山茔,礼也。”
  还有一种说法是:
  李弘是有后裔的,在恭陵,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白云岭下史家湾村居住着一李姓家族,该族人丁兴旺,历史久远,和睦团结,名人辈出。据老人们传说,该姓始祖即唐孝敬皇帝李弘之子李罡。上元二年(675),李弘在东都洛阳合璧宫绮云殿暴亡后,皇宫内部诸皇子之间为了争夺东宫太子之位,互相倾轧,残酷争斗。裴妃当时身怀六甲,害怕此子将来成为皇宫斗争的牺牲品,就以太子刚故不愿见人为由,深居皇宫,隐瞒了身怀六甲的实情。待孩子出世后,借后宫敕放宫女之机,设计将太子带出宫外,寄养于白云岭下景山北麓。而裴妃因思君念子,郁郁寡欢,不久即随李弘而去,数十年后,裴妃寄养之子复姓李,正名为罡。
  这时,皇宫已知李罡的真正身世,拟复其名位,而李罡甘愿一生以农为本,并嘱其子孙勿攀权贵,以桑田为业,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每逢清明节后,居住在史家湾村的李氏后裔,即到恭陵前焚香摆供,祭祀自己的先祖。
  轶事典故
  唐高宗在东都洛阳为太子李弘纳妃,选中了裴居道之女裴氏。礼官表示需用白雁来举行婚礼,竟恰好就在皇宫后苑捕获。唐高宗非常高兴,称:“汉朝时捕获朱雁而兴盛礼乐,而今捕获白雁是完善人伦。昔日礼乐之事得到传颂,今日也当如此,我于德行没有惭愧了。”裴氏被立为太子妃后非常有妇德,高宗因此常对侍臣说:“东宫内事,我不需要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