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珍(1918~1941)女。徐水龙化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四区抗日救国会主任,经常化装成普通妇女,机智地通过日军哨卡、炮楼,到敌占区进行抗日宣传,组织解放区妇女进识字班、做军鞋、送公粮。1941年12月,刘秀珍和区干部在村里开会,突然被日军包围,为掩护他人撤离,不幸被捕。日军...[详细]
刘学诗,又名刘霄琛,1920年出生,河北省景县人。1947年12月随大军南下,开辟桐柏新区。23日,被任命为光化县委书记和光化县独立营政委。26日,他带领县党、政、军进入光化东乡开辟光化新区。以东乡为基础,组建区、乡、村革命政权,分化瓦解土顽武装。1948年4月,刘学诗在指挥李祠碑战斗中不幸牺牲...[详细]
刘杨萍,女,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一级法官,现任孝南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 她从事刑事审判16年,审理刑事公诉案件600余件,判处罪犯800余名,无一例案件存在疑议;办理刑事自诉案件30余件,实现调解结案率100%。面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她勇挑重担、大胆创新,努力追求法律效...[详细]
刘瑶章(1897~1993)又名刘焕。安新人。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益友报》,南京中央通讯社主任,专科学校以上毕业生就业训导班训导员。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8年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成立后,任主任秘书、委员,并一度兼任指导处处长。1940年12月任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详细]
刘毅(1910~1990)曾用名刘民杰。完县(今顺平)才良村人。曾就读于常庄高等小学,1926年后在苏家营、新增庄任小学教员,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才良村小学教员,才良村党支部书记,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委员、主任,县抗日民主政权参议会会长、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县委委员...[详细]
刘亦珂(1913~1939)原名刘常和。安新北冯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任(丘)高(阳)安(新)中心县委委员,参与领导北冯、同口、三义等7个村庄500多农民为解决缺粮大闹县衙的斗争,并取得胜利。1935年任中共河北省委交通员,被派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久,在上海被捕入狱,因查...[详细]
刘亦瑜(1912~1939)字君平,曾用名刘禹,化名刘文山、许子云、高子云、小江、流石,绰号“刘疯子”。安新北冯村人。1926年夏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由魏十篇、习从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校方开除,回家乡北冯村开展革命工作。以教员身份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详细]
刘永寿(1923~1991)满城许家庄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一支队通信员,骑兵团卫生班班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训练班学员,骑兵团政治处保卫干事,第三军分区司令部译电员,冀晋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秘书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详细]
刘友凡 男,1949年7月出生,广水人,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71—1983年,任湖北省应山县商业科办事员,县公安局秘书、秘书股股长,县委办公室副科长、科长、副主任。1983年任湖北省应山县委副书记。1984年任湖北省孝感市委(县级)副书记、市长。1990—2002年,历任蕲春县...[详细]
刘禹(1431~1503)字汝器,号静庵。蠡县北忠卫村人。明成化二年(1466)中进士,初授监察御史。当时,陕西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严重,刘禹受命莅陕西监督科考,整肃选才秩序,到任后,趋利避害,革旧布新,重用公正清廉官员统掌“三法”,查处殉私舞弊的腐吏,深得民心,被任为苏州知府。在苏州任职期间,秉公...[详细]
刘元(?-22年),东汉时期皇族女性,为汉光武帝刘秀姊,父南顿君刘钦,母樊娴都。 刘元嫁邓晨为妻。新朝亡覆之际的战乱中,追兵将至,刘秀与妹妹刘伯姬共骑一匹马离开,途中遇见刘元与其所生的三个女儿,刘秀欲救刘元母女离去,叫刘元等人上马,但刘元摇手说:“你们走吧,你是救不了我们的,可别两方都活不了...[详细]
柳垣(1921~2007)原名李厚垣。高阳人。1938年2月参加人民自卫军,任独立团第一连政治指导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学习,后任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教育干事。1945年任第七一八团三连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第七一八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参加了中原突围。...[详细]
刘云峰(1875~1953)字晓岚。蠡县王辛庄村人。先后毕业于直隶陆军小学堂(亦称小武备)、北京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二期炮兵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后,先在北洋陆军中任下级军官,因参加反对袁世凯的秘密组织,被迫转到云南滇军。1915...[详细]
刘云生(1914~1942)又名刘镇昌。安国马固村人。15岁高小毕业。1929年考入保定志存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军阀、反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刘云生投笔从戎,在于学忠部一一八师督察处做文书工作。他精明干练,能书善画,颇受张庆余器重,不久被提升为少尉参谋。部队纪律松驰,扰民事...[详细]
刘玉素(1909~1963)女。完县(今顺平)人。1934年任北平(今北京)研究院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9年任云南大学医学院讲师、副教授。1945年赴美国留学,一年后获伊利诺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后,任北平中法大学生物系教授。1949年任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教授。 自1952年...[详细]
刘泽华(1910~1968)新城(今高碑店)刘庄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期追求进步思想,擅长用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在新城县知识界中知名度很高。1936年“一二·九”-时,积极投身于天津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到家乡,经刘佩荣介绍参加革命。历任冀中河北游击...[详细]
刘泽如,原名刘澄青,字濬哲,又名易华,玉莹(荣)。897年3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西良马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一岁时不幸丧父,靠母亲给人纺线织布,缝缝补补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断断续续上完了初小。1912年考入县立高级小学堂,191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22年春,刘泽如告...[详细]
刘择三(1900~1967)女。阜平城内人。1919年在阜平女子高小毕业,成为阜平第一批“女秀才”(当时只有女生3人)。1921年至1924年,在方太口村小学任教,后任阜平城内女子完全小学教师。丈夫早逝,靠微薄薪金抚养母亲和两个儿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送长子参加...[详细]
刘政(1922~2009)博野凤凰堡村人。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博野县基干自卫队文书,清苑县游击大队政治处党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博野县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排长、小队长,中共冀中区委公安保卫训练班学员,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游击第十二大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