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昌,曹溪乡中甲村人,民国9年(1920)3月生。民国23年参加地方游击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八团任侦察员、副班长。 民国27年在新四军军部教导营学习,毕业后在新四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详细]
陈锦辉,东肖镇后田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雇农家庭。民国16年(1927),在郭滴人引导下,带头参加村秘密农会,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同年冬加入共产党,为龙岩第一个农民党员。不久龙岩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后田村党支部成立,锦辉任书记。他遵照县委意旨,在后田成立青年国术馆,组织一...[详细]
陈坤福,龙岩市小池乡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他14岁入龙岩袁氏馆子弟班学汉剧,16岁后参加龙岩“新乐天”和广东“老三多”等戏班演戏,拜广东名丑唐官贤、刘阿周、阿文丑等为师,专工汉剧丑角。由于他相貌奇特,身段洒脱,音色铿锵,唱腔流利动听,表演诙谐风趣,演出很受欢迎。19岁出师后,便很快...[详细]
陈明(1902—1941),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原名陈若星,字少微。出生在福建龙岩县(今龙岩市)东肖区龙聚村一个庄户人家。从龙岩省立第九中学毕业后,在家乡与邓子恢等进步青年一起,发起组织了“奇山书社”,前后参加者达二百余人。1923年创办《岩声》报,邓子恢亲笔为其题写报名。该...[详细]
陈瑞祺(1885~1950) 陈瑞祺,名祯祥,字文典,广东新会人。自幼在家乡受教育,13岁到香港续学,18岁辍学从商。一年后赴法属东京湾(今越南海防)等产米区作实地考察,先后在海防和西贡开设广和兴和广中兴(后改名广正兴)号,专营大米生意。30岁时总管商号业务,西贡的粮食加工业扩展为日产大米3...[详细]
陈汝奎,东肖龙泉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父业医,幼年受医学熏陶。及长,入上海中国国医学院攻读中医,毕业后,留校执教。后转漳州、厦门行医,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岩开诊所。1956年参加创办城关联合诊所,任主任。翌年参加筹建龙岩县中医院(后改名县第二医院),任副院长。1962年任县医院副院长,...[详细]
陈寿(1440~1522年),字本仁,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祖父志弘,洪武年间代兄戍辽东,成为宁远(今辽宁兴城)籍。陈寿少时家境贫困,拾金不昧,刻苦好学。跟同乡贺钦学习。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在视察宣城、大同边防时劾去不忠于职守的宦官,又曾弹劾万贵妃的兄弟及宦官梁芳,因...[详细]
陈享(1805~1875) 陈享,字典英,号达庭,广东新会人。自少爱好武术,7岁随族叔陈远护(少林寺俗家弟子)习技,15岁练得一身武艺,颇有名气。清道光三年(1823)经陈远护介绍,先在李友山处学艺,后拜罗浮山蔡福禅师为师。最后,又学于侠士白玉峰。先后在山苦练10载,尽得南拳北腿绝技...[详细]
陈相海,(1921— 1998.1)新昌梅林人。1938年,去丽水云和县小顺铁工厂做工,参加工人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经安徽屯溪到诸暨北乡,参加抗日武装。1945年,由中共诸暨县委分配到金萧支队修械所工作。主力北撤后,留下坚持金萧地区的斗争。1946年春...[详细]
陈玉西,东肖镇隔顶村人,民国12年(1923)7月生。民国27年加入共产党,任东肖区隔顶村党支部委员。民国29年10月,为中共闽西特委基干队队员。翌年5月后,历任中共东肖区委委员、中共湖邦区委特派员等职。 民国33年11月,在闽西王涛支队任副班长,作战中机智勇敢,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支队长刘...[详细]
邓子恢,原名绍箕,东肖镇邓厝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8月17日生。父亲邓洪陛,行医为业,后应聘为桐冈小学校长。子恢幼时就读于桐冈小学,十七岁入龙岩中学堂(后改名省立第九中学)。民国4年(1915)组织、发表演讲,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年,在中学秘密加入中华革命...[详细]
丁超 (1876-1954),字浩忱。辽宁省新宾县人。1911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回国后,历任陆军第二混成协第四标教练官、东三省军械局科员、陆军学校副官、奉天军械厂科长、吉林都督府副官长等职。1919年任北京步军统领衙门总参议兼军械库总办。不久返回东北,充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详细]
翟汪(1877~1941) 翟汪,字浩廷,广东新兴人。幼时失学,稍长,参加三合会,后随土匪头目李北海,在云浮、阳春、新兴打家劫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到天堂招抚,委李北海为哨官,翟汪当什长,随李北海往肇庆。宣统年间,翟汪在水师提督衙门当哨官。辛亥革命后,翟随李耀汉在云...[详细]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国防大学离休干部。 董超同志是山东省新泰市人,1937年入党,同年入伍。他在青少年时代投身革命,后和其他同志一道组织创建了第一支县游击队,并参加了由山东省委领导的著名的徂徕山武装起义,为党开展武装斗争和开拓山东抗日根据地立...[详细]
杜连如,幼名福来,从政后更名履贤,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西陂苏溪村社姓望族。早年中秀才,宣统年间荐举为孝廉方正,为龙岩清末民初的著名绅士。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连如曾任权舆两等学堂、丰江初等学堂校长,后任龙岩中学堂教员、县劝学所长、教育会长。 民国初年任溪口县佐。民国12年(192...[详细]
海军原副参谋长。 范朝福是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宣传队长、群众武装科长、卫生处政治委员,八路军团卫生队政治指导员、-股长、大队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部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水警区政治委员...[详细]
云南新平人。彝族。1949年参加“边纵”游击队。1954年荣立三等功。1956年-1959年在解放军第3预科学校和昆明陆军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排长、副指导员、干事、科长、团副政治委员、军直处长。1979年率部参加自卫反击战,后到北京政治学院学习深造。后任昆明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1994年退役。...[详细]
冯钢百(1884~1984) 冯钢百,字百炼,号均石,广东新会人。冯自幼喜爱美术,14岁到广州当童工,曾拜袁祖述为师,习人像 。18岁后以 为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墨西哥,初当洗衣店、餐馆杂工,业余学画,后进墨西哥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宣统三年(1911)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美国驻墨西哥...[详细]
冯轶裴(1891-1931) 名宝桢,以字行。广东新会人。 民国初年,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 人物事迹 1920 年南下在粤军历任排、连、营长; 1922年任粤军第四师参谋长。是年10月, 任讨逆军第二军第二师第一独立团团长,警卫广州、江门一带。 1924年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