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起凤 [公元1880年-1957年]

  • 张起凤(1880-1957),字翙之,山西猗氏五农庄注(现属永济县卿头镇张家锁村)人。 清光绪六年(1880)生。幼时随父(经商)在西安就读。17岁乡试中秀才,22岁至太原入山西大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经山西巡抚张曾敡派遣,公费留学日本,入岩仓铁道学校攻读铁道工程。 光绪三...[详细]

张琴 [公元1876年-1952年]

  • 张琴(1876-1952),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福建省莆田县城内十八张厝(今城厢区太平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张琴曾先后任涵江崇实中学堂教员,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校长),莆田国医专科学校校长兼授医学史。能文,诗、书、画皆工。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详细]

张丘建 [南北朝][古代著名数学家]

  • 北魏武城人,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著有《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 自幼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国古代关于不定方程整数的典型问题。张丘建对此有深湛和独到的见解。著有《张丘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详细]

张秋银 [公元1951年-1976年]

  • 张秋银(1951-1976),女,曾用名张吉云,山东省郓城县人。 张秋银是石油化工总厂催化车问的司泵工,1972年9月进厂,工作一向任劳任怨。1974年3月,突然感到左臂肿胀疼痛,有时竟疼得抬不起手来。她咬紧牙关,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坚持工作。医生让她休息,她把病假条揣在兜里,带着药上班。实在...[详细]

张如琦 [公元1909年-1932年,革命烈士]

  • 张如琦(1909-1932年),又名张世民,化名王大可。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莆田城关凤山街,祖籍笏石。他自幼聪明伶俐,能言善道,性情耿直。在上小学时就能背诵唐诗百余首,后随家迁往平海。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如琦考人哲理中学,高中毕业。美籍传教士将介绍他留学,他说:“中国人民要打倒帝...[详细]

张汝霖 [清]

  • 张汝霖,字芸墅,号柏园。中圣子。清雍正十三(1735)选贡生,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余闻、海南县事。劝农,修义学,置义田,自是科名始振。署澄海知县,兼南澳同知。调香山,以母艰归。起署阳春县,除首猾,清冤狱,境内以宁,复调任香山,权澳门同知。后告归。以子焘赠中宪大夫、翰林院侍读。著有《诗文集》30...[详细]

张若震 [清][?-1755年]

  • 张若震。室名静春斋。安徽桐城县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初授浙江天台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抚。张英之孙,张廷璐之子。曾捐资修建县城东紫来桥,后卒于官署。著有《静春斋杂文》4卷、《静春斋诗》4卷。 生平张若震出身于桐城张氏,其家世显赫,祖父张英、伯父张廷玉皆官至大学士,父张廷璐曾...[详细]

章世纯 [明][公元1575年-1644年]

  • 章世纯(1575~1644)字大力,明临川箭港(今属江西省丰城市)人。明末古文家。与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结“豫章社”,推崇唐宋,力抵王世贞、李攀龙的秦汉派,与张溥的“复社”分庭抗礼,并称“临川四大才子”。 天启元年(1621),他乡试中举,授翰林孔目。明熹宗闻其才,下旨召见。他推辞不往,但...[详细]

张士范

  • 张士范(生卒年不详)字仲模,清代陕西蒲城县人。早年中举。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中书知池州府。任职十一年内,亲课耕读,体恤民情。在主持重修府城南翠微堤时,曾直言批评康熙十年池州知府朴杯玉,拆毁翠微堤之妄举。他主张“作事谋始,宜顺人情,人情所欲东,不能强之西也”。(张士范《重修翠微堤记》)他还...[详细]

张式瑞 [公元1914年-1986年]

  • 张式瑞(1914~1986年)全国劳动模范。今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小寨子村人。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即墨县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获山东省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先后被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60年9月后,历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崂山郊区委员会副书记...[详细]

张士秀 [公元1870年-1925年]

  • 张士秀(1870-1925),字实生,山西省永济市开张镇南营村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家贫,好学习。为诸生时,倜傥不羁。喜交游,恶豪强。 光绪七年(1881),12岁时,曾因伯父霸产而讼于公堂,以口算胜过珠算的速度打赢官司,博得“铜嘴铁舌”之称号。 光绪十三年...[详细]

张寿篯 [公元1900年-1951年]

  • 张寿篯(1900-1951)字彭甫,郎溪县毕桥乡人。6岁入私塾,后入励志小学及东区第一小学就读。民国6年(1917)毕业于郎溪县惜阴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考入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并爱好音乐、体育,是学校中之佼佼者。在校师承恽代英、肖楚女,受进步思想熏陶,曾参加学生-...[详细]

张寿山

  • 张寿山(?-1936)本县华阳乡东溪下塔村人。自幼务农,1931年上半年参加地方革命活动,下半年由红军游击队司令凌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宣南地区党的联络员。1932年底,党组织遭破坏,张就地隐蔽保存革命火种。1934年4月,溪口地区党组织开始恢复,张寿山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后负责东溪一带党的工作...[详细]

张守中 [明]

  • 张守中,字伯时,号大石,明代山西闻喜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中举人,即调任通州知州,掌管通州及所辖三河、漷县、武清、宝坻诸县行政、军事大务。曾捐献自己俸禄,倡议全面修缮文庙(学宫),使其焕然一新,以次振兴教育,培树良风。 当时有位巡抚在长城抵抗蒙古小王子部入侵,败败下来,至通州要入城...[详细]

张素珍 [公元1885年-1963年]

  • 张素珍(1885-1963)女,人称“张妈妈”。本县云岭乡人。家贫,务农谋生。民国27年,新四军进驻云岭,目睹部队官兵一致,抗日爱民,年过半百的张素珍由衷敬爱,虽家务繁重,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工作,发动妇女参加识字班,唱歌学文化,做鞋缝袜,慰问新四军抗日将士。未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妇女抗敌协会主...[详细]

张泰交 [清][公元1605年-1705年]

  • 张泰交(1605—1705)字公孚,号洎谷。山西阳城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 著有《受祜堂集》,有泉水诗《游趵突泉》(二首)《王中丞招游珍珠泉拜瞻宸翰》(三首)《舜井》。...[详细]

张廷璐 [清][公元1675年-1745年]

  •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详细]

张同普 [公元1890年-1912年]

  • 张同普(1890-1912),字寰震,山东省潍县人,祖籍北乡大常疃村,迁居县城东乐道院北村。辛亥革命英烈。 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出身书香之家。高祖张尔忠官明末陕甘总督,父张连元是清朝贡生,曾在潍县创办广文书院、养正小学。 光绪二十三年(1897),8岁入广文书院就读,且喜爱拳术。...[详细]

张襄 [清][公元1821年-1850年]

  • 张襄(1821-1850),女,字云裳,号兰卿、云章。父殿华,任苏州抚标参将。张襄随父住苏州。 张襄幼聪慧,13岁能作诗,受教于苏州名士陈文述,博览群书。诗、词、画、音律、内典等造诣颇深,名噪一时。所作花鸟、人物画,淡雅灵秀,自成一家。诗词以清艳为主,间有“穿云惯舞双龙剑,踏月能开十石弓”等...[详细]

张享德 [清][公元1834年-1888年]

  • 张享德(1834-1888年)字濂石,号重斋,别号亦元咸丰辛酉科拔贡生,栾城东街人。少时有神童之称,好书法,擅长篆籀,工汉隶。博学能文,精于考据学,尤精目录学。家有“从吾好斋”,藏书甚多。一生纂著甚富。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栾城县志》14卷;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唐县志》12卷;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