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曲靖市> 宣威人物

浦在廷

[公元1871年-1950年]

浦在廷为[公元1871年-1950年]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1950年,因病逝世,终年80岁 。
  少年时期
  浦在廷1871年农历5月5日(端午节)出生于出生在云南宣威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浦春澜是清朝光绪乙酉科拔贡,在当地开书馆教学,并亲自教自己的四个儿子学习,希望他们科举进身。而浦在廷排行第二,不愿意走科举之路。
  1885年,浦在廷14岁时向父亲提出参加马帮当赶马人,遭到父亲的严词拒绝。不得已,他几次跟着马帮偷偷地走了,又几次被抓回来。倔强的浦在廷决心赶马帮,闯出自己的事业,最后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创业历程
  浦在廷在赶马帮的过程中,几次险些丢掉性命,但是他没有回头,逐渐由帮人赶马帮到有了自己的马帮,在省内外做生意,逐渐成了有名望的商人,担任了宣威商会会长。
  他从加工经营家乡特产——“宣威火腿”着手,宣统元年组建了云南较早的股份制企业——云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还受蔡锷将军的启发,引进了云南工商史上最早的罐头生产线,生产火腿、水果罐头,实现了探索实业救国之路。于是,“宣威火腿”声名远播,香飘海内外。
  1915年,蔡锷、李烈钧等发动反袁起义,当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经过宣威时,浦在廷亲自在县商会内设立了兵站,积极为护国军筹集粮款,而且自己踊跃捐献。
  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他捐资捐粮支持北上征讨袁世凯的护国大军。护国军回昆明途经宣威时,唐继尧授予浦在廷银质梅花护国奖章,并亲书“急公好义”相赠;
  1917年,随滇军参加孙中山先生发起的 战争,并随 军入粤。积极出资支持创办黄埔军校。
  因北伐有功,被孙中山委任为全国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烟酒公卖局局长兼滇军第二军军需处处长、赠五等嘉禾勋章、授少将军衔,孙中山亲笔题书的“少将第”“戮力同心”如今就悬挂在故居。
  1918年创建“浦在廷兄弟罐头食品公司”,将宣威火腿罐头打入国际市场。海内外设立了6家分店。
  1922年随北伐滇军至广州,追随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
  1923年广州的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受到孙中山等人的高度赞誉。同时积极支持国民革命,192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北伐滇军军需总局局长之职。子女在其支持下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5年回到宣威,浦先生继续从事火腿罐头事业。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款修建桥梁,参与和负责修建街道和修建滇黔公路,在东山寺修建钟鼓楼、知趣亭、海会塔。还两次从越南购来大米,上街救济饥民。
  1950年,浦先生在家中因病逝世,终年80岁。
  浦在廷相关

浦在廷先生故居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同年(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