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诚 [公元1922年-1976年]

  • 林凤诚(1922—1976)乳山县(今乳山市)人。革命烈士。20岁下学为农,在村中当民兵三年。1945年3月,报考了“胶东抗大”(解放战争时期改为建大) ,半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分配到滨北军分区独立一团一营三连任文化干事,后调该团三营八连任副指导员、指导员。1950年春,他所在的三十二军...[详细]

林基逵 [公元1869年-1912年]

  • 林基逵(1869—1912)字仲宾。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东关人。辛亥革命烈士。幼年丧父,跟兄少伯读书。20岁中秀才。兄去世后与嫂、侄同居,边耕边读。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以三魁登乡榜,1904年恩科成进士。历任浙江省宣平、归安县知事。时值清末,朝政腐败,基逵暗抱苦痛,叹息既任公职,却不能...[详细]

刘国柱 [公元1912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刘国柱(1912—1985)荣成县(今荣成市)人。1933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游击队队长、第八大队大队长。1939年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七支队参谋长、第二旅司令部参谋主任、第四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4...[详细]

刘衡三 [公元1889年-1957年]

  • 刘衡三 (1889—1957)名铨法,号衡三,自称“古愚山人”。文登县(今文登市) 宋村镇台上村人。教育家,建筑工程师。幼读私塾。受维新思潮影响到青岛礼贤书院就读。192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从事工程建设。1923年出任青岛私立礼贤中学校长,兼市政府科长。礼...[详细]

刘经三 [公元1906年-1937年]

  • 刘经三 (1906—1937)字经三,名曰礼,又名健生。乳山县(今乳山市) 人。1925年毕业于济南育英中学,后任牟平县教育委员、瑞泉中学董事长等职。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2月建立牟平特支,任组织委员。1933年1月,任中共牟平县委书记。 3月,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10月,赴...[详细]

刘培源 [公元1871年-1912年]

  • 刘培源(1871—1912)字鉴清。荣成县(今荣成市)马山寨村人。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性格沉毅明果,热心公益,乡里人都很推重他。被推举考取了县学生员第一名,不久,即成了荣成县学的一名廪生。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军败绩,黄海沿岸居民备受涂炭,海内志士痛心国事日非,起而提倡维新,...[详细]

刘其人 [公元1916年-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刘其人(1916—1974)原名刘贤德,威海市环翠区泊于镇人。1934年在山东第七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参加中共胶东特委组织的“一一·四”-,-失败后回校坚持斗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友人保释出狱,但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11月,他到北平,与北平的中共党组织接...[详细]

刘振民 [公元1900年-1938年]

  • 刘振民(1900—1938)文登县(今文登市) 大界石村人。1932年4月任文登二区农民协会宣传干事, 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春,任中共文登二区区委书记。 翌年2月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1935年春任胶东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年底,参与组织和领导胶东“一一·四”-,负责东路行动,并兼任第...[详细]

李耘田 [公元1929年-1951年]

  • 李耘田(1929—1951)荣成县(今荣成市)人。1942年,担任村儿童团长,站岗、放哨,积极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参军后随区中队编入县独立营,后又编到独立团。1946年6月, 随部队编入九纵二十六师七十八团三营九连。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一次阻击敌人的战斗中,由于作战机智...[详细]

马崑 [公元1897年-1980年]

  • 马崑,回族,贵州省威宁县秀水乡苏么租嘎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9月生,1980年2月21日病故于贵阳,终年83岁。原名马树堂、字峻峰,又名谢银山,幼年贫苦,父亲早逝,幼年在青山清真寺办学校学习(寺供食宿),当过童工,曾参加云南蔡锷的讨袁护-,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退伍后,担任国民党威宁...[详细]

马学文

  • 马学文 (1965~) 贵州威宁人。中共党员。1982—1988年在武警四川总队政治部服役。1988—1997年在贵州省威宁县打短工。1997年后历任贵州省威宁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贵州小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贵州省威宁报社副刊。现为威宁县作协主席,贵州文学院签约作家。1998年开始文学创作。2...[详细]

马兆文 [公元1918年-1978年]

  • 马兆文(1918—1978)荣成县(今荣成市)人。1939年4月入伍,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胶东东海军分区一区队战士,独立营班长、排长、连长,西海军分区独立团三营营长、大连市西岗警察署署长,华东野战军九纵后勤警卫营营长、二十七师八十一团一营营长、八十一团参谋长、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副团长...[详细]

苗凤浦 [公元1930年-1986年]

  • 苗凤浦 (1930~1986) 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1947年入华东建设大学、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胶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南下纵队文工团及福建文工团演员、副队长、研究室副主任,福建省文化局创作组长,《福建画报》,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室主编,《热风》副主...[详细]

倪鲁平 [公元1901年-1939年]

  • 倪鲁平(1901—1939)牟平县小疃村(今属乳山市)人。早年曾在原籍办学校宣传革命,组织农民协会。1933年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任中共青岛市委宣传委员兼反帝大同盟书记, 同年9月被捕入狱。1937年11月获释,回胶东抗日根据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39年在黄县被错杀。1983年,中共...[详细]

宁新路

  • 宁新路 (1959~) 宁新路,散文家。《财政文学》主编。财政部中国财政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出版散文作品10部:《别把阳光浪费了》《近处的风景》《人在西阳里》《朝着阳光走去》《空白一片》《阳光照到星期八》《来去无尘》《会笑的云》《相思树》《熟...[详细]

潘复生 [公元1908年-1980年]

  • 潘复生(1908—1980)原名刘开浚,又名刘巨川。文登县(今文登市)侯家镇二马村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东北局-书记。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考入文登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文登师范讲习所。1924年到蔡官屯小学当教员,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详细]

潘竟万

  • 潘竟万 (1937~) 笔名田彩。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民勤县委宣传部、张掖地委《河西报》、武威地区革委会政治部干部,武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社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纪检组副组长,省亚欧大陆桥研究会会长,武威地区文联主席,省文联委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详细]

冷泮林 [清][公元1717年-?]

  • 冷泮林,字若万,号嵎谷,乳山市夏村镇冷家村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出生于一殷实厚道人家。其祖父冷敦智是乡贤之士,曾任乳山乡野子社正社长,善于排解乡里纠纷,威信很高,“雍正八年钦举恩诏事保举老农给以八品顶带荣身”。“冷敦智性耿介,常拾遗金坐待其人至还之。雍正十一年、乾隆元年岁荐饥,皆罄所有...[详细]

彭润芝 [公元1911年-1976年]

  • 彭润芝(1911—1976)荣成县(今荣成市)崖头人。胶东大鼓盲艺人。自幼双目失明,六七岁随父习唱大鼓。13岁拜盲艺人王三、康八为师,同去朝鲜卖唱,回乡后独立演出。因其嗓音圆润响亮,唱腔流畅质朴,弹唱配合巧妙,号称“彭调”,成为胶东大鼓“东路”代表人物。“七七”事变后,任该县盲人抗日救国会主席。...[详细]

浦在廷 [公元1871年-1950年]

  •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