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昺(生卒不详)高阳县城东街人。明万历十五年(1587)尚隆庆皇帝六女儿延庆公主为驸马。官至太子太师,掌宗人府事。他才华出众,但无勋贵之气。擅诗词创作及绘画,名闻朝廷。当时宫廷词臣董其昌、书画家陶望龄都与王昺交往密切。万历皇帝曾赠给他《帝王实录》及《历代名臣奏议》,王昺熟阅而心仪之。御史刘光复因...[详细]
王铨(1905~1975)定县(今定州)清风店镇人。1929年毕业于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大学部火工品火0专业。1930年春到上海兵工厂火药厂当技术员。1931年10月调金陵兵工厂药厂当技术员,担任火工工作。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由汉阳迁到南京后,受聘兼职教授火工作业和火0类危害预防两门课程。1938年毕业...[详细]
王珺,1920年5月11日生于河北省定县。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起参加河北定县抗日游击队。历任“大众报社”,延安抗大政治队学员、保卫队队长、政治部保卫委员会秘书,延安中央社会部干训班学员、干部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49年起历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人...[详细]
王白旦,后改名王白得,河北井陉人,中共党员。20世纪50—70年代曾是山西太原钢厂工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钢厂工人。1976年6月至1978年11月曾担任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齐齐哈尔市革委会副主任。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简历王白旦,1935年5月生,1951年...[详细]
王百得,男,汉族,1934年5月生,河北井陉人,曾用名王白旦,195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51年9月至1956年3月为太原钢厂工人。 195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51年9月至1956年3月为太原钢厂工人。其间:1...[详细]
王百评,原名魏梦龄,汉族,1898年10月出生,湖北省黄冈县人。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岁入本乡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915年考入汉口法文学校,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目击时艰,心怀忧愤。1923年毅然出走,同中医王介眉在武昌草湖门外开办了一个中药铺。这时,认识了陈潭秋,...[详细]
王丙乾,男,1925年6月生,直隶(今河北)蠡县人,193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文化。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绿化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个人履历1939-1945年任河北蠡县县委机关刻写员,冀中九地委机关收发员、研究员、冀中九分区白...[详细]
王泊生(1915—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 原名王鸣峰。生于河北省景县郑古庄村。1930年考入立泊镇师范学校,并参加了反帝大同盟。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北省立泊镇师范学校支部委员、“左联”工委书记,积极组织领导学...[详细]
汪长松(1920—1946),湖北天门卢市镇汪台村人。1940年冬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党组织。1942年任基干大队长,后任养黄乡乡长。1944年7月任魏场乡乡长,1945年任魏场乡武装委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6月11日,被劣绅魏传贤与伪乡长卢宪章捕杀于卢市。卢市镇 ...[详细]
汪潮(1941—1940),湖北天门蒋场镇戴巷村人。12岁时到潜-家闸榨房当学徒和管帐。抗战爆发后,他回乡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廖学道、方万全等教育培养下加入了党组织。武汉沦陷时,国民党军队不战自溃,沿天门汉江一带由东向西败走,沿途丢下不少0,汪潮与其他几位党员在自家门前捡了几支。不久,他和廖...[详细]
王朝臣(1888~1961)望都城内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书,青壮年时走南闯北,阅历颇丰。1947年望都解放后回到家乡,在火车站摆摊卖辣椒维持生计。他联想到在天津打工时,炊事员用炸过辣椒的油拌菜很好吃,便决定试制辣椒油。初时以棉籽油、辣椒为主要原料,另加花椒、大料、茴香等调料,分别用多种方法配制出...[详细]
王乘,男,中共党员,1957年10月出生,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1981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82年留校任教同年赴美国留学,198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在伊利诺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中国力学学...[详细]
王称仁(1911—1931),化名王公博、王学忠、曲秋。今市北区浮山后村人。 王称仁早年到青岛做工,在胞兄王星五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秋回国。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工人联合会秘书、中共青岛市委委员。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8...[详细]
王承曾(1880~1953)字钊志。定县(今定州)大礼前营村人。19岁中秀才,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公费第四班。主张反帝反封建,在校时首先剪辫子,并在杨村拆庙创办务本学堂。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在天津觉民中学任教多年,又在北京《中华新报》任。1925年随冯玉祥、鹿钟麟等赴苏联莫斯科考察...[详细]
王从周(1917~1996)曾用名王四海。唐县黄金峪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十一大队营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第三军分区后方医院党总支书记,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卫生处政委。参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详细]
王得臣(1036—1116) 北宋学者。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王昭素之后,幼年师从乡人郑獬及泰州胡瑗,又得与程颐友善,学问广博,以文学驰名当时。嘉祐四年(1059)登进士第。历任岳州巴陵县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为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开封府判官。元祐二年(1087)...[详细]
王德成(生卒不详)原名成德。雄县板家窝村人。雇农出身,身材魁梧,好习武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家乡立坛组织义和团进行反帝斗争,团民发展到数千人,与白沟河义和团互相呼应,属“乾”字团。德成又亲赴霸州、固安、永清、文安等地设厂练拳,扩大组织,成为冀中义和团最活跃的地区。王德成为远近所推举,“...[详细]
王德明(1482-1537),字宗周,号一泉,清苑(今河北保定)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封丘知县,调嘉善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工书,正德六年(一五一一)尝书明陈先生学政序碑。《嘉兴志补》。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封丘知县,调嘉善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官至右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