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昌(1921-1947) 二纵六旅18团2营教导员。河南省景县路古庄人。1938年参加我军五。1940年入党。历任宣传员、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等职。他工作兢兢业业,爱护同志,关心群众,作战勇敢,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1947年7月20日夜,在攻击羊山的战斗中牺牲。 来源:中华...[详细]
马三峰(约1820~1890)原名马大河、马瑞河。高阳教台村人,后过继落户到安新县端村。马三峰师承大城木板大鼓艺人田东文,自幼习唱木板大鼓-子书,久负盛名,演唱泼辣奔放,风趣横生,人们笑赠绰号“马三疯子”,晚年艺名“盖京南”。他通音律,能操琴,还爱唱坐腔老调梆子、昆腔戏等,他不仅巩固完善了木板大...[详细]
马善修(1913~1932)唐县马庄村人。幼年酷爱读书,有正义感。中学毕业后于1930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编入第十四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二师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32年4月,国民政府当局为破坏二师学生的革命活动,宣布提前放假。他回到家乡仍进行革命宣传活动...[详细]
马士修(1903~1984)高阳人。1923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曾任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详细]
马叔乾(1913~1986)完县(今顺平)南陈侯村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完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任总务部秘书、组织部长。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完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唐县政府秘书、阜平县县长。1944年到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后赴延安中...[详细]
马天水(1910~1988)又名马登年。唐县南上素村人。12岁考入本县东关高小。15岁毕业后在家为农。1927年考入唐县简师,半年后毕业受聘在北安乐村教学,后又在东建阳、东足里村小学任教。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6年内,在北安乐、北野羊村和定县南沿、北沿等村任教,以此为掩护,宣传共产党...[详细]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详细]
马闻天(1911~1997)唐县马庄村人。1935年6月在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同年赴法国国立里昂兽医学校兽医学专业学习,1940年获巴黎阿尔夫尔兽医学校兽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畜牧实验所华北工作站站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第一副所长,中国畜牧...[详细]
马祥云(1830~1920)字龙图。高阳北归还村人。清同治七年(1868)其父有病,马祥云日侍于侧,遂研习医术,成效日著。是后,求诊者络绎不绝。就医者或家贫、或病剧,难以往返,即留养于家,饮食药饵均给之,至病愈才去,不取分文。一生宽厚待人,施不图报,只以医术闻名四乡。尤以外科手术最为精湛,特别对...[详细]
马小六:(1938.4-1993.12.21),男,汉族,1938年4月生,河北蠡县人,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58年10月参加工作,高小。1948年2月至1958年10月在原籍务农。其间:1955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年10月至1965年10月为首都钢铁公司实验厂炼钢...[详细]
马信(1914-1998) 回族,察哈尔省宣化县人,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二分区任参谋、科长、武工队长等职。后任围场县县委书记、县支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调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58年10月,调宁夏历任计委主任、银川市委书记、银川市市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主席...[详细]
马绪登,黄台路小学训育主任。 抗战胜利后,由于反对国民党的非法甄审,黄台路小学成立了“青岛市教师学生联谊会”,马绪登(当时在台东六路小学)为主席,黄台路小学是反甄审运动的基地。 1947年,马绪登到黄台路小学任训育主任。他工作泼辣,作风正派,为人和蔼可亲。到校不久,即建立“监卫队”,负责...[详细]
马学冰(1915~1949)又名马振福。定县(今定州)齐家庄村人。曾就读于河北省立定县第九中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冬初中毕业后,随老师马士间到安徽省参加红军游击大队教导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随队到西安,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西安事变后,随薄一波赴太原组...[详细]
马学全(1916~1946),出生于盐山县南马村一个农民家庭,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南马村有两名共产党员相继被捕,在党组织面临危险时,马学全继任村党支部书记,团结党员,加强防奸工作,对自首变节者开展了有力的斗争。 “七、七”事变后,他和本村共产党马洪震等参加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着手...[详细]
马艳红1963出生于北京,中国最早的奥运体操冠军。 马燕红在中国体操史上写下许多第一:1978年第8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高低杠冠军,1979年,15岁的马艳红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比赛中为中国队夺得了第1枚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又在高低杠上拿到冠军...[详细]
马耀东(1917~1944)又名玉生。唐县南城子村人。幼年在本村小学读起书,毕业后在家务农。和弟弟马耀骥,胸怀大志,习文练武。 1937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一支部队进驻南城子,建立起中共党组织和抗日政权。翌年春,兄弟二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马耀骥任党支部书记,马耀东任抗先队长,创建了本村青年...[详细]
马玉堂(1910—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1910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滹沱河边的东刘村。192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师范班学习。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冀中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之一。1930年,受党组织委派,奔走于滹沱河两岸,在周围农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员活动站。...[详细]
马兆昆(1923~1991)唐县北野羊村人。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六支队政治部宣传员、司令部译电员、第六团司令部机要组长、雁北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组组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组组长、冀晋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详细]
马振华(1905—1940)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后韩沙洲村。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建立了后韩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34年春,任中共津南特委任特派员,化名李泽民,以串书馆卖笔墨为掩护,发展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冀鲁边区工委组织委员,参与创建了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