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人物

张彬希

[公元1884年-1977年]

张彬希为[公元1884年-1977年]

  张彬希(1884-1977),亦名文焕。湖北省黄梅下新镇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清光绪十年(1884)生。
  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方言学堂毕业。
  民国三年(1914),在海参崴东方大学毕业后,任驻哈尔滨吉林铁路交涉总局俄文翻译、中俄会审公堂会审员。
  1917年,任驻库伦办事大员公署秘书。
  1919年,任驻俄国庙街领事。
  1920年春,苏联红军进攻庙街,日本领事馆被炸毁。日方寻衅滋事,在华侨中寻找所谓“中方军舰支援苏军大炮”证人。张彬希获悉,深恐酿成国际巨案,即作妥善安排。后日、俄、中三方就此事派员会查,日方终因无隙可乘而罢休。总领事邵恒浚写信嘉其“为国弭莫大之患”。苏联红军进攻庙街前夕,白俄政府大征兵,强迫华侨服役,张彬希多次出面交涉方便华侨免役。苏联红军与日俄军争夺庙街激战中,炮弹满城横飞,中国领事馆随时有被炸危险,张彬希为保护华侨生命财产,多次拒绝“离馆暂避”劝告,坚驻领馆,保护侨众。
  是年初夏,江面开始解冻,日军为0,即将开来大队军舰攻城。是时庙街交通断绝,又无陆路可走,张彬希为救护侨众出城避难,再三与苏联政府交涉,始得购买大帆船50余艘。同时庙街粮食来源断绝,苏联政府要征收华商仅够数月食用之存粮,张彬希复与交涉,方允由领馆收买储存,然后配给侨众度命。候解冻开江,即乘日军大举进攻之前,率领侨众携带粮食到距庙街80余里之特尔地方避居。
  苏联红军进驻庙街时,曾一度发生粮荒,红军总司令亲自交给张彬希足赤金砖18块重130余斤,托张彬希代购粮食。未几,庙街被日军炸成废墟,红军总司令及有关人员全部阵亡,张彬希于撤馆抵达海参崴时,将此金存人道胜银行,并将此金原委告知邵总领事,俟俄国政局安定后,再交还苏联政府。
  当日军再次侵人庙街时,日、俄双方竟蛮横无理地向中国领事提出:要把华侨在庙街经商所得价值150余万元的黄金全部归日、俄所有。张彬希义正词严,据理驳斥,卒使其阴谋破产。随后,张彬希护送华侨回国途中,同船回国的-歹徒对华侨携带重金心存觊觎,采取种种卑劣手段逼张彬希允其瓜分此金,张彬希坚决与之斗争,将此金一一交还原主。侨商酬以半数计值70余万元,张彬希丝毫不受。开缺回国时,华侨推举代表赴京,赠以万民衣、万民伞、“侨民保障”匾额,并为张彬希立“德政碑”于烟台,以志不忘。
  1922年,张调任驻伊尔库茨克领事。
  1926年,代理驻西伯利亚总领事。
  1929年夏,调回南京外交部任职。张彬希性憨直,不屑与世浮沉,从政20余年,一直未加入国民党。
  1935年,外交部以“另候任用”名义免其职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携眷先后在松滋、宜昌、重庆等地避难。
  1943-1946年,在重庆经营小型织布加工厂,以维持全家生活。
  1948-1965年,先后在湖北师范学院、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学院任俄文教授。
  1977年,在武昌病逝,享年93岁。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