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希 [公元1884年-1977年]

  • 张彬希(1884-1977),亦名文焕。湖北省黄梅下新镇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清光绪十年(1884)生。 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方言学堂毕业。 民国三年(1914),在海参崴东方大学毕业后,任驻哈尔滨吉林铁路交涉总局俄文翻译、中俄会审公堂会审员。 1917年,任驻库伦办事...[详细]

张伯琮 [清][公元1646年-1731年]

  • 张伯琮(1646-1731),字璧九,号鹤湄,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三异长子。 自幼聪慧,20岁中举,经考试授中书舍人,初补江西建昌同知,改任云南临安同知。上司非常器重他,将他留在省城协助案件审理。任满,提拔为福州知府,因守父丧未到任,起补江西抚州知府。在抚州,他拒绝馈赠,革...[详细]

张勃 [公元1921年-1948年]

  • 张勃(1921~1948)原名张静芝,化名张友农、张弗飞。清苑苑桥村人。1928年入保定师范附小读书。1935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中学。在校期间经常和进步师生一起上街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并阅读大量进步书籍。 1938年春,放弃学业,告别新婚妻子,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在冀中军政干...[详细]

张伯烈 [公元1872年-1935年]

  • 张伯烈(1872-1935),字亚农,号益三。湖北省随县南关人。曾任民国国会众议院副议长、律师。 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 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在东京创办“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出版刊物,宣传地方自治和民主思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任粤汉川铁路...[详细]

张伯权 [公元1912年-1994年]

  • 张伯权(1912—1994) 又名维和、维民,汉川沉湖镇刘洲村人。193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7期。曾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十七兵团少将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武汉会战、第三、四次长沙会战,与日本侵略军作...[详细]

张泊泉 [公元1915年-2009年]

  • 张泊泉(1915~2009)原名张庆云。高阳人。1929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从事革命工作,193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2月至1949年9月,先后担任河北省高蠡地区独立二师营教导员,晋察冀二分区教导大队政委、独立团政委,晋中独立旅团...[详细]

张勃兴

  • 张勃兴,男,汉族,1930年8月生,河北霸州人。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专毕业,经济师,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陕西诗词学会和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履历1947年在北平市立高级商科学校经济管理专业(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详细]

张伯炎 [公元1903年-1990年]

  • 张伯炎(1903-1990),北京市人。1954年参加东坝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在东坝门诊部任中医师。1960年将自己的临床经验用方90余个和祖传秘方两本献给国家。1959年被评为朝阳区文教卫积极分子,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为朝阳区第二、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朝阳区第二届人民委员...[详细]

张布恩 [公元1909年-1933年]

  • 张布恩(1909-1933),又名张侠光,本县濉溪镇人。童年时,家徒四壁,父亲张济川在春隆源酒坊做杂工,微薄的收入不能维持家庭生活。张布恩上不起学,就跟随父亲在酒坊当童工。以后家中生活稍有好转,便入濉溪镇县立第三高等小学读书。民国10年(1921年),张布恩参加三高进步学生郑子瑜、文天晴等人组织...[详细]

张才 [公元1916年-1995年]

  • 张才(1916-1995),摄影家,张维贤的弟弟。1934-1939年间三度到日本东京留学习摄影,一到日本就直奔木村专一门下,学习刚兴起的“新兴 ”。也上过三个月一期的“东京 学校”。他也受到《光画》杂志影响,1939年回台后,在今天太原路成立“场心写场”。1942-1946年他在上海,住在日本...[详细]

张藏英 [宋][公元894年-962年]

  • 张藏英(894~962)涿州范阳(今涿州)人,自称是唐朝宰相张嘉贞的后代。唐末时,他一家为人所害,他千方百计寻到仇人,将其杀死,燕、蓟间称他为“报仇张孝子”。契丹任他为卢-使兼榷盐制置使,领坊州刺史。后周广顺三年(953),他率内外亲属及所属军士千余人,及煮盐户长幼7000余人,牛马上万,船数百...[详细]

