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景芬 [公元1915年-1945年]

  • 尹景芬(1915~1945)安新关城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孟庆山在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参加了孟庆山开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1938年4月带领本村张吾魁等8名青年参加了河北游击军三纵队独立六团。同年9月与赵雨农组织四分区容城县三十二大队,任大队长,带领县大队...[详细]

阴一刚 [公元1908年-1994年]

  • 阴一刚(1908~1994)容城东牛村人。1923年高小毕业后在本村小学教书。1925年1月,到容城县白龙村两级小学任教。同年4月,中共顺直省委负责人于方舟到容城进行革命活动,住在白龙两级小学。阴一刚在于方舟的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后经于方舟介绍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于19...[详细]

袁鹤侪 [公元1879年-1958年]

  • 袁鹤侪(1879~1958)名琴舫,字其铭。雄县龙湾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清太医院,任太医院御医、京都内城官医院内科医生。抗日战争时期隐居寓所,不予日本人就诊。1942年应医师施今墨之邀,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协和、...[详细]

袁宗儒 [明]

  • 袁宗儒(生卒不详)字醇夫。雄县西槐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被授为御史。曾巡按浙江,当时浙江一带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常有女婴被溺死,也有人家在嫁女时过度陪嫁。他到任后,经过了解民情,由官府发布通告,严禁溺妇婴和过度陪嫁的陋习,并令官员严查与疏导,逐步扭转了当地的不良风气。 巡按河南时...[详细]

于村 [公元1919年-1986年]

  • 于村(1919~1986)原名刘德亨。安新漾堤口村人。1933年入保定中学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并在校剧团当演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新疆工作,曾与赵丹等组成文化协会实验剧团。1944年被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获释后到延安,继续从事戏剧工作,1...[详细]

张桂良 [公元1895年-1953年]

  • 张桂良(1895~1953)艺名小莲花。安新北边吴村人。15岁时在其叔父成立的兴顺和老调班里为演员剃头,边在戏班剃头,边刻苦学戏。1918年秋随张洛耀戏班在北京大栅栏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因扮相倜傥、嗓音清婉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老调名旦小莲花的名字很快在北京叫响。 在三乐园戏院(今大众剧场...[详细]

张杰鑫 [公元1862年-1927年]

  • 张杰鑫(1862-1927),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大北六人。清末民初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杰出的武侠小说作家、天津知名评书艺人。与许杰泉、常杰淼有“评书三杰”之誉。 清同治元年(1862)生。幼年时家道殷实。父亲望其科举入仕,光耀门庭。张杰鑫聪明过人,习文练武,寒暑不辍,二十余应乡试,中武举,然...[详细]

张金凤 [公元1922年-1941年]

  • 张金凤(1922~1941)女。原名小胖。容城东牛村人,她一家3口,父亲扛长工,母亲纺线织布,艰难度日。金凤14岁那年,父母忍痛将她卖到一个商人家当童养媳。丈夫比金凤大20岁,金凤遭到百般折磨,为了摆脱苦难,她多次逃跑。 1939年2月终于逃回娘家,辞别父母,独自出走,四处流浪,恰遇十分区妇...[详细]

张景耀 [公元1919年-1989年]

  • 张景耀(1919~1989)安新南冯村人。1937年参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排长、副连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旅作战科科长,东北五纵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解放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四团团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四十二军三七四团团长、一二五师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详细]

张晋岭 [公元1918年-1948年]

  • 张晋岭(1918~1948)雄县南辛立庄村人。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雄县,张晋岭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同年任村长,带领民兵配合区小队瓦解敌人,通过敌岗楼杂工张兰香争取了两名伪军带 投诚。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冬,参加开辟平南地区工作队,后任中共涿(县)良(乡)宛(平)县五区区委书记,...[详细]

张君 [公元1908年-1994年]

  • 张君(1908~1994)又名姬章群。安新人。1933年5月经李致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安新乡村师范成立党支部,任支部组织委员。1934年6月,与田小江、刘慎之等党员发动群众、张贴标语,揭露端村区长溪守仁00、压迫村民的罪行,使溪守仁被撤职。1935年任中共安新县委组织委员。1935年9月,...[详细]

张丽云 [公元1908年-1988年]

  • 张丽云(1908~1988)女。艺名筱桂花。容城东河村人。1921年在天津拜孙凤鸣(东发红)为师学习评剧,演青衣、花旦,20岁成名。20世纪30年代,与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一起被誉为评剧界“四大名旦”,成为评剧“奉天落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前后,演出文东山编剧的《孟姜女》、《昭君出...[详细]

张小党 [公元1909年-1947年]

  • 张小党(1909~1947)女。雄县南涞河村人。13岁当童养媳,15岁与一铺村霍丙章结婚。1945年8月,共产党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贫苦农民开展锄奸清算、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张小党在工作队启发教育下,成为斗争骨干,当选为村妇救会委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村农会发现地主胡振生占有土地580亩,只...[详细]

张子锷 [公元1904年-1989年]

  • 张子锷(1904-1989),又名映轩,河北安新人。1927年毕业于天津河北工学院。1927至1937年在保定女子师范、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任教。1937年12月到北京四中任物理教师、副校长,直至1975年退休。担任中学物理课教学50余年,致力于备好每堂课,教好每堂课,教会每个学生。提出教师教育...[详细]

赵钧 [公元1920年-2002年]

  • 赵钧(1920~2002)安新小北冯村人。1938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心村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参加冀中四地委党训班的培训。此后,在冀中肃宁县四区委、一区委、二区委先后任保卫委员、文建会主任、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书记。1945年9月起,先后任天津地下军支队政...[详细]

郑怀贤 [公元1897年-1981年]

  • 郑怀贤(1897~1981)安新北辛村人。11岁开始习武,师事百家,擅长形意、八卦、太极拳术。同时学医治跌打损伤、接骨术。1928年任两江女子师范和交通大学体育教师。在上海精武馆举行的武术比赛中,多次夺魁。十八般兵器兼能,尤擅长飞叉,沪上武林界中人常称他为“飞叉阿贤”。1936年赴德国出席第十一...[详细]

邸芝科 [公元1922年-1943年]

  • 邸芝科(1922~1943)安新人。1940年春参加八路军,分配在晋察冀军区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二十四团与日军作战,战斗中邸芝科负伤,撤退时与部队失去联系。遂回到家中,一面养伤,一面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地方党组织将他安排在白洋淀抗日游击队雁翎队,于同年3月...[详细]

周福才 [公元1876年-1962年]

  • 周福才(1876~1962)小名福子。安新南冯村人。1918年在北京醇王府中唱堂会,极受赏识,醇亲王载沣为他起名福才。初拜高风村(艺名高阳红)为师,并随之搭班学小旦。后随高应龙改学小生、老生。14岁时,随高应龙、高风村入韩大仓班。韩大仓为霸州人,工老生,艺名“霸州红”。自此周便以唱戏为业。 ...[详细]

朱智勇 [公元1917年-1999年]

  • 朱智勇(1917~1999)原名朱长顺。安新端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抗日游击军中队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独立一团特务连连长,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侦察连连长,第十八团司令部作战参谋,第三区队参谋长,第四区队参谋长,冀中军区第十三旅三十九团参...[详细]

陈袭 [公元1919年-2015年]

  • 陈袭,河北省安新县人,1919年9月出生,1934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入伍,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空军原高射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等职。(副军职待遇),因病于2015年1月26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6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