张长发 [公元1875年-1964年]

  • 张长发(1875~1964)字祥斋。新城(今高碑店)巨水营村人。人称“铁罗汉”。原姓田,因家贫,3岁时其父将他送巨水营张瑞为嗣,改姓张。14岁到北京花市大街刻字店学刻字。刻字店离火神庙国术馆很近,他每天早起去国术馆偷看练武,后被国术馆八卦名师程廷华发现,收为门徒。他利用早、晚秘密练武。3年学徒期...[详细]

张昌礼 [公元1919年-1982年]

  • 张昌礼(1919-1982),湖北咸宁双溪桥镇大屋张人。 1949年11月,张昌礼带头参加民兵组织,在支援前线和清匪反霸中,立场坚定,斗争勇敢,被选为民兵中队长。 1950年春,率领民兵一夜跑遍双溪区6个村庄,捉拿外逃恶霸7人。在土地改革中,立场坚定,廉洁奉公,多次拒绝地主的金钱收买。 ...[详细]

张昌平

  • 张昌平 男,1954年4月出生,孝南人,1970年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起历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娄底地委委员、冷水江市委书记,省外经贸委副主任、省招商局党组书记(正厅级),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岳阳市委书记,福建省厦门市委副书记、...[详细]

张超 [公元1866年-1940年]

  • 张超(1866-1940),字志之,号志藜,湖北咸宁汀泗桥彭碑张家塆人。清末禀贡,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毕业于长崎高等商业学校。 归国后,任汉口平民大工厂厂长,后赴北平参加留学甄拔考试获“荐任”官衔,任大学教授。 辛亥革命后,安徽省主席刘振华为报其父亲救命之恩,委任张超为安徽省禁烟督察处处...[详细]

张承樵 [公元1884年-1970年]

  • 张承樵(1884-1970),字蓬生。湖北省枝江董市人。辛亥革命志士,上海北伐军总司令,中华民国-审计部审计长。 清光绪十年(1884)生。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加人同盟会。 光绪三十一年(1905)12月回国,又入上海中国公学读书。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后,以上海中国公...[详细]

张趁国 [公元1940年-1970年,革命烈士]

  • 张趁国(1940~1970)清苑良寨村人。1958年高小毕业后,到保定酱菜厂当工人。1960年被保送到北京纺织学院学习。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排长、汽车教导队指导员、队长,他所领导的单位,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一次因肝炎住院,病未痊愈,就提前出院,投入紧张的工作。为给国家节约煤...[详细]

张崇一 [公元1893年-1988年]

  • 张崇一(1893~1988)定县(今定州)东内堡村人。自幼潜心攻读医书,又拜名医施今墨为师。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助理员、县卫生科员、专区卫生所长、地区卫生协会主任等职。1951年在《河北卫生》上发表《针灸管见》一文。1956年所著的《针灸易学新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详细]

张础 [元][公元1232年-1294年]

  • 张础(1232-1294),字可用,元代通州人。其祖先为渤海(唐代以靺鞨等族所建政权)人,金朝末期,其曾祖张琛携家迁徙到通州居住。祖张伯达,跟随蒙古兵左帅忽都忽那颜攻夺金朝燕、蓟地区,于成吉思汗十年(1215)正月,金镇守通州之右副无帅蒲察七斤投降献城。忽都忽秉承皇帝旨意,提任张础祖父为通州节度...[详细]

张纯武 [公元1912年-1944年]

  • 张纯武(1912—1944),湖北天门拖市镇王福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本地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夏秋间,从延安抗大毕业回来的方尚武派胡汉屏在拖市一带发展党组织,他担任地下联络员,并于1939年8月加入党组织。1940年秋冬天门县行政委员会建立后,派任赵家渡口税务组长,1941年任青山